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小学,综合,
品牌: 单辉祖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90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040144751
·条形码:978704014475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材料力学1》仍保持第一版模块式的特点,由《材料力学》(1)与《材料力学》(2)两部分组成。《材料力学》(1)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部分,涉及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与组合形式,涵盖强度、刚度与稳定性问题。《材料力学》(2)包括材料力学的加深与扩展部分。《材料力学(1)》包括绪论、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轴向拉压变形、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复杂应力状态强度问题以及压杆稳定问题等十章。各章均附有复习题与习题,在许多章的习题中,还安排了利用计算机解题的作业。
与第一版相同,本教材具有论述严谨、文字精炼、重视基础与应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专业面向宽与教学适用性强等特点,而且,在选材与论述上,特别注意与近代力学的发展相适应。
作者简介单辉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53年毕业于华东航空学院飞机结构专业,1954年在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结构专业研究生班学习。1992——1993年,在美国特拉华大学复合材料中心,从事合作研究。
历任教育部工科力学教材编审委员、国家教委工科力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科评审组成员与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力学、计算力学与材料力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编著有《材料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与《材料力学》(台湾,文京图书有限公司)等六种,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
1982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与航空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2年被授予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编辑推荐《材料力学1》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力学1》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多学时类材料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成人高校师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以《材料力学1》为主教材的相关教学资源,尚有《材料力学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参考》、《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材料力学网上作业与查询系统》与《材料力学网络课程》等。
目录
第-章 绪论
1-1材料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
l-2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l-3外力与内力
1-4应力
1-5应变
1-6胡克定律
复习题
习题
第二章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
2-1引言
2-2轴力与轴力图
2-3拉压杆的应力与圣维南原理
2-4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5材料拉压力学性能进-步研究
2-6应力集中概念
2-7许用应力与强度条件
2-8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
2-9结构可靠性设计概念简介
复习题
习题
计算机作业
第三章轴向拉压变形
3-1引言
3-2拉压杆的变形与叠加原理
3-3桁架的节点位移
3-4拉压与剪切应变能
3-5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
3-6热应力与初应力
3-7拉压杆弹塑性分析简介
3-8结构优化设计概念简介
复习题
习题
计算机作业
第四章扭转
4-1引言
4-2扭力偶矩计算与扭矩
4-3圆轴扭转横截面上的应力
4-4圆轴扭转强度条件与合理设计
4-5圆轴扭转变形与刚度条件
4-6简单静不定轴
4-7非圆截面轴扭转
4-8薄壁杆扭转
复习题
习题
计算机作业
第五章弯曲内力
5-1引言
5-2梁的约束与类型
5-3剪力与弯矩
5-4剪力、弯矩方程与剪力、弯矩图
5-5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5-6刚架与曲梁的内力
复习题
习题
第六章弯曲应力
6-1引言
6-2弯曲正应力
6-3弯曲切应力
6-4梁的强度条件
6-5梁的合理强度设计
6-6弯拉(压)组合与截面核心
复习题
习题
计算机作业
第七章弯曲变形
7-1引言
7-2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
7-3计算梁位移的积分法
7-4计算梁位移的奇异函数法
7-5计算梁位移的叠加法
§7-6简单静不定梁
§7-7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刚度设计
复习题
习题
计算机作业
第八章应力应变状态分析
§8-1引言
§8-2平面应力状态应力分析
§8-3应力圆
§8-4极值应力与主应力
§8-5复杂应力状态的最大应力
§8-6平面应变状态应变分析
§8-7各向同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8-8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
§8-9复合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简介
复习题
习题
第九章复杂应力状态强度问题
§9-1引言
§9-2关于断裂的强度理论
§9-3关于屈服的强度理论
§9-4弯扭组合与弯拉(压)扭组合
§9-5矩形截面杆组合变形-般情况
§9-6薄壁圆筒的强度计算
§9-7关于强度理论的试验研究
§9-8莫尔强度理论
复习题
习题
第十章压杆稳定问题
§10-l稳定性概念
§10-2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10-3两端非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10-4中、小柔度杆的临界应力
§10-5压杆稳定条件与合理设计
复习题
习题
计算机作业
附录A截面几何性质
§A-1静矩与形心
§A-2极惯性矩
§A-3惯性矩
§A-4惯性矩平行轴定理
§A-5惯性积与惯性积平行轴定理
§A-6转轴公式与主惯性矩
复习题
习题
附录B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
附录C常见截面的几何性质
附录D非圆截面轴扭转
附录E梁的挠度与转角
附录F型钢表
参考文献
习题答案
索引
SynOpsis
COntents
作者简介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本书是单辉祖编著《材料力学》(I)与《材料力学》(Ⅱ)的第二版,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第一版于1999年出版,自出版以来,得到兄弟院校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欢迎与好评,并获“2000年度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教材类)二等奖”和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第二版仍保持模块式教材体系,仍由《材料力学》(I)与《材料力学》(Ⅱ)两部分组成。
《材料力学》(I)为材料力学的基本部分,包括绪论、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轴向拉压变形、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复杂应力状态强度问题以及压杆稳定问题等十章。《材料力学》(Ⅱ)为材料力学的加深与扩展部分,包括非对称弯曲与特殊梁、能量法(一)、能量法(二)、静不定问题分析、杆与杆系分析的计算机方法、应力分析的实验方法、疲劳与断裂以及考虑材料塑性的强度计算等八章。
编者在修订本书时,仍秉承编者的一贯风格,力求论述严谨、文字精炼、层次分明、重视基础与应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广泛联系工程实际与教学适用性强等,并在选材与阐述上,注意与近代力学的发展相适应。
在这次修订中,为便于教学,对部分教学内容与体系稍作调整,例如,将拉压杆的弹塑性分析以简介的形式移至第三章,对构件作等加速运动与匀速转动的应力计算有所增强,将轴力与扭矩分析独立成节,弯曲内力独立成章,将截面几何性质全部集中在《材料力学》(I)的附录A中,等等。
这次修订中,在扩大专业面向方面也作了一些改进,希望本教材既符合机械与航空等类专业的教学需要,也基本满足土建与水利等类专业的教学要求。实际上,材料力学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技术课程,使学生广泛了解工程实际是必要的。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鹤华与3-汝珞教授对书稿进行了校订,谨此致谢。
本书虽经修订,但疏漏与欠妥之处仍感难免,欢迎使用本书的教师与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