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师范院校政教专业系列教材)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文史哲,
品牌: 樊明亚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67 页
·出版日期:1999年
·ISBN:7040071347
·条形码:978704007134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师范院校政教专业系列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形式逻辑》是师范院校政教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同时可供本专科层次中文、历史等文、理科专业作为必修或选修的公共课教材。《形式逻辑》主要介绍传统逻辑,结合其内容涉及一些现代逻辑知识,在举例和阐述上注意结合师范学生实际,力求简明实用,生动可读,适于教学。
目录
第一章结论
第一节形式逻辑的内容与对象
第二节形式逻辑的性质与作用
第三节形式逻辑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推理概述
第一节推理的构成成分
第二节推理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推理的逻辑性质
第四节推理的分类
第三章复合命题演绎推理
第一节复合命题
第二节复合命题推理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其他主要复合命题推理
第四节复合命题推理的综合运用
第四章命题逻辑要义
第一节真值形式
第二节真值形式的判定
第三节命题自然推理
第五章简单命题演泽推理
第一节词项
第二节性质命题
第三节性质命题直接推理
第四节三段论
第六章谓词逻辑初步
第一节性质命题的谓词公式
第二节关系命题及其谓词公式
第三节谓词公式的判定
第四节文恩图解的解说与验证
第七章模态逻辑
第一节模态逻辑概述
第二节真值模态逻辑
第三节规范模态逻辑
第八章归纳逻辑
第一节归纳逻辑概述
第二节传统归纳推理
第三节概率归纳推理与统计归纳推理
第四节类比推理
第九章形式逻辑基本规律
第一节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第二节同一律
第三节矛盾律
第四节排中律
第五节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关系
第十章逻辑方法
第一节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
第二节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第二节建立假说的逻辑方法
第十一章论证
第一节论证概述
第二节证明
第三节反驳
第四节论证的规则
第十二章形式逻辑的应用
第一节形式逻辑在论辩中的应用
第二节形式逻辑在教学中应用
附录练习题
后记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系列教材书目
……[看更多目录]
文摘根据形式逻辑的对象,在学习中,我们要真正从逻辑领域及其角度入手。思维形式指的是逻辑形式,它一方面相对思维内容而言,另一方面又相对语言形式而言。常有初学者在学习时或者没有撇开思维内容,分析、解决问题总是言不及义,掺杂许多非逻辑因素;或者将语言形式等同思维形式,只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牛头不对马嘴。这两种错误若不纠正并注意避免,就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根据形式逻辑的内容,我们在学习时要抓住重点,系统掌握。形式逻辑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一环扣一环,由浅人深,由简及繁,构成整体。有人喜欢借重点之名,完全撇开所谓非重点内容来学习。形式逻辑知识固然也有其重点,但如果前面的知识未弄懂或不扎实,必然严重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例如,三段论是形式逻辑学习的一个重点,其知识以性质命题知识为基础,性质命题知识又以词项知识为铺垫,怎么可能割裂它们,有所偏废,又想掌握三段论知识呢?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部分知识的学习。
根据形式逻辑的研究方法,我们在学习时要克服困难,把握符号与公式。形式逻辑的研究离不开符号公式,现代逻辑则更进一步,有符号逻辑之称。我们应通过形式逻辑的学习,不仅学到知识,更要学到方法。在这两点上,现代逻辑都优于传统逻辑。面对逻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面对提高思维能力以适应学习、工作的需要,即使是专科学校的学生,也不能以只学习传统逻辑知识为满足,要尽可能地努力多掌握一些现代逻辑知识及其方法。
根据形式逻辑的性质,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多练、多用,理论联系实际,切忌死记硬背。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经过阅读或听讲,有关知识似乎懂了,其实只是识记了,一做练习,就不知从何下手,做完后也不能肯定对错。这就说明,要通过多做练习来达到真正的理解。理解是为了运用。
后记《形式逻辑》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全国师范院校富有教学经验、科研能力人员编写的师范系列教材之一,主要适用于政教、中文专业,也可作为本专科层次其他专业必修或选修的公共课教材。
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形式逻辑教材应当现代化、科学化、简明化、实用化,并具有师范特色。因此,在尊重现状、兼顾传统的基础上,对教材体系的安排、内容的阐述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教师讲授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变动调整。
本书主编樊明亚,副主编王天敏。编写提纲由主编在副主编协助下拟定,全书由主编统稿、定稿,各章执笔人如下(以章节先后为序):
樊明亚第一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九章;王天敏第二章、第十二章;姚义众第三章;杨柏第五章;王丽娟第七章;颜贻极第八章;董业明第十章;黎千驹第十一章。此外,有个别章节由主编改写;朱小阳为本书编写了部分练习题。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不少有关著作,谨致谢忱。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缺点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