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心理案例(公共心理学参考书)(公共心理学参考书)

分類: 图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品牌: 卢秀安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12 页
·出版日期:2002年
·ISBN:7536126328
·条形码:978753612632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公共心理学参考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教与学心理案例(公共心理学参考书)》第一章由卢秀安副教授编写,第二章由刘勇讲师编写,第三、四章由陈俊讲师编写。《教与学心理案例(公共心理学参考书)》的编写参考并摘录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及各院校专家编写的教科书、专著和其他文献,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教与学心理案例(公共心理学参考书)》还得到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会有各种错误或引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 原理篇
心理学导论
1.“魂不附体”现象
2.西方心理学的源头
3.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实验
4.“无脑儿”之谜
5.人怎会变成“狼”
6.与世隔绝的王子
7.心理发展的临界期
8.早期教育的“奇迹”
9.50克遗传胜过1吨教育吗
10.“孟母三迁”的启示
学习心理
11.“剥夺感觉”如何
12.兴趣的魔力
13.科学家牛顿的“入迷”
14.注意与分心之别
15.有趣的知觉现象
16.视错觉的妙用
17.协同记忆诀窍
18.善于“变通”的孙膑
19.别忘了反向思维
20.高斯的创造性思维
21.谁更富有想象力
22.茅以升“桥的梦”
23.阿基米德的灵感
24.原型启发
25.心理定势的影响
人格心理
26.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27.气质的“色彩”
28.气质的天赋性
29.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30.成功者的恒心
31.“勤奋”出天才
32.现代“神童”
33.无主见者的悲哀
34.请悦纳自己
35.以“自我激励”为伴
36.你,就是你
37.克服自卑
心理健康
38.关注心理问题
39.看心理医生正常吗
40.“身心疾病”之说
41.个性与疾病
42.“爱”是不能缺少的心理营养
43.人的悲与喜
44.伍子胥的白发
45.不气歌
46.莫让小事成负担
47.心理暗示
48.让精神统帅生命
49.酸葡萄效应
50.理性情绪调节
51.应激状态下的超常表现
52.意念支撑生命
人际心理
53.社会剥夺研究
54.人们害怕孤独
55.交往对象的相互影响
56.交往中的“同类反应法则”
57.交往中的异性效应
58.交往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59.婚恋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60.交往空间趣闻
61.声调轶事
62.对人知觉的情绪色彩
63.从众现象
64.晕轮效应的强力影响
65.社会刻板印象
66.她的归因为何失误
第二章 咨询篇
学习
1.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2.他听到学习就头痛
3.他为什么失眠
4.她的学习成绩滑坡了
5.她感到记单词真是好难呀
6.我不想学习成绩退步呀
情感
7.单相思的苦恼
8.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反抗
9.少女为什么对父母感到气愤
10.自虐能减轻内心的痛苦吗
11.少女被吻之后的眼泪
12.大学生的性心理困惑
适应发展
13.追求完美的误区
14.她的才华怎么“丢”了
15.阴影背后的标签
16.考研的心理抉择
17.发疯是源于
人际
18.适应不良所引发的
19.面临新环境,她的无奈
20.离家出走的孩子
21.害羞的玲玲
人格
22.同伴为什么不欣赏他的“演技”
23.自恋付出的代价
24.我永远是对的
25.我最好“不要长大”
心理疾病
26.顾影自残的“胖女”
……
第三章 训练篇
第四篇 测验篇
……[看更多目录]
序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和关注,人们迫切要求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了帮助初学者更好地领会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尤其是为了帮助师范院校学生学好“公共心理学”这门课程,加强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指导,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实例,有利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我们编写了《教与学心理案例》一书,以适应当前社会广大群众的需要及公共心理学教与学的需要。本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原理篇;第二章,咨询篇;第三章,训练篇;第四章,测验篇。各章又根据人的心理结构和人的心理主要问题编辑案例,结构体系完整、严密。本书编辑并收集了大量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实例,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初学心理学者及青少年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教师的教学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第一章由卢秀安副教授编写,第二章由刘勇讲师编写,第三、四章由陈俊讲师编写。本书的编写参考并摘录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及各院校专家编写的教科书、专著和其他文献,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本书还得到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会有各种错误或引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插图:

自我教育的方法很多,大致有4个基本的方法。
(1)自我认识。要想教育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初中生看问题,包括认识自己,最大缺点是过于片面,不能全面地以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自己。在认识自己方面还有另一个缺点,就是用主观想象来看待自己,而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评价自己。一个比较好的帮助观察、分析、认识自己的方法,就是写日记,经常分析过去缺点较多的“旧我”是什么?现在的、改进的“新我”是什么?“新我”怎样战胜“旧我”?或者,向周围优秀的同学学习,找出自己同他们的差距在哪里。
(2)自我要求。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产生使自己完善起来的想法,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自我教育的目标和自我教育的计划。计划应该具体可行,而不是空洞抽象的。一般是长远的规划可粗略一点,近期计划要详细些、全面些。
(3)自我践行。学会督促自己,培养自己的意志,使自己的教育要求、计划都得以实现。这个过程是自我教育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另外,如果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自己还要学会随时调整计划,不能把蛮干、固执当作意志力的表现。
(4)自我评价。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用原来设计的目标、计划要求,全面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认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