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
分類: 图书,文化,文化评述,
品牌: 刘克敌
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33451929/9787533451929
·条形码:978753345192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讲述了:陈寅恪,一代文化大师,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特立独行式人物。其所提出“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与其学术成就一起,已成为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精神遗产。《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对其学术成就、治学特色以及师友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为陈寅恪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不失为一部富有特色的了解陈寅恪生平及其学术成就、中国文化精神的著作。
作者简介刘克敌,199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教授,现在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任教。已出版著作《陈寅恪与中国文化》、《花落春仍在——吴宓与学衡》、《国民素质与教育》、《百年文学与大学》、《梁漱溟的最后39年》、《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傅雷及其同时代翻译家》等,在各类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媒体推荐每经陈寅恪的中大旧居,就想,此公学问和心迹,我辈已难分享,然其气节和风骨,理应是今日知识人的榜样。先生之情寄诗,志则在史,思想常与时代相左,精神却不为世俗所转移,即便晚年目盲足膑,也不自废,著述仍立意远迈。刘克敌穷多年心力,研读陈寅恪之人文诗史,帮助我们探究这20世纪不多见的大人,大灵魂,大学问,凡对陈寅恪和他的时代有兴趣者,此书不可不读。
——著名学者、批评家 谢有顺
在这个躁动不安的世代,刘克敌兄是难得的低调而诚实的学人,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近现代知识分子问题,对陈寅恪用力尤深,这本书就是他最新的收获,其中许多文章属于首次面世。
——著名学者 傅国涌
中国局势三百年一变,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三代更是亲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一位人文学者和历史学家,陈寅恪最关注人在大变局中的命运,尤其关注文化人在大变局中如何自处,如何应对时势,如何持守人之尊严和文化之尊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即是他此种思想之总结。
刘克敌先生的陈寅恪研究,对陈寅恪颇有“了解之同情”,深通其“遗民之怅惘,家国之悲叹”,而且融入了个人的命运与追求,因而能够帮助我们对陈寅恪与时代、与家国、与传统文化的血肉联系达成深切之了解。
——著名学者、批评家 摩罗
编辑推荐《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特色:1.主人公传奇:陈寅恪“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人格,一直为中国知识分子所尊崇。晚年他膑足盲目,如何进行学术研究,为何他被学者称为教授的教授,是学界关注的热点。
2.论题精彩: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有哪些关联,他为何热衷于“颂红妆”研究,他的师友与他的关系如何,他如何看待中国知识分子,这些“陈学”入门论题,引人入胜。
3.作者专业:作者在高校从事专业教学、研究多年,尤其对陈寅恪研究颇有心得,著书多本,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
4.专家推荐:著名学者谢有顺 傅国涌 摩罗联合推荐。
目录
第一辑 “朴学万卷闻名久,应作神州国宝看”——陈学入门管窥
明清易代之际江南文人风貌一瞥——读《柳如是别传》
“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王国维与陈寅恪学术理念与治学方法漫谈
“说剑”情结与“速死”心态——从龚自珍到章太炎再到陈寅恪
管隙敢窥千古事,毫端戏写《再生缘》
大师的失误——陈寅恪之失误及与他人学术分歧漫谈
花落春仍在——陈寅恪论传统文化的力量与价值
“取珠还椟”与外来文化的输入及改造——陈寅恪谈中外文化
对对子与中国文化精神——略论陈寅恪的语言研究
谈鲁迅与陈寅恪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
“颂红妆”与《红楼梦》
《柳如是别传》与陈寅恪的才女情结
“事如春梦了无痕”——陈寅恪笔下的中国近代史
第二辑 “定庵当日感蹉跎,青史青山入梦多”——陈寅恪之学术传承及师友交往
陈寅恪之师承及其与西方学术思想关系漫谈
钱穆笔下的陈寅恪——读钱穆的《师友杂忆》
《吴宓日记》中的陈寅恪
陈寅恪与新文化运动
“钱唐真合是吾乡——陈寅恪先生的“杭州情结”兼谈与朱师辙的交往
