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上的王(附盘)(曹文轩美文朗读丛书)(附赠CD光盘1张)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综合,
品牌: 曹文轩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3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1151179/9787301151174
·条形码:978730115117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青少年
·丛书名:曹文轩美文朗读丛书
·附带品描述:附赠CD光盘1张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岩石上的王》内容为:而人类是不能没有仪式感的。仪式感纯洁和圣化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那些玩世不恭、只知游戏的轻浮与浅薄的时代,有了一分严肃,一分崇高。于是,人类社会有了质量。这是口语化的时代,而这口语的质量又相当低下。恶俗的口语,已成为时尚,这大概不是一件好事。优质的民族语言,当然包括口语。口语的优质,是与书面语的悄然进入密切相关的。而这其中,朗读是将书面语的因素转入口语,从而使口语的品质得以提高的很重要的一环。朗读着,朗读着,优美的书面语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口语,从而提升了口语的质量。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朗读还有一大好处,那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淘汰那些损伤精神和心智的末流作品。
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红葫芦》、《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大王书》等。《红瓦》、《草房子》、《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翻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奖40余种,其中有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大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2004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编辑推荐《岩石上的王》介绍了:无数的人问我:“究竟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喜欢阅读?”
我答道:“朗读——通过朗读,将孩子从声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
作者亲选全集作品精华,并增加十余篇是最新作品。
作者首套配音朗读、彩色手绘作品。
突出生命、情感、成长、情趣、哲思、崇德、尚美、精神等主题。
朗读是一种高雅的姿态,朗读是一种神圣的仪式。
目录
纸月
浸月寺
红门
漂流
大芦荡
岩石上的王
洁白的旋涡
旭日东升
米溪
奔驰在西去的路上
春天的平原
枫叶船
枫叶船
鸟船
……[看更多目录]
文摘纸月
纸月的外婆用手拉着纸月,出现在桑桑家的院子里时,是那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那时,桑桑正在喂他的那群纯一色的白鸽。白鸽受了陌生人的惊扰,呼啦一声飞了起来,这时,桑桑一眼看到了纸月:她被白鸽的突然起飞与那么强烈的翅响惊得紧紧搂住外婆的胳膊,靠在外婆的身上,微微缩着脖子,还半眯着眼睛,生怕鸽子的翅膀会打着她似的。
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有着秋天最好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天空中闪着迷人的白光。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作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
桑桑看到了外婆身旁一张微仰着的脸、一对乌黑乌黑的眼睛。
白鸽们终于像倒转的旋风,朝下盘旋,然后又纷纷落进院子里,发出一片咕咕声。
纸月慢慢地从受了惊吓的状态里出来,渐渐松开外婆的胳膊,好奇而又欢喜地看着这一地雪团样的白鸽。
“这里是桑校长家吗?”纸月的外婆问。
桑桑点点头。
“你是桑桑?”纸月的外婆拉着纸月往前走了一步。
桑桑点点头,但用疑惑的目光望着纸月的外婆:你是怎么知道我叫桑桑的?
“谁都知道,桑校长家有个长得很俊的男孩,叫桑桑。”
桑桑突然不安起来,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样子:没有穿鞋,两只光脚脏兮兮的;裤子被胯骨勉强地挂住,一只裤管耷拉在脚面,而另一只裤管却卷到了膝盖以上;褂子因与人打架,缺了纽扣,而两只小口袋,有一只也被人撕得只有一点点连着。
“你爸爸在家吗?”纸月的外婆问。
“在。”桑桑趁机跑进屋里,“爸,有人找。”
桑乔走了出来。他认识纸月的外婆,便招呼纸月的外婆与纸月进屋。
纸月还是拉着外婆的手,一边望着鸽子,一边轻手轻脚地走着,生怕再惊动了它们。而鸽子并不怕纸月,其中一只,竟然跑到了纸月的脚。下来啄一粒玉米。纸月就赶紧停住不走,直到外婆用力拉了她一下,才侧着身子走过去。
桑桑没有进屋,但桑桑很注意地听着屋子里的对话——
“这丫头叫纸月。”
“这名字好听。”
“我想把纸月转到您的学校来上学。”
“那为什么呢?”
停顿了一阵,纸月的外婆说:“也不为什么。只是纸月这孩子不想!再在板仓小学念书了。”
“这恐怕不行呀。上头有规定,小孩就地上学。纸月就该在板仓小学上学。再说,孩子来这儿上学也很不方便,从板仓走到油麻地,要走三里路。”
“她能走。”
屋里没有声音了。过了一会儿,父亲说:“您给我出难题了。”
“让她来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