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遗产

分類: 图书,文化,世界及各国文化,文化史,
品牌: 唐纳德•卡根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208078925
·条形码:9787208078925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2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西方文明的遗产是了解21世纪的重要出发点。《西方的遗产》是一部庄重典雅的西方文明通史。本书试图对西方文明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进行全面而公正的评价,帮助读者睿智地理解新兴的全球化时代,成为文化感觉更加敏锐的世界公民。充实明晰的叙事体正文、数百段历史原本与专论、数百幅全彩地图与插图,翔实精良。一版再版,堪称西方通识教育的典范之作。
作者简介唐纳德•卡根(Donald Kagan)
耶鲁大学历史学和古典学权威教授,美国国家人文学科奖章获得者。
主要著作包括《伟大的对话》(1965,希腊政治思想史),《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源》(1969,四卷本),《尼西亚和约与西西里远征》(1981),《雅典的伯利克里和民主政治的诞生》(1991) 等。
史蒂文•奥兹门特(Steven Ozment)
哈佛大学古代史和现代史麦克林讲席教授。
主要著作包括《变革的时代(1250-1550)》(1980,国家图书奖提名),《16世纪欧洲私人生活像》(1986),《新教徒:革命的诞生》(1992),《强大的堡垒:日耳曼民族新史》(2004)等。
弗兰克•M. 特纳(Frank M. Turner)
耶鲁大学历史学约翰•海•惠特尼讲席教授,耶鲁校教务长。
主要著作包括《科学与宗教之间: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科学自然主义》(1974),《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希腊遗产》(1981,英国议会英国研究会奖章),《约翰•亨利•纽曼:福音派宗教的挑战者》(2002)等。
编辑推荐《西方的遗产》西方史学界多位顶级权威学者撰著,以其充实的资料、明晰的语言深受西方读者的热爱。多年来一版再版,不断修订,堪称西方大学通识教育的典范之作。第八版,不仅秉承了先前版本的一贯特色,更增补了新千年以来历史学者们关注的最新问题。除叙事体的正文外,本书另包含特色栏目如下:
回顾历史 谈及日常生活或通俗文化中的重要问题。文章题材多样,丰富了本书的社会历史内容。
艺术与西方 突出一件艺术作品或建筑,讨论分析它是如何说明和反映西方的艺术遗产及其创造时期。
西方与世界 对西方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制度进行对比,并讨论西方文明的发展对其他文化的影响
原始文献 三分之一以上的原始文献为第八版全新增补。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献熟悉原汁原味的历史,亲密接触过去的人,体会他们关心的问题。
大事年表 每大部分前均有精美插图的大事年表,铭刻下西方历史中政治与政府、经济与社会、文化与宗教的里程碑性事件。
地图与插图 为帮助读者理解地理学与历史学的关系,近百幅地图中,半数具有立体特征。正文亦包括近500幅彩色插图,其中半数为第八版新增。
《西方的遗产》试图对西方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进行全面而公正的评价,将西方的遗产介绍给读者,促使他们对西方的价值观、制度、世界影响、西方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展开热烈的讨论,以便其更好地了解这个新兴的全球化时代,成为文化感觉更加敏锐的公民。
专业书评一部一千多页充满生动细节和新观点、新学术视野和新研究方法的西方文明史。
80年代以来,翻译、出版西方学术著作几乎已经形成一个文化运动。外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条件目前已经大大改观了,但是像《西方的遗产》这样详尽系统介绍欧洲和北美历史和文化的著作依然是稀有的珍品。
——彭小瑜,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目录
第一部分 西方文明的历史根基(公元前100万年—公元400年)
第1章 文明的起源
第2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第3章 希腊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
第4章 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
