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胡同第几槐 (听刘心武讲人生感悟)
分類: 图书,其他,
品牌: 刘心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页码:2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5964112
·条形码:978750596411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人在胡同第几槐》是刘心武2008年创作的随笔的集合。这些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心灵体验,内容广博,措辞讲究,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情味。胡同是老北京的象征,是刘心武生命依恋的空间,心灵悸动的源泉;槐,是北方最常见的树木,是平民化的体现。而《人在胡同第几槐》是刘心武献给广大读者的一束采自心田深处的鲜花。
作者简介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节目并推出同名著作1-4部,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随笔写作。
编辑推荐《人在胡同第几槐》是著名作家刘心武一年来闭门谢客的最新著作
本书是刘心武2008年创作的随笔的集合。这些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心灵体验,内容广博,字里行间充满人情味道。
最朴实的平民化文字,最大众化的文化解读。
胡同既是我生命依恋的空间,也是我心灵悸动的源泉。“槐”则是平民化文字的象征。……我觉得,编印这本书,实际上也就是我站在槐树的阴凉下等候知音。——刘心武
较为宽泛的读者群体。
本书的读者定位。除了红学爱好者对刘心武的延伸关注之外,因其文字的阅读性极强,同时大中小学生及普通大众均会成为本书的阅读群体。
目录
我在树阴下等你(自序)……………………1
人在胡同第几槐……………………………………1
野薄荷………………………………………………5
新手茧………………………………………………8
如同理财那样理慧………………………………11
深海不弃涓流……………………………………14
动物园里观植物…………………………………18
心财至贵…………………………………………21
从抖腿到凝神……………………………………24
找不同……………………………………………27
谢幕与终曲………………………………………30
二勇………………………………………………33
备好麻秸待踩岁…………………………………36
舞龙尾……………………………………………40
玉带林中挂………………………………………43
喜喉咙……………………………………………46
大头娃娃舞………………………………………49
茶搭子•热水瓶•饮水机…………………………52
刺青农民工…………………………………………56
两代荣国公…………………………………………59
慎用干冰……………………………………………62
内胆存情……………………………………………65
人生好时光…………………………………………68
安灯泡的人…………………………………………71
傅恒何时归故里?…………………………………74
“泼水节”……………………………………………77
“杜丝”莫问邻……………………………………80
窗口比电视好看……………………………………83
如丧手机……………………………………………86
一九七八年春:为爱情恢复位置…………………89
修复功能…………………………………………94
“卫生王子”………………………………………97
一张照片的故事…………………………………100
一粒熟米…………………………………………107
剩花………………………………………………111
阿其那之妻………………………………………114
引见………………………………………………118
勘误之味…………………………………………121
永远的天府………………………………………124
记着•记住•记得…………………………………127
认错人……………………………………………130
你的对应树………………………………………133
“千万别说抱过我”………………………………136
退羞………………………………………………139
带福斯特品京菜…………………………………143
万国旗飘扬………………………………………146
雨水洼……………………………………………149
平•安•乐…………………………………………152
懂你懂我…………………………………………155
有糖大家甜………………………………………158
永远记住他………………………………………162
兜风………………………………………………165
把它看惯…………………………………………168
轮椅第一天………………………………………171
心有斑马眼有灯…………………………………174
闲为仙人扫落花…………………………………177
北院大太太………………………………………180
巴金与章仲锷的行为写作………………………183
发现诗意…………………………………………197
有杯咖啡永远热…………………………………200
净饿………………………………………………203
谢晋仙逝使我憬悟………………………………206
你读茅盾了吗?…………………………………212
一刻钟……………………………………………215
维也纳牛肉饼……………………………………218
随柳而动…………………………………………222
梅兰芳之谜………………………………………225
《班主任》里的书名……………………………228
村中又闻馇香…………………………………234
乘着电波的翅膀…………………………………237
蜘蛛脚与翅膀……………………………………241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在树阴下等你
(自序)
那天在街头散步,忽然被一位路人认出,他热情地招呼我:“刘心武吧?你住在附近?”
我告诉他:“是暂时住到这边儿。”看他满脸欢喜的表情,我说:“我也很高兴遇上你。对我的讲座有什么意见,尽管给我提出来!”
