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艺术专业,
品牌: 王伟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76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04015806X
·条形码:978704015806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舞蹈学院“十五”规划教材。它是中国古典舞大学基本功训练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由“身体形态”、“基本动作”、“素质能力”、“技术技巧”、“短句组合”、“综合组合”、“典型伴奏乐曲”、“教学术语”构成教材的全部内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注重图文并茂,关注动作概念、教学特点、动作要点的表达,主要适用于受过专业舞蹈训练的人阅读和使用。
作者简介王伟,1960年出生于北京,现任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舞蹈家协会理事,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1980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首届中国古典舞本科教育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曾担任附中、大学中国古典舞专科、本科基本功训练、身韵一徒手、身韵一袖舞、身韵一剑舞、教学法、教学剧目、教学实习指导、论文指导、社会艺术实践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编写《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材》。主持北京市高等艺术教育中国古典舞精品系列教材的立项工作.独立出版音像教材《形体训练》。发表《“桃李杯”比赛教学组合分析》、《当代城市广场舞蹈的新景观》、《对古典舞学科发展的再认识》、《感应时代主题建设先进文化》等论文20余篇。连续七届获得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园丁奖。获得“桃李杯”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论文二等奖以及“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爱国立功标兵”等荣誉称号。曾出访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美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教学和演出等。
目录
使用说明
综述
一、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目的和特性
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三、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教学模式、教材结构与编写特点以及教材体系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第一章 基本形态基本舞姿
第一节 基础的站立要求
第二节 手、脚的基本形态
第三节 头、手、脚的基本位置
一、头的基本位置
二、手的基本位置
三、脚的基本位置
第四节 基本舞姿
第二章 头、手、臂的基本动作
第一节 头的动作
第二节 肩的动作
第三节 手的动作
第四节 手臂的动作
一、基本动作
二、身韵主干教材动作
第三章 脚、腿、躯干、步法的动作
第一节 脚、腿的动作
一、脚的动作
二、腿的动作
第二节 躯干动作
一、躯干的主要动作
二、躯干的训练方式
三、躯干的动势动律
第三节 步法
第二部分 基础训练
第四章 身体素质能力训练
第一节 地面训练
一、坐式训练
二、仰卧式训练
三、侧卧式训练
四、俯卧式训练
五、跪式训练
第二节 把杆训练
一、概述
二、把杆训练的程序与组合示例
第三节 辅助素质能力训练
一、腹背肌练习
二、弹跳练习
三、重心及协调性练习
第五章 技术技巧
第一节 单一技术技巧
一、旋转技术动作
二、翻身技术动作
三、跳跃技术动作
第二节 复合技术技巧
一、一次性复合技巧
二、二次性复合技巧
第三节 特殊技术技巧
一、原地特殊技巧
二、线运动的特殊技巧
三、圈运动的特殊技巧
第三部分 综合运用
第六章 短旬组合
第一节 控制短句组合
一、小舞姿碾转控制组合——女
二、大舞姿流动控制组合——女
三、稳定控制组合——男
四、流动控制组合——男
第二节 踢腿短句组合
一、踢前旁腿组合——女
二、踢片盖腿组合——女
三、踢紫金冠组合——女
四、踢前旁腿组合——男
五、踢片盖腿组合——男
第三节 旋转短句组合
一、吸掖腿转组合——女
二、端跨腿转组合——女
三、舞姿转组合——女
四、端跨腿转组合——男
五、舞姿转组合——男
六、扫堂探海转组合——男
七、复合转组合——男
第四节 翻身短句组合
一、翻身快板组合——女
二、翻身慢板组合——女
第五节 跳跃短句组合
一、原地舞姿跳跃短句组合
二、流动舞姿跳跃短句组合
三、分腿技法的跳跃短句组合
四、摆腿技法的跳跃短句组合
五、片盖技法的跳跃短句组合
六、转体技法的跳跃短句组合
第七章 综合组合
一、概述
二、综合组合示例分析
附录一:典型音乐伴奏乐谱
附录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术语表
参考书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作为中国唯一的一所舞蹈高等学府,北京舞蹈学院走过了整整50个春秋。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学院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教学发展阶段。1954年成立北京舞蹈学校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舞蹈专业规范教育诞生;1978年改为北京舞蹈学院,创建舞蹈本、专科教育;1999年学院增设舞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初创时相比,今天的北京舞蹈学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综合了中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三个教学层次,跨越了表演、教育、编导、史论研究、艺术传播、戏剧舞台美术等不同领域,覆盖了几乎所有中外重要舞种的舞蹈文化教育最高学府。无论在哪个时期,学院都在新中国的舞蹈教育中处于最前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整个舞蹈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北京舞蹈学院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舞蹈教育发展的缩影,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它的脉搏始终和新中国的脉搏一起跳动。
当今世界,由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给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既带来巨大机遇,又带来巨大挑战。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深化教育改革以适应时代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出发,深刻阐明了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方针和要求、地位和作用,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动纲领。报告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文摘插图:

后记本部教材是在中国古典舞大学基本功教学训练的基础上,对教学结构和内容的总结和概括。教材的编写是由中国古典舞系部分教师合作完成,但是教材的指导思想、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成果则是古典舞学科几十年、几代人的实践所得。此部教材是建立在王佩英教授主编的文化部艺术大系舞蹈卷《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材》的基础之上,体现了王佩英教授就任中国古典舞系主任数年问,在全系教师的共同研讨下,对大学基本功教学训练的探索和实践的成果。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的建设得到了舞蹈学院王国宾院长、唐满城教授、李正一教授、吕艺生教授、于平教授、熊家泰教授、邓一江副院长的指导与支持。在完善教材过程中得到了王克芬、资华筠、张强、郭可愚等专家学者的关心指导。得到本院明文军副教授、刘建教授、李杰明先生的具体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教学建设,经历了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耕耘,在这么一部教材中是无法包含和全面概括其成果和价值的,我们尽力将实践中的成果加以总结,特别是由于编写的时间所限,教材在匆忙中完成,难免存在许多不足和遗憾。希望在未来的后续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在2004年北京舞蹈学院建校50周年校庆之际,中国古典舞学科将出版一系列教材,以此作为向学院50周年校庆的献礼。《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作为其中一部教材,对参加编写教材的全体成员来说深感荣幸,它凝聚了大家对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学科的深挚感情,借此祝愿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学科日新月异、不断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