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精装)(中国晚清谴责小说四大名著)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古典小说,清代,
品牌: 刘鹗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19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32541223
·条形码:9787532541225
·包装版本: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中国晚清谴责小说四大名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老残游记》(精装)讲述了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晚清时期,其生命已经走到尽头。封建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加之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为求民族生存,国家富强,有识之士或思维新,或谋革命,在中国近代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可悲可感的活剧。中国近代文坛出现的社会谴责小说,就是这场社会变革引发的文学潮流,它们以文学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谴责小说,以暴露社会的黑暗面和种种弊端为主要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尽管存在鲁迅指出的“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的缺点,但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它们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广度,笔锋犀利辛辣,鞭辟入里,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号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老残游记》以摇串铃的江湖郎中老残两个月的短暂游历为主线,串联起晚清社会的一幅幅社会众生相。作者在书中通过对玉贤、刚弼两个所谓“清官”滥用刑罚、草管人命的罪恶行径的描写,得出“清官比贪官更可恶”的惨痛结论;又通过老残这个精通医术又有强烈政治意识的人物形象,寄寓了自己挽救时弊的愿望。小说的语言不因袭陈词,追求创新,其中对大明湖风光、黄河冰雪以及对音乐的描绘等艺术成就尤高,读来颇具艺术感染力。
编辑推荐《老残游记》(精装)以摇串铃的江湖郎中老残两个月的短暂游历为主线,串联起晚清社会的一幅幅社会众生相。通过对玉贤、刚弼两个所谓“清官”滥用刑罚、草管人命的罪恶行径的描写,得出“清官比贪官更可恶”的惨痛结论;又通过老残这个精通医术又有强烈政治意识的人物形象,寄寓了自己挽救时弊的愿望。小说的语言不因袭陈词,追求创新,其中对大明湖风光、黄河冰雪以及对音乐的描绘等艺术成就尤高,读来颇具艺术感染力。
目录
出版说明
自 叙
第一回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
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第三回
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
第四回
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第五回
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
第六回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第七回
借箸代筹一县策
纳楹闲访百城书
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树峪雪中访贤
第九回
一客吟诗负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谈心
第十回
骊龙双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声叶箜篌
第十一回
疫鼠传殃成害马
?犬流灾化毒龙
第十二回
寒风冻塞黄河水
暖气催成白雪辞
第十三回
娓娓青灯女儿酸语
滔滔黄水观察嘉谟
第十四回
大县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蚁分送馒头
第十五回
烈焰有声惊二翠
严刑无度逼孤孀
第十六回
六千金买得凌迟罪
一封书驱走丧门星
第十七回
铁炮一声公堂解索
瑶琴三叠旅舍衔环
第十八回
白太守谈笑释奇冤
铁先生风霜访大案
第十九回
齐东村重摇铁串铃
济南府巧设金钱套
第二十回
浪子金银伐性斧
道入冰雪返魂香
附 录
老残游记续集
自 序
第一回
元机旅店传龙语
素壁丹青绘马鸣
第二回
宋公子蹂躏优昙花
德夫人怜惜灵芝草
第三回
阳偶阴奇参大道
男欢女悦证初禅
第四回
九转成丹破壁飞
七年返本归家坐
第五回
俏逸云除欲除尽
德慧生救人救澈
第六回
斗姥宫中逸云说法
观音庵里环翠离尘
第七回
银汉浮槎仰瞻月姊
森罗宝殿伏见阎王
第八回
血肉飞腥油锅炼骨
语言积恶石磨研魂
第九回
德业积成阴世富
善缘发动化身香
老残游记外编卷一(残稿)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晚清时期,其生命已经走到尽头。封建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加之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为求民族生存,国家富强,有识之士或思维新,或谋革命,在中国近代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可悲可感的活剧。中国近代文坛出现的社会谴责小说,就是这场社会变革引发的文学潮流,它们以文学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