从“南柳北陈”说起
梁漱溟与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第三辑 “改男造女态全新,鞠部精华旧绝伦”——陈寅恪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
千古文人国师梦
陈寅恪为何感慨
由王国维推崇汪元量看王氏悲剧
私人讲学:文人最后的舞台与家园
从文人的占卜与相面说起
“国谁之国,友何处友?万事伤心,一朝脱手!”——吴宓在1952年
回首卅年题尾在,处身夷惠泣枯鱼——略论陈寅恪的知识分子观
奇异的比较——文人与妇女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明清易代之际江南文人风貌一瞥——读《柳如是别传》
一
陈寅恪晚年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自然是《柳如是别传》,对于陈寅恪撰写此书之目的及其学术价值,至今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笔者在此也无意进行探究,只是在数次阅读之后,发见该书除却张扬陈寅恪自己认定的“颂红妆”旨意外,还为我们展示了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群体的全景图以及他们置身其中的江南社会风貌。毫无疑问,了解这些,对于理解今天的江南文人以及滋生他们的土壤即江南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最早对《柳如是别传》作出高度评价的应该是其好友吴宓,他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到广州看望好友陈寅恪后,在其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近乎盖棺论定式的文字:
(寅恪)细述其对柳如是研究之大纲。柳之爱陈子龙及其嫁牧翁,始终不离其民族气节之立场、光复故物之活动。不仅其才高学博,足以压倒时辈也。总之,寅恪之研究“红妆”之身世与著作,盖藉以察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盖有深意存焉。绝非消闲风流之行事。①
今人胡晓明对此评述说,吴宓此言之重点,是在强调易代之际的中国文人,该如何对有关文化与道德之基本命运做出抉择。所谓的“颂红妆”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或一种叙述策略,其真正的深层关注则应含有文人心态史的更多更深含义。显然,相对于单纯的“颂红妆”旨意,展示那个时代的文人精神世界和地域文化风貌,并借此揭示数百年来中国文化变迁之历程,就更有意义和价值。①
在《柳如是别传》中,陈寅恪不仅对以柳如是为代表的“红妆”给予热情赞颂,而且对江南文化和江南文人也有着深入分析并带有明显的偏爱之情。由此可以说明,陈寅恪在1949年后之所以多次流露出想在杭州安度晚年的想法,看来不仅是由于其父兄归葬于此的缘故,江南地区特有的文化和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应该也是原因之一。至于江南诸城市中他特别对杭州感兴趣,则不排除还有另一位陈寅恪赞颂过的杭州才女陈端生的因素。此外,由于钱谦益和陈子龙二人是江南文人的代表,因此对他们二人思想及文学成就的评述,对他们日常生活和仕宦生涯的展示,也就可以看作是对那个时代江南文人的评价。
江南文化以及社会风气、风土人情等,其实早在唐代甚至更早,就引起历代文人的关注。发展至明末清初,其与北方中原文化之差异,早已十分巨大。而江南文人与歌妓,虽然社会地位截然不同,却因他们各自特殊的社会身份,得以成为江南文化的创造和传承者,并因此成为得时代风气之先的代
……[看更多书摘]
后记一个寒假,除却到三亚度过几天夏天的日子外,就是呆在家里编辑这部书稿了,即便是大年初一也不例外,是名副其实的“站在牛头”呢。如今书稿总算完成,想到它无论怎样的浅薄,毕竟代表了我对陈寅恪先生的敬意和缅怀之情,也就释然。今年是陈寅恪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学术界当有举办一些纪念活动。我曾打算今年做两件纪念陈寅恪先生的事情,出版这部小书算是一件,另一件则还无法确定,因为有些事情不是我所能决定,所以也就不打算先在这里透露。即便最后无法实现,我想陈寅恪先生九泉之下有知,当也会理解的吧。
收入本书的文章,有些发表过,有些属于新写,之所以把有些发表过的再收入,是因为当初发表时由于各种原因都是有所删改的。如今我都恢复了原貌。还有一些则是由于材料和观点的变化而认为有必要进行修改。在本书的结构方面,本来可以按照严格的学术专著分为章节来写,但考虑到那样写过于正式和学术性过强,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才决定采用如今分为三个专辑的形式,在语言方面也适当考虑到通俗和尽量地非专业化一些。至于题目,我原先拟为《陈寅恪学术思想散论》,后出版社建议改为现名,意思是这样更加明快也更有意味,我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而且似乎还与我早年那本《陈寅恪与中国文化》有些关联,就采纳了他们的意见。
本书的出版,得到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林冠珍女士及何翰林先生,为此书的出版付出很多劳动,是特别令我感动的,也在此向所有为该书的顺利出版给予关注和帮助的人们致以深深的谢意!此外,我也要感谢陈氏后人、我的家人和学生,为本书的出版所给予的热情鼓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