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一生的文章:跟大师学文化(彩色读书之旅)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作品集,综合,
品牌: 闻一多
基本信息·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页码:18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145975X
·条形码:9787801459756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彩色读书之旅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影响人一生的文章”系列丛书之一,精选关于中外文化大师讲解文化的经典名作近40篇。这些文章皆出各国文化大师之手,如梁思成、季羡林、朱光潜、培根、魏明伦等,篇篇蕴涵着文化的精髓。此外,本书通过文字、图片和设计艺术等多种元素的结合,让文化的力量和图画的色彩一起流淌,思想和知识也变得轻松亲切。
本书是“影响人一生的文章”系列丛书之一,精选关于中外文化大师讲解文化的经典名作近40篇。这些文章皆出各国文化大师之手,蕴涵着文化的精髓,凝结着人生的智慧,对读者了解文化知识、提高人生品味和文化修养大有帮助。同时,编者有机结合文字、图片和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而且让读者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美感享受和思想启迪。
媒体推荐书评
通过文字、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让文化的力量和图画的色彩一起流淌。思想和知识变得轻松亲切,伴你开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读书之旅。
目录
同样面孔的两帧相片聂鲁达/10
穿着拖鞋出走塞弗尔特/13
论读书培根/18
学问之趣味梁启超/21
我“错”在独立思考魏明伦/26
中国文人的“慢性乡土病”——由—“悯农”与“田园”谈起李锐/31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我生平有一种坏脾气,每到市场去闲逛,见一样就想买一样,即使是无用的破铜破铁,只要我一时高兴,就保留不住腰包里最后一文钱。我做学问也是如此。今天丢开雪莱去看守熏烟鼓测量反应动作,明天又丢开柏拉图到古罗马地道下阴森曲折的坟窟中追溯“哥特式”大教寺的起源。我已经整整做过30年的学生,这30年的光阴都是这样东打一拳西踢一脚的过去了。
在现代社会制度和学问状况之下,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已经没有存在的可能,一个人总得在许多同样有趣的路径之中选择一条出来走。这已经成为学术界中不成文的宪法,所以读书人初见面,都有一番寒喧套语:“您学哪一科?”“文科。”“哪一门?”“文学。”假如发问者也是学文学的,于是“哪一国文学,哪一方面,哪一时代,哪一个作者”等问题就接着逼来了。我也屡次被人这样一层紧逼一层地盘问过,虽然也照例回答,心中总不免有几分羞意,我何尝专门研究文学?更何况是哪一方面和哪一时代的文学呢!在许多歧途中,我曾碰上文学这一条路,说来颇堪一笑。我立志研究文学,完全由于字义的误解。在我幼时所接触的小知识阶层中,“研究文学”四个字只有两种流行的涵义。做过几首诗,发表几篇文章,甚至翻译过几篇《伊索寓言》或是《安徒生童话》,就是“研究文学”。其次随便哼哼诗、念念文章或是看看小说,也是“研究文学”。我幼时也喜欢哼哼诗、念念文章,自以为做诗发表文章固不敢望尘,若云哼诗念文章即研究文学,则我亦何敢多让?这是我走上文学之路的一个大原因。
谁知道区区字义的误解就误了我半世的光阴!到欧洲后见到西方“研究文学”者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们所有的准备,才懂《庄子》海若望洋而叹的比喻,才知道“研究文学”这个玩艺儿并不像我原来所想像的那样简单,尤其不像我原来所想像的那样有趣。文学并不是一条直路通天边,由你埋头一直向前走就可以走到极境的。“研究文学”也要绕许多弯路,也要做许多枯燥辛苦的工作。学了英文还要学法文,学了法文还要学德文、希腊文、意大利文、印度文等等;时代的背景常把你拉到历史、哲学和宗教的范围里丸文艺理论又要逼你去问津于图画、音乐、美学、心理学等等学问。这一场官司简直没有方法打得清!学科学的朋友们,往往羡慕学文学者天天可以消闲自在地哼诗看小说,是幸福,不像他们天天要埋头记枯燥的公式,搜罗枯燥的事实。其实我心里有苦说不出,早知道“研究文学”原来是这样东奔西窜,悔不如学得一件手艺,备将来自食其力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