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1945血战滇缅印: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实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纪实文学,军事国防,
品牌: 方知今
基本信息·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页码:40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06549727
·条形码:9787506549721
·包装版本:2005-07-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1942-1945血战滇缅印: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实》作者利用其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在讴歌了远征军官兵为国家民族捐躯洒血的英勇事迹的同时,更生动地再现了60年前太平洋战场中南半岛那段悲跄而激昂的历史,更真实地反映了国民党高级将领间无情的派系倾轧,以及中、美、英三国巨头基于不同利益的高层角斗。
作者简介方知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33年生,黄埔后裔。
主要著作:《军旗倒地之后》《六见蒋介石》《今是昨非见肝胆》《抗日名将陈诚》《中国远征军》《汉江哀歌》《忠魂一抗日鄂西大决战》《垂亡》《一代女帮主》《梦断金三角》《爱神降临》《西北王的败落》《无力回天》《另类女人》《铁鹰行动》(改编20集)《西京秘密战》(20集)《英雄泪》(20集)《党国垂亡三部曲》(上,中、下)《上海滩风云》(上下)《江汉风雷》《陈诚大传》。
媒体推荐书评
日寇开始向同古城进攻了。还是老战术,飞机加大炮。几十架飞机向同古城倾泻下上百吨钢铁,数百门大炮以每小时几千发的密度向古城轰击。同古城内一座座建筑物轰然倒塌。至3月25日,同古城已被日寇夷为一片焦土。
3月26日,是同古争夺战最为残酷的一天,鬼子在连日受挫后被激怒了,从三面发动强攻。鬼子的士兵们在脑门上系一条白布带,向同古猛扑过来,各阵地均出现白刃战。但是,武士道精神在英雄的第二百师将士面前再一次扫荡管扔下成片的尸体,却没有夺得同古尺寸土地。
编辑推荐在《1942-1945血战滇缅印: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实》这部近40万字的作品中,作者以自己黄埔后裔的独特身份和便利,多次面聆远征军高级将领的回忆,采访有关人士和远征军将士的亲属子女,以真挚的情感,流畅的笔墨,生动再现了抗日战火里中国军人在滇缅印战场上对日作战的感人场面,并在讴歌远征军官兵英勇事迹的同时,真实反映了国民党高级将领间无情的派系倾轧.中、美、英三国巨头基于不同利益的高层角斗,生动再现了60年前太平洋战场中南半岛那段悲怆而激昂的历史。
目录
楔子/1
第一章 急调虎将卫立煌/5
第二章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13
第三章 军国大事毁于鹰犬/18
第四章 “老子屁股洗洗比他们的脸还干净!”/24
第五章 “成功未必,成仁却有决心!”/30
第六章 杜聿明痛陈“紧箍咒”/36
第七章 同古首战痛击日军/44
第八章 史迪威:“不能指望英国人的实际帮助”/53
第九章 戴师长誓与阵地共存亡/58
第十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66
第十一章 孙将军孤团退“万”兵/71
第十二章 蒋介石视察远征军/82
第十三章 正副司令长官南辕北辙/90
第十四章 二百师受骗,五百里驰援/98
第十五章 各怀异志指挥混乱/107
第十六章 “硬是跟老子‘涮坛子’!”/115
第十七章 兵败如山倒/123
第十八章 将帅的生死抉择/129
第十九章 孙将军耀武却英军/137
第二十章 杜将军败走野人山/144
第二十一章 九十六师死里逃生/153
第二十二章 戴将军名垂青史/163
第二十三章 炸毁惠通桥云南得救了!/172
第二十四章 十一集团军西驰卫国门/179
第二十五章 风声鹤唳统帅部乱了章法/188
第二十六章 “游击司令”打“游击司令”/195
第二十七章 史迪威大骂“蒋光头”/203
第二十八章 杜军长狼狈退印度/211
第二十九章 驻印军抵制殖民化/219
第三十章 双方妥协的产物——中国驻印军/228
第三十一章 第一夫人访美成功/233
第三十二章 开罗会议,中美达成反攻共识/243
第三十三章 罗斯福耍赖蒋介石发横/255
第三十四章 美国人走马换将/264
第三十五章 欲反攻再委卫立煌/273
第三十六章 揭开瘴气之谜/282
第三十七章 远征军扬眉吐气/288
第三十八章 驻印军犹如出山虎/296
第三十九章 美国兵丢盔卸甲/307
第四十章 空降兵奇袭密支那/316
第四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326
第四十二章 远征军星夜渡怒江/332
第四十三章 炮火连天远征军多路大反攻/340
第四十四章 新二十八师誓报一箭仇/350
第四十五章 卫立煌恩威并施/358
第四十六章 第八军谱壮丽凯歌/367
第四十七章 惨烈的胜利/378
第四十八章 宋将军轻敌误入旧龙陵/386
第四十九章 扬国威欢庆大会师/395
再版后记/403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山城的晨雾渐渐消散。
一架军用飞机在重庆白市驿机场上空盘旋,然后迎风俯冲下来,呼啸着
在跑道上着陆。飞机在跑道上刚刚停稳,一批前来欢迎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蜂拥到舷梯前。
机舱门打开,身着戎装的国民党三星上将卫立煌出现在门前。这位叱咤
风云的将军迈出舱门,看着下面有那么多袍泽迎候,便打个立正,行了个举
手环视礼。然后迈着矫健的步子走下舷梯。
首先迎上前去的,是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张治中。他是奉蒋介石之命,
也可以说是代表蒋介石前来迎接的。随后是军令部次长刘斐等人。
卫立煌一一与前来迎接的将领握手。当他来到第五军军长杜聿明面前时
,不禁有点诧异,一面点头还礼,一面伸过手去问道:“光亭,你怎么会在
重庆?”
杜聿明含笑答道:“委座召见部下面授机宜,听说长官也奉召来渝,所
以部下特来欢迎,并听候长官命令。”
卫立煌耸耸两撇浓黑的胡子,操着安徽口音说道:“光亭,你是黄埔的
佼佼者,今后我还要借重你哩。等见完委座以后,我们再慢慢谈P5吧。”
众人寒暄毕,张治中邀请卫立煌同车。卫立煌说:“我还是坐光亭的车
吧,就便了解一些部队的情况和敌人的动向。”
张治中点点头说:“好!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俊如兄还没有上
任,便急着了解敌我情况了,难怪俊如兄被誉为常胜将军。恭敬不如从命,
俊如兄请便吧。”
轿车启动后,杜聿明恭恭敬敬地说:“部下们听说委座要委任长官来任
远征军司令长官,都高兴得了不得哩。有长官来指挥,部下们都有信心打败
日寇。确保滇缅路畅通。”
杜聿明这番话是由衷之言。因为蒋军中几乎人人皆知:卫立煌虽出身行
伍,却足智多谋,多次指挥大战役,几乎无往不胜。尤其是他襟怀坦白,对
部下宽厚,没有许多国民党将领那种拉山头、搞派系、排斥异己的坏习气,
很是为人称道。
卫立煌摸着自己那两撇整齐的胡子在沉思,好像根本没有听见杜聿明在
说什么。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