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取穴胶布疗法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学,针灸,
品牌: 于若木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10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08704525
·条形码:978750870452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循经取穴胶布疗法》通过通俗的语言、具体的验案和简明的图解,阐述了循经取穴胶布疗法的治病原理和操作方法,实践了于老把健康作为礼物送给人民群众的理念,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是居家治病保健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1919年4月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1932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女子中学。1935年考入北平市立女一中高中,同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大游行。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1936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37年10月奔赴延安抗日根据地,入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1月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5月至1941年初,在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57年9月至1962年初,在国家科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64年秋,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1981年初,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科技组顾问,开始对营养学进行调查研究。1983年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第17期上发表《营养——关系人民体质的大事》文章。1983年秋,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聘为顾问。1984年被中国未来研究会聘为顾问。1988年被中国营养学会授予荣誉理事。1989年1月被推举为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会长。1991年7月被中国保健品协会聘为名誉会长。……
编辑推荐《循经取穴胶布疗法》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是居家治病保健的良师益友。
序言把健康作为礼物送给人民
我与于若木先生相识多年,习惯称她于老。
在我原来的印象中,于老是著名的营养学专家,她的营养学理念和实践闻名遐迩,深得学术界景仰。老人家和蔼、亲切、平易近人,在我们晚辈面前,总像是一位慈祥的老妈妈。
然而,一次陪于老外出的偶然机会,让我领略了老人家的另一面。
那是坐在汽车上,我忽然咳嗽起来,看到于老坐在一旁,我不由有些不安,越是不想咳嗽,却越是止不住。于老发现了我的情况,和气地说:“我来帮你治一治。”说罢,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剪成小块的伤湿止痛膏胶布。
于老让我撩开衣袖,选择了手、腕、胳膊上的几处穴位,在每个穴位贴上一块拇指大的胶布,问我:“感觉怎么样?”说来也怪,贴上胶布以后,我的咳嗽奇迹般地止住了。于老说,这是伤湿止痛膏胶布,她摸索多年了,用胶布贴在穴位上,让胶布的药力渗透进体内,能够治疗常见病。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于老的胶布疗法,虽然觉得挺神奇的,却还是有些将信将疑。过了不久,我的旧症复发,给了我领教于老的胶布疗法的新机会。十多年前,我的左手指受过伤,经常疼痛,虽曾到大医院治疗,还是不能痊愈,医生给我下了做手术也无法治愈的结论。这次又疼痛起来,于老知道后,又给我治疗。她在我手心、手背的劳宫穴贴上胶布,还在手指甲以下的手面也贴上。第一次贴上后,手指明显能够活动了。又经过三次贴穴治疗,困扰我多年的旧症竟然痊愈了。
以后我发现,于老不独对我,就是对其他素昧平生的同志,她也是热心治疗,我不止一次看到她耐心为患病的人士取穴贴胶布的情景。有一次,在我们办公室,需要取患者脚上的穴位,患者有些不好意思,于老却丝毫不在意,让患者取下袜子就治,全然没有一丝大专家的架子。据我所知,凡是经过于老的胶布疗法治疗的同志,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我开始由衷地信服于老的胶布疗法,遂询问起于老摸索这个疗法的始末。
于老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早年投身革命以后,经历了在延安和其他革命老区的艰苦岁月。于老说,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她既要照顾陈云同志,还要照顾一家人的健康。当年从延安到东北根据地去,路上走了半年,她带着三个孩子,学会了注射和一些中医经络知识。她还根据中医经络学的原理,探索循经取穴治病的简便途径。新中国成立后,医疗条件虽然好了,但于老没有停止用简便方法医治常见病的实践。
近年来,于老虽然年事高了,但对于循经取穴胶布疗法却愈发钟情。她常对我念叨,现在有不少医疗条件比较困难的人群,比如经济拮据的普通群众,缺医少药的农民,长年驻守边关的边防战士,胶布疗法对这些人群很有用处,花不多的钱,用简便的方法,就能治常见病。即使是对身居领导层、管理层的人士和白领阶层,简便易行的治病方法,也有益于他们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于老还说,现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了,大家都很关注健康。我用胶布疗法给患者治病,帮助他们除祛病痛,送去健康,是最受大家欢迎的礼物。所以,她不但没有放松胶布疗法的探索与实践,还与著名经络学专家祝总骧教授进行学术交流,联手搭建提高人民身体素质的新平台,并期盼能把她摸索出的循经取穴胶布疗法的成果整理成书,传播于世,造福于更多的苍生。
听了于老的这些话语,我是很感动的。旧时代郑板桥的“卧听衙斋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诗句,曾经感染过多少老百姓。而我们尊敬的于老,一位社会地位很高、已届耄耋之年的老共产党员、老专家,没有沉浸于个人安度晚年,而是心里装着人民群众,一心想着救死扶伤、治病帮人,爱民、利民、便民,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人道主义情怀,岂不更让我们受到感染!这不就是以人为本,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吗?于老身上凸显的人文关怀,在这一元复始之时,多么像一股吹拂我们身心的浓郁春风!
值此《循经取穴胶布疗法》即将付梓之际,写了上面这些话,既是感怀,也是介绍,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士,与我一样感受于老带给人们的温爱。
东方明昱
写于2005年2月23日农历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