第5章 罗马帝国
第二部分 中世纪 (公元476—1300年)
第6章 中世纪早期:创造一个全新的欧洲社会与文化(476—1000年)
第7章 中世纪的盛期:欧洲帝国和国家的崛起(1000—1300年)
第8章 中世纪社会:等级、城镇、大学和家庭(1000-1300年)
第三部分 转变中的欧洲(1300—1750年)
第9章 中世纪晚期:社会和政治的崩解(1300—1527年)
第10章 文艺复兴和大发现
第11章 宗教改革的年代
第12章 宗教战争的年代
第13章 立宪主义与专制主义
第14章 16和17世纪的文化与思想的新潮流
第15章 通往强权的成功和失败之路(1686—1740年)
第16章 18世纪旧政权下的社会和经济
第17章 大西洋两岸的经济,贸易战争,和殖民地的革命
第四部分 启蒙运动和革命(1700—1850年)
第18章 启蒙时代:18世纪的思潮
第19章 法国大革命
第20章 拿破仑时代以及浪漫主义的胜利
第21章 保守主义秩序及改革的挑战(1815—1832年)
第22章 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动荡
第五部分 通往现代世界(1850—1939年)
第23章 民族国家时代
第24章 欧洲霸权地位的构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社会和政治
第25章 现代欧洲思想的诞生
第26章 帝国主义、联盟和战争
第27章 1920年代的政治实验
第28章 欧洲与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
第六部分 全球性冲突、冷战以及新的方向(1939—2000年)
第2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0章 冷战时期和新欧洲的出现
第31章 21世纪初的西方社会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三章希腊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480-前479年,希腊人在对波斯人的战争中取得了非凡的胜利,他们因此赢得了又一个自由、自治的时期。他们利用这段时期把政治和文化成就发展到顶点,特别是雅典人,他们在这段时期培养了强烈的信心和抱负。
斯巴达不再积极领导希腊人反抗波斯人,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填补了这个权力真空,并很快变成雅典帝国。雅典在对爱琴海及其周围地区的希腊城市加强控制的同时,制定了非常民主的体制。出于对这个新帝国的害怕和妒嫉,希腊世界产生分裂,引发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战争,希腊因此变得贫穷,无力面对征服。公元前338年,马其顿(Macedon)国王腓力普(Philip)征服希腊城邦,结束了波利斯时代。
关键主题:
伯罗奔尼撒战争和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斗争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和雅典帝国
古典希腊的文化和社会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希腊统治权之争
希腊化世界
战胜波斯的后果
在与波斯人进行的生死攸关的斗争中,希腊人的团结就已经出现问题。在波斯人退却的两年时间里,希腊人的联盟几乎完全垮掉,希腊世界分裂成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两个势力范围。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爱奥尼亚的希腊人要求摆脱波斯人的统治,保卫他们的自由不受波斯侵犯,以及许多希腊人希望对波斯复仇和获得经济赔偿。
提洛同盟
斯巴达率领希腊人取得胜利,自然而然,希腊人指望斯巴达人继续对波斯作战。但是,斯巴达不再适合担此重任,因为承担这样的任务需要长期远离伯罗奔尼撒半岛,并不断在海上作战。
雅典已经建立了希腊一流的海军,出于支持爱奥尼亚起义的同样动机,雅典人设法把波斯人赶出爱琴海和赫勒斯庞特(Hellespont)。至少爱奥尼亚人渴望雅典人在此时成为舵手,雅典人自已也盼望承担责任,抓住机会。
公元前478-前477年冬,岛上居民,即小亚细亚沿海的希腊人和爱琴海上其它一些城市的希腊人,在圣岛提洛(Delos)与雅典人举行集会,发誓结成同盟。他们把许多铁块投入海中,象征他们希望保持永久的同盟,直到这些铁块浮到水面之时。提洛同盟的目的是解放那些受波斯统治的希腊人,保护所有希腊人免受波斯再次统治,获得波斯人对其进攻希腊土地和掠夺财物的赔偿。同盟的政策由包括雅典在内的所有城邦投票决定,每个城邦投一票。不过,雅典显然是领袖。
从一开始,提洛同盟便取得了非凡的胜利,把波斯人赶出了欧州和赫勒斯庞特,扫清了爱琴海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