“讲座?”那瘦高的中年男子笑了:“啊,你以为我是你那揭秘《红楼梦》讲座的粉丝吧?我倒确实是从《百家讲坛》节目里熟悉你模样的,不过,说老实话,你的讲座我看得不多,要说是你的粉丝,那并不是因为揭秘《红楼梦》,我是你随笔的粉丝!你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上的《温榆斋随笔》,我篇篇都看,看完还剪贴起来……”
啊!我的随笔也有粉丝啊!
“你的随笔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不重样儿,有嚼头儿,行文措词挺讲究,读起来跟啃甘蔗似的,从梢往下,越来越甜,看完一遍,隔段儿时间再读,还能出新的心得……”
我当然应该谦虚。把这位读友的这些话记录在这里,说实在的我有心理障碍,一定会有人认为我是借此吹擂自己。但这是那天发生的真实情况,他确实如此这般地肯定了我的文字耕耘。我说过很多次“期盼批评指正”,那也不是虚伪矫情,但我此刻要在这里真情表白:我同样需要支持鼓励。如果你读了我的文章确实觉得不错,我希望你能跟这位读友一样——快把好话说出口!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每年写出、发表大量随笔。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开辟《温榆斋随笔》专栏,已有十多年之久,而二○○八年在在这个专栏里发的文章最多,基本上达到了每周一篇。当然,在别的报刊上,我也还有文章发表。到二○○九年春节在鞭炮声中一算,二○○八年全年的散文随笔文章共七十篇,超过了十万字。于是,决定编成这样一个集子,给自己的生命留下新的心灵轨迹,也为上面提到的那样的粉丝——也许像他那样的喜欢我散文随笔的人士并不多,甚至只有他那么一个。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献上一束采自心田的鲜花。
小说当然是很好的文学形式,人们重视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理所应当。但是,就我们民族自身而言,从文学史的长河考察,就不难发现,诗歌与散文,实际是比小说更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散文这个名称,在上世纪白话文学之前,似乎还不流行。那以前和那以后,出现过许多概念上有所重叠的文学样式的称谓:笔记,小品,札记(记),游记,随笔,杂文……而我以为,随笔这个称谓,概括性最强,我们应该不薄小说爱随笔,才是创作与阅读的正理。
我把城里书房,称做“绿叶居”,取“我爱每一片绿叶”之意。郊区书房因为离温榆河近,就称“温榆斋”。北京的树,城里,我最爱的是槐树,城外呢,则见榆树就心生欢喜。二○○八年我写出的第一篇散文,是《人在胡同第几槐》,也就用这个题目,做这个集子的书名。
我说过,我近年的写作,是种“四棵树”。第一棵是“小说树”,我作为随笔发表的文章里,有的实际上很接近“小小说”(《北京晚报》一创刊,《五色土》副刊就设有“一分钟小说”专栏,而我在半个世纪以前,即一九五九年,就在《五色土》上发表了“一分钟小说”,一九八○年《北京晚报》复刊第一期上的《五色土》的“一分钟小说”,刊发的也是我的作品:《新豆汁儿记》)。我一直主张好的散文、随笔,应该有人物、有情节、有细节,在很短的篇幅里,能够起承转合,以跌宕甚至悬念抓住读者。我种的第二棵树,就是“随笔树”,正宗的随笔与正宗的小说的最大区别,就是应该避免虚构,并且将一种感悟呈现出来。第三棵树呢,则是建筑评论,我有的随笔,就属于建筑评论性质,可以叫作“建筑随笔”。第四棵树就是《红楼梦》研究,除了在《百家讲坛》上开讲并将讲稿整理成书,我也以随笔形式呈现自己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人在胡同第几槐》这个书名,我觉得足以概括出我这些文章的内涵与韵味。我的随笔里是有“人”的(绝不是光有“理”),而我定居北京已逾五十八年,“胡同”,既是我生命依恋的空间,也是我心灵悸动的源泉。“槐”,则是平民化文字的象征。我这些文字,就是写给像街上遇到我的那样的普通人读的。我觉得,编印出这本书,实际上也就是我站在槐树或榆树的阴凉儿下,等候知音。
集子里的文章,按写作时间排列。我觉得这样“花插”着比刻板地“撮堆儿”更自然也更亲切。
已经奔七十去了,作为一个“老小孩”,虽然仍喜欢听表扬,到头来,我还是要说一声:不吝赐教。毕竟,活到老,要学到老,读者是作者永远的老师,该表扬表扬,该批评批评,写作者才能“天天向上”。
二○○九年二月十六日 绿叶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