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张--中短篇小说珍藏本/当代名家自选精品丛书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名家名作,冯骥才,
品牌: 冯骥才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34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08705467
·条形码:9787508705460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作者简介冯骥才 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1942年生于天津。文革间饱受磨难,做过工人、业务推销员、教9币等,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由《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种。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并任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媒体推荐书评
因“伤痕文学”出名的冯骥才,没有在“伤痕”上过多停留,而是迅速
地把笔触转向了对市井故事的描写上。他的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使他在面对
熟稔于心的新老市井生活时,更多了一副审视的目光。“辫子”和“小脚”
是他从众多的文化现象中提炼出来的两个颇有意味的符号。仔细品味,那种
蕴育其间的强烈的文化批判的锋芒,便会在眼前亮闪闪地跳跃。
——汤吉夫
编辑推荐本书对市井故事的描写上。作者以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使他在面对熟稔于心的新老市井生活时,更多了一副审视的目光,使其对市井故事有了更深入的描写。本书将使阅读本身产生一种力量。如同白昼使工作、高山使远眺、游走使风景产生越来越深远的期待一样。本书,只遵从体内的召唤,和过去、现在、未来所赋予的使命,呈现卓越,激励人生。
目录
题外话(代序)
在早春的日子里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逛娘娘宫
雪夜来客
老夫老妻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日本的新锐作家南条竹则极通吾国文学。他读过我刊在《收
获》上的几篇《市井人物》,便问我所写的这类小说是否受冯梦龙
的影响。我说:然也。我与他皆姓冯,我们这是“家传”。他笑了,
接着问我受冯梦龙哪些影响?
我说:三个方面——
一是传奇。古小说无奇不传,无奇也无法传。传奇主要靠一个
绝妙的故事。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故而我始终盯住故
事。
二是杂学。杂学是生活,也是知识。杂学必须宽广与地道,而
且现用现学不成。照古人看来,没有杂学的小说,只有骨头没有
肉。故而我心里没根的事情决不写。
三是语言。中国的文学史,散文在前,小说在后。小说的语言
受散文影响。中国人十分讲究文字的功力,尤重单个的方块字的运
用,绝不是一写一大片。故而我修改的遍数很多。
南条竹则说:“你所有小说都这样写吗?”
我说:“只这类小说才这样写。这是文本的需要。”
此后,我主动告诉他,鄙人写完《神鞭》与《三寸金莲》等书
后,肚子里还有一大堆人物没处放,弃之实在可惜。后来忽有念
头,何不一个个人物写出来。各自成篇,互不相关;读起来又正好
是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于是就此做了。
初写数篇,曾冠名《市井人物》。这次又续写十余篇,改名
《俗世奇人》。话说明白,为了怕把读者搞乱。
再有,写完了这一组小说,便对此类文本的小说拱手告别。狡
兔三窟,一窟必死;倘若再写,算我无能。
我的另一位日本朋友纳村公子小姐听罢,则说:“我来为你这
种‘告别式’的小说来画插图吧!”她亦精通汉文,译笔极灵,又
善绘画。我的《三寸金莲》等这类书的日译本皆出自她手,插图也
是她顺笔为之。而无论人形物象,都十分传神,并难得有那时代之
味道。我说:“好呀,这次——你也和你那种插图拱手告别吧。”
话到此处,已然兴尽。再无言之欲也。(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