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心理咨询与治疗系列)

分類: 图书,心理学,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情绪与情感,
品牌: 陈维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码:20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01951365
·条形码:978750195136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心理咨询与治疗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的目的在于装备社区一线工作人员,让他们去辅助哀伤者面对人生中种种损失及创伤经验,促进他们顺利度过正常的哀伤历程以及评估复杂或病态的哀伤,并作出合宜的介入。本书探讨了正常和复杂哀伤的理论、进行哀伤咨询的模式及方法,所强调的是概念与知识的理解。同时强调实习过程,作者运用经验性的方法,如角色扮演和示范,来帮助参加者发展咨询/辅导技巧,介入层面包括个人、家庭及小组三方面。最后重于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咨询/辅导的微细技巧亦有更深的探究。愿本书最终能为每一个哀伤者带来安慰与期盼、豁达与智慧!
作者简介陈维樑,香港注册心理学家,持有美国加州临床心理学专业牌照,获哀伤辅导及创伤压力专业认可,为美国创伤压力专家学会会员。在亚洲、美国及欧洲等地开展相关培训。
编辑推荐本书的目的在于装备社区一线工作人员,让他们去辅助哀伤者面对人生中种种损失及创伤经验,促进他们顺利度过正常的哀伤历程以及评估复杂或病态的哀伤,并作出合宜的介入。本书探讨了正常和复杂哀伤的理论、进行哀伤咨询的模式及方法,所强调的是概念与知识的理解。同时强调实习过程,作者运用经验性的方法,如角色扮演和示范,来帮助参加者发展咨询/辅导技巧,介入层面包括个人、家庭及小组三方面。最后重于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咨询/辅导的微细技巧亦有更深的探究。愿本书最终能为每一个哀伤者带来安慰与期盼、豁达与智慧!
目录
第1章认识哀伤
第1节定义
第2节理论
第3节儿童与青少年的哀伤
第4节老年人的哀伤
第5节练习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案例三:父母哀伤(婴儿夭折)
案例基本资料
转介的原因:夫妇二人均30多岁,比预产期早了一个月产下双胞胎,却不幸于48小时内相继夭折,医院护士转介寻求哀伤支持。
教育程度:大学毕业
家庭状况:夫妇同住,二人皆是专业人士
第一次面谈
在婴儿猝死后的两个星期内接受哀伤咨询。夫妇形容过去两个星期忙于处理殡仪和安葬的事宜,忙得透不过气。所以二人决定向工作单位申请休假一个月。夫妇二人分别形容他们当初接到死讯时的反应是很难接受,不断追问医生及护士婴儿猝死的个中原因。他们怀疑自己在事发前、事发期间和事发后的工夫做得不足,以致使婴儿失救。当谈到现时家中的生活时,太太比
较喜欢忙碌地做着各样家务以逃避想起伤心事。而丈夫则整天坐着看电视,不想作任何事情。他们也质疑自己现在是否有不正常的哀伤行为,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次面谈
谈到最近的生活情况,夫妇俩都有种冲动想要避开所有熟悉的人,因为不想重复地述说伤心事。与此同时,夫妇向咨询员谈到孩子时,也有很多错综复杂的情绪呈现出来,一方面想逃避感受伤痛的情绪;另一方面亦想找一个安全的空间可以表达他们的伤感。在这次面谈里,他们的焦点是如何找到适当方法去纪念和哀悼他们的孩子。他们还未决定好用土葬还是火葬的形式
,亦在考虑选用哪种宗教仪式进行葬礼。
第三次面谈
夫妇发现这两个星期他们的伤感好像浪潮般涌现出来,他们尝试去了解为何会发生这种不幸的事情,并在考虑将来是否应该再生育孩子。在探讨过程中,夫妇曾表达出一种被抽离现实的感觉。虽然他们所复述事发经过的细节非常清晰、巨细无遗,但他们还是觉得一切来得不太真实。
求助关系
经过护士细心的解释后,当事人对被转介寻求咨询和评估一事没有太大的抗拒,夫妇俩也因此很快便与咨询员建立了信任的关系。虽然他们不熟悉咨询的过程,但随着咨询员的诱导,他们渐渐把与咨询员面谈视为一个安全及可以安静的空间,夫妇都可以自由地谈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至于咨询员的反移情,则是混合着悲伤和一种被依附的成就感。
个案概念化
夫妇两人的社交功能、自我机能和身体状况都在正常运作。当事人适当的求助行为,有助于他们平衡哀伤主导(面对哀伤)和复原主导(逃避哀伤)的哀伤进程。夫妇两人也积极地参与哀伤的四大工程,与咨询员和家人谈论哀伤历程的起伏变化:第一是渐次体会婴儿丧忘的真实感;第二是愿意开放和咨询员谈及内心的感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