慢性乙型肝炎饮食与中医调养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内科学,
品牌: 王兴国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19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912512X/9787509125120
·条形码:978750912512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慢性乙型肝炎饮食与中医调养》将现代营养学和传统中医调养理论相结合,在带领读者认识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了解乙肝的基础上,向读者详细地介绍了慢性乙肝的饮食营养知识(包括饮食原则、食物结构、饮食误区、适宜食物及相关病症的饮食疗法等)和慢性乙肝的中医调理原则、方法等,既继承了传统医学理论,又彰显了现代营养学及临床研究的精华。
《慢性乙型肝炎饮食与中医调养》适合相关医务人员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王兴国,营养学副教授、副主任营养师,大连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预防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卫生委员会委员。 1993年,他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医学营养学系.师从著名营养学家何志谦教授,是国内最早期的营养学本科毕业生之一。十余年来.他一直在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事临床营养、营养学教学工作,并为推广和普及大众营养知识做着积极的奉献。
朱耀寰,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中医胃肠病、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对一些疑难杂症有其独特见解和治疗技术。
编辑推荐《慢性乙型肝炎饮食与中医调养》以十几年的专业研究和临床经验为依托,对慢性乙肝患者如何进行日常饮食、摄取营养做了系统的、深入的、全面的介绍。 在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药显得相当重要。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应该积极采取中医养生方法,如单味中药、药膳、按摩、情志养生等。为慢性乙肝患者提供详尽的中医养生方法,是《慢性乙型肝炎饮食与中医调养》的又一大特色。治疗漫性乙肝是一场长期而持续的攻坚战,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除了选取恰当的临床治疗手段外,科学饮食、合理管养和中药、药膳、按摩、情志养生等中医养生法都是非常有力的制胜武器。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第一大肝病,感染率很高,而且还很难治愈,需要长期的、持续的治疗和观察。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饮食营养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饮食、合理营养在支持肝脏细胞、减轻肝组织损害、对抗肝组织纤维化、延缓肝硬化和预防肝癌发生等诸方面都能发挥一定作用。
目录
第一章 带您读懂主要术语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乙型肝炎病毒(HBV)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DNA检测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两对半”
“大三阳”
“小三阳”
肝功能检查
转氨酶
肝穿刺(肝活检)
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
抗病毒治疗
保肝降酶
肝纤维化
肝硬化
肝癌
盲目治疗
干扰素
丙型病毒性肝炎
能量
低脂肪饮食
食物结构
肝主疏泄
春季养肝
肝火
肝阴虚
肝阳虚
肝血虚
怒则伤肝
药膳
自我身心调整
六字诀
针灸
刮痧
第二章 带您认识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有什么特点
慢性乙肝的危害
乙肝是怎样传播的
如何预防乙肝
慢性乙肝的临床诊断
乙肝需要做哪些检查
慢性乙肝的治疗
走出慢性乙肝治疗的误区
乙肝感染者何时需要住院治疗
如何避免把乙肝传染给家人
第三章 日常饮食指南
慢性乙肝的营养原则
慢性乙肝的食物结构
慢性乙肝的日常食物选择
慢性乙肝最值得推荐的日常食品
慢性乙肝患者的饮食误区
肝硬化的饮食治疗
肝癌与饮食营养
慢性乙肝并发脂肪肝
第四章 中医治疗
中医基本理论中对肝的论述
中医对乙肝的认识及治疗
第五章 中医调养
单味中药
药膳
自我身心调整
针灸
刮痧
推拿
其他养生事项
……[看更多目录]
序言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第一大肝病,感染率很高。根据卫生部2008年4月ZZ日发布的乙肝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9 300万人(《新闻晨报》2008年4月23曰)。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指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所占的百分比,是表示人群感染水平高低的指标,携带率越高显示人群感染越严重。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乙肝也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随着研究的深入,乙肝这种疾病表现出既复杂又简单的特征。首先,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后果比较复杂,一些人(尤其是婴幼儿)容易发展为慢性过程,即慢性乙型肝炎或携带者,大部分病例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机会相对较大;而另一些人(尤其是成年人)则容易表现为急性过程,很快痊愈或表现为暴发型肝
文摘插图:
人感染HBV后,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HBV感染。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地区,根据调查,人群中有10%的人是慢性HBV感染。但鲜为人知的是,我国总人口中近60%的人都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大部分人依靠机体抵抗力或经过治疗清除了病毒。在慢性HBV感染中,约有20%的人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乙型肝炎,其余80%的人处于与病毒“和平相处”的状态(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相当于,每100个中国人中,有60人曾经感染乙肝病毒,但只有10人成为慢性HBV感染(其余50人恢复了健康即无病毒状态),其中只有2人会发生乙型肝炎(其余8人处于与病毒“和平相处”的状态)。
慢性乙肝首先导致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肝组织炎症及肝细胞坏死,并出现疲乏、头晕、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肝区不适、肝大、压痛等症状,也可有轻度脾大。慢性乙肝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但一般并不严重。通常情况下,不能仅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乙肝,也不能仅仅根据症状来判断病情轻重。了解肝损害的程度需要根据转氨酶、肝脏超声及肝穿刺等检查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很多人并不了解,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肝脏损害的程度与乙肝病毒复制水平无关。因为肝脏的损害并不是病毒直接造成的,或者说,乙肝病毒本身并不伤肝,肝细胞损伤主要是由于机体清除病毒时,“误伤”肝细胞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