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神佑大通书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民间文学,综合,
品牌: 东方暨白
基本信息·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页码:35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02939814
·条形码:9787502939816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所介绍的大多是至今仍在我国民间具有一定信仰基础的神祗,编著者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对这些曾被老百姓认为是无所不能的神仙的起源与发展作了认真的考察与论证,大部分神祗都配有难得一见的精美插图,使全书趣味盎然。对于众多希望了解中国民间芸芸从仙的来历与故事的读者来说,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媒体推荐书评
鬼神事自是第二著。那个无形影,是难理会底,未消去理会,且就日用紧切处做工夫。子曰:未能事人,为能事鬼!未知生,为知死!此说盡了。
——宋朱嘉
天空中为什么会有日月星辰?大地上为什么会有山川湖泊?一年为什么要分春、夏、秋、冬?白昼黑夜为什么会不断日夜交替?……
这些对于古人而言,是怎么也弄不明白的问题。于是,他们将这一切归于神灵。
编辑推荐对于生活窘迫、知识匮乏的远古人而言,有许多奇特的自然现象都是不能解释的,因此神灵崇拜应运而生,本书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介绍了在我国民间具有一定信仰基础的创世神、吉祥神、生活保护神、行业神等,并对这些神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与论证,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目录
前言 /1
壹 中华创世神
一 开天地之神——盘古 /1
二 神话传说女祖神——女娲 /4
三 神话传说男祖神——伏羲 /6
四 中华始祖第一神——炎帝 /0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上古时候没有农业。人们只有靠打猎、捕鱼、采摘野果为生,挨饿、受
冻、遇险,过着原始游牧的生活。炎帝看到人民这种苦境,心里极为不安,
他想,要是有一种草结出的果子又多又能吃,那就好了。他不辞辛苦,冒着
生命危险,走遍了名山大河,尝尽了无数果子,终于在南方一个山青水秀的
地方,找到了他心目中能结出很多果子又能吃的草,这就是禾苗。经过试种
,第一年就收了满满一担黄澄澄、又脆又香的果实,第二年,收获了几十担
。从这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天南地北,种谷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减轻人
们耕作的劳苦,炎帝又教会人们耕作技术。炎帝种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
事,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
了条件。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把炎帝敬为神农。明崇祯十二年,炎帝寻
禾种禾的地方被命名为“嘉禾”,即今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
除此之外,炎帝神农氏还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
,救天伤人命”。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他还立市廛,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
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
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神农还治麻
为布,始创弓箭,并制作陶器,最后,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
栽培农作物,炎帝神农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
十一月为冬至。
炎帝神农氏管理部落、治理天下也很有方法,他不望回报。不贪天下之
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
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
无不敬戴。
据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和宋朝罗泌《路史》载,炎帝神农为了给人
民寻找草药,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南宋王象之
《舆地记胜》载:“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即今湖南省
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
我国官方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自宋太祖赵匡胤
在炎帝陵建立陵庙并亲自举行御祭盛典以来,历代各朝祭祀炎帝的活动连绵
不断,朝廷每年均派大臣专祭,并勒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