社会谴责小说,以暴露社会的黑暗面和种种弊端为主要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尽管存在鲁迅指出的“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的缺点,但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它们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广度,笔锋犀利辛辣,鞭辟入里,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号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官场现形记》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杂小官钱典史写起,联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史、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书中一些章节如制台见洋人等,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读束令人捧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自号“九死一生”者的遭遇为主线,历记其二十年来“所遇所见所闻天地间惊听之事”。作者在书中借主人公之口,概述其二十年中所经历之各色人物:一是蛇虫鼠蚁,二是豺狼虎豹,三是魑魅魍魉,可谓感情激愤,十分沉痛。在诸多丑恶人物形象中,苟才这一无德丧伦、贪财好色的人物形象描写得相当成功,在他身上可以说集中体现了晚清官吏的猥琐和卑鄙。
《老残游记》以摇串铃的江湖郎中老残两个月的短暂游历为主线,串联起晚清社会的一幅幅社会众生相。作者在书中通过对玉贤、刚弼两个所谓“ 清官”滥用刑罚、草管人命的罪恶行径的描写,得出“清官比贪官更可恶” 的惨痛结论;又通过老残这个精通医术又有强烈政治意识的人物形象,寄寓了自己挽救时弊的愿望。小说的语言不因袭陈词,追求创新,其中对大明湖风光、黄河冰雪以及对音乐的描绘等艺术成就尤高,读来颇具艺术感染力。
《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沟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沟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龢,梁超如指梁启超等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从小说史的角度看,谴责小说的直接源头是《儒林外史》,但从以上四部小说中所流露出的某些思想意识以及结构、叙事艺术的运用方面,我们又可以看到受西方近代小说影响的印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小说的成熟作了可贵的尝试。
囿于时代的局限,谴责小说的作者发现了中国封建社会肌体上的痼疾,并痛心疾首地予以揭露和批判,但怎么解救,出路在哪里,作者并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同时,作者思想消极落后的一面也在小说中有所表露,这些都有待于读者去思考、明辨。
这四部小说所用底本为:《官场现形记》用光绪癸卯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用上海广智书局排印本;《老残游记》用亚东图书馆本,参以良友本增入附录;《孽海花》用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增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摘书摘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话说老残在渔船上被众人砸得沉下海去,自知万无生理,只好闭着眼睛
,听他怎样。觉得身体如落叶一般,飘飘荡荡,顷刻工夫沉了底了。只听耳
边有人叫道:“先生,起来罢!先生,起来罢!天已黑了,饭厅上饭已摆好多
时了。”老残慌忙睁开眼睛,楞了一楞道:“呀!原来是一梦!”
自从那日起,又过了几天,老残向管事的道:“现在天气渐寒,贵居停
的病也不会再发,明年如有委用之处,再来效劳。目下鄙人要往济南府去看
看大明湖的风景。”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当晚设酒饯行;封了一千两
银子奉给老残,算是医生的酬劳。老残略道一声“谢谢”,也就收入箱笼,
告辞动身上车去了。
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寂寞。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
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到了小布政司街,觅了一家
客店,名叫高?店,将行李卸下,开发了车价酒钱,胡乱吃点晚饭,也就睡
了。
次日清晨起来,吃点儿点心,便摇着串铃满街踅了一趟,虚应一应故事
。午后便步行至鹊华桥边,雇了一只小船,荡起双桨,朝北不远,便到历下
亭前。止船进去,人了大门,便是一个亭子,油漆已大半剥蚀。亭子上悬了
一副对联,写的是“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上写着“杜工部句”,下
写着“道州何绍基书”。亭子旁边虽有几问房屋,也没有甚么意思。复行下
船,向西荡去,不甚远,又到了铁公祠畔。你道铁公是谁?就是明初与燕王
为难的那个铁铉。后人敬他的忠义,所以至今春秋时节,土人尚不断的来此
进香。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
柏,高下相问,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
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
。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
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
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
,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
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