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古典小说,清代,
品牌: 沈复
基本信息·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1999年
·ISBN:7560015956
·条形码:978756001595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浮生六记》是林语堂先生的最见功力的译作,他自称前后易稿不下十余次,在英国的杂志发表后颇受推许。《浮生六记》原为清朝“文学爱好者”沈复的一篇题材较为广泛的自传,作者以简单生动的文笔描述了他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婚姻爱情生活、家庭变故、闲情异趣、山水游记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和美学趣味。
作者简介沈复,字三白,乾隆二十八年(1763)生于苏州一个普通人家,父亲以游幕为业,养 家糊口。沈复自幼读书,但未中式,迫于生计,十九岁就开始习幕,除短暂的经商外,他一生几乎也以坐馆游幕为业。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玉堂,又改语堂。先后赴美哈佛大学、德莱比锡大学。前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任教。1934年创办《人世间》,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76年在香港逝世。
媒体推荐译者序
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她并非最美丽,因为这书的作者。她的丈夫,并没有这样推崇,但是谁能否认她是最可爱的女人?她只是我们有时在朋友家中遇见的有风韵的丽人,因与其夫伉俪情笃,令人尽绝倾慕之念。我们只觉得世上有这样的女人是一件可喜的事,只愿认她是朋友之妻,可以出入其家,可以不邀自来和她夫妇吃中饭,或者当她与她丈夫促膝畅谈书画文学(乳腐)卤瓜之时,你们打瞌睡,她可以来放一条毛毡把你的脚腿盖上。也许古今各代都有这种女人,不过在芸身上,我们似乎看见这样贤达的美德特别齐全,一生中不可多得。你想谁不愿意和她夫妇,背着翁姑,偷往太湖,看她观玩洋洋万顷的湖水(而叹天地
之宽),或者同她到万年桥去赏月?而且假使她生在英国,谁不愿意陪她去参观伦敦博物院,看她狂喜坠泪玩摩中世纪的彩金抄本?因此,我说她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因为确有其人)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非故甚其辞。
她的一生,正可引用苏东坡的诗句,说它是“事如春梦了无痕。”要不是这书得偶然保存,我们今日还不知有这样一个女人生在世上,饱尝过闺房之乐与坎坷之愁。我现在把她的故事翻译出来,不过因为这故事应该叫世界知道:一方面以流传她的芳名,又一方面,因为我在这两位无猜的夫妇的简朴的生活中,看她们追求美丽,看她们穷困潦倒,遭不如意事的磨折,受奸佞小人的欺负,同时一意求享浮生半日闲的清福,却又怕遭神明的忌——在这故事中,我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在两位恰巧成为夫妇的生平上表现出来。两位平常的雅人,在世上并没有特殊的建树,只是欣爱宇宙间的良辰美景,山林泉石,同几位知心友过他们恬淡自适的
生活——蹭蹬不遂,而仍不改其乐。他们太驯良了,所以不会成功;因为他们两位胸怀旷达,澹泊名利,与世无争,而他们的遭父母放逐,也不能算她们的错,反而值得我们的同情。这悲剧之发生,不过由于芸知书识字,由于她太爱美至于不懂得爱美有什么罪过。因她是识字的媳妇,所以她得替她的婆婆写信给在外想要娶妾的公公,而且她见了一位歌伎简直发痴,暗中替她的丈夫撮合娶为篷室,后来为强者所夺,因而生起大病。在这地方,我们看见她的爱美的天性与这现实的冲突——一种根本的,虽然是出于天真的,冲突。这冲突在她于神诞之夜,化扮男装,赴会观“花照”,也可看出。一个女人打扮男装或是倾心于一个歌伎是不道德吗?如果是,她全不晓得。她只思慕要看见,要知道,人生世上的美丽景物,那些中国古代守礼的妇人向来所看不到的景物。也是由于这艺术上本无罪而道德上犯礼法的衷怀,使她想要游遍天下名山——那些年青守礼妇女不便访游而她愿意留待“鬓斑”之时去访游的名山。但是这些山她没看到,因为她已经看见一位风流蕴藉的歌伎,而这已十分犯礼法,足使她的公公认为她是痴情少妇,把她逐出家庭,而她从此半生须颠倒于穷困之中,没有清闲也没有钱可以享游山之乐了。
……
编辑推荐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日益融合并折射着各民族国家的多姿多彩的文化。《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的一篇优秀的自传体古典小说,其英文版是联结中西文化的大师林语堂先生的最见功力的译著。此本中英对照、图文并貌,无疑会是我们学习英文和欣赏古典文学的优秀读本。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目录
Foreword
译者序
卷一 闺房记乐(Wedded Bliss)
卷二 闲情记趣(The Little Pleasures of Life)
卷三 坎坷记愁(Sorrow)
卷四 浪游记快(The Joys of Travel)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余游幕三十年来,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与滇南耳。惜乎轮蹄徵逐,处处随人;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故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而自以为妙者。聊以平生所历者记之。
For thirty years ! worked as a government clerk in different yamen and practically visited every province except Szechuen,Kweichow and Yunnan. Unfortunately, I was not free to wander where I liked,inasmuch as I was always attached to some office,and could therefore only hastily enjoy such natural scenery as came my way,getting at most a general impression of things without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more unfrequented and out-of-the-way spots.I am by nature fond of forming my own opinions without regard to what others say. For instance, in the criticism of painting and poetry,I would value highly certain things that others look down upon, and think nothing of what others prize very highly. So it is also with natural scenery, whose true appreciation must come from one's own heart or not at all. There are famous scenic spots that do not at all appeal to me,and ,on the other hand,certain ptaces that are not at all famous but delighted me intensely. I will merely record here the places
that I have visited.
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者恐不在此云霞耳。”未几烛烬月沉,撤果归卧。
七月望,俗谓之鬼节。芸备小酌,拟邀月畅饮,夜忽阴云如晦。芸愀然曰:“妾能与君白头偕老,月轮当出。”余亦索然。但见隔岸萤光明灭万点,梳织于柳堤蓼渚间。
That night, the moon was shining beautifully and when I looked down at the creek, the ripples shone like silvery chains. We were wearing light silk dresses and sitting together with a small fan in our hands, before the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