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外交学丛书)
分類: 图书,政治,外交、国际关系,中国外交,
品牌: 谢益显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码:604 页
·出版日期:1997年
·ISBN:7500625200
·条形码:9787500625209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外交学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外交是文明的产物,源远流长。学者研究表明,即使是在十分原始的民族之间,派遣使者进行谈判与沟通亦为通常做法,而且这些使者受到按出使国“风俗或戒律”的待遇。这表明,早在原始社会,部落之间处理关系的行为方式已有了外交的雏形。国家产生之后,外交更具有实质的含义。
编辑推荐《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作被学术界誉为"体系较完整、系统,内容充实,分析有新意,是一本将外交学理论外交学理论与外交实践紧密结合的佳作",评论者赞誉课题组"遵照周总理的指示,经过多年的努力钻研与开拓性的探索,编写出我国第一本《外交学概论》,填补了这一学科的空白。"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外交学学科体系的初步建立。总之,外交学院在上述领域进行的开拓性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既加强了学院本身的学术实力,也为实现周恩来总理关于"外交学中国化"的遗愿做出了应有的积极贡献。
1997年第一版,2002年第二版 《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是2006年再次印刷。
目录
说明一
说明二
导言
第一章独立自主,保障安全(1949-1955)
第一节展现国家独立自主的外交品格和形象
第二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三节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印度支那停战协议
第四节控诉美国侵略台湾,反对美国干涉中国沿海岛屿问题
第五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亚非会议的成功
第二章对外双方矛盾关系和反美统战(1955-1965)
第一节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努力,中美大使级会谈的举行,对日本等西方国家民间外交的展开
第二节反对美国对亚非拉的国际警察行径和对中国“八·二三事件”的干涉
第三节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华侨问题及广泛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关系
第四节中印谈判和冲突
第五节中苏大辩论和国家关系的逐渐恶化
第六节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反侵略压迫的正义斗争
第三章“反帝必反修”和反对两霸(1965-1972)
第一节支持越老柬三国人民的抗美求国战争
第二节中苏公开分裂和敌视
第三节对外两面开弓、强化革命主张和及时的调整
第四节对民族主义国家支持反侵略斗争和加强经济援助
第五节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发表《上海公报》
第四章三个世界的划分和联美反苏(1972-1979)
第一节美苏争霸形势下警惕苏联的进攻和实现
第二节广泛发展同西方大国的关系
第三节反对苏联支持下的越南地区霸权主义
第四节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对第三世界国家干涉内政、扩张势力和直接的军事进攻
第五节支持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继续支持世界上反殖民主义侵略的斗争
第五章不结盟与和平、发展为主题(1979-1989)
第一节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中苏关系障碍的逐渐克服和正常关系的恢复
第三节中国对国际裁军问题作出正面积极的努力和对国际地区热点区划对待的态度
第四节谈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争端,全方位地发展同各类国家关系
第五节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和努力
第六章韬光养晦,有所作为(1989-1995)
……
第七章推动世界多极化强调国际关系民主化(1996-2001)
结束语
……[看更多目录]
序言外交是文明的产物,源远流长。学者研究表明,即使是在十分原始的民族之间,派遣使者进行谈判与沟通亦为通常做法,而且这些使者受到按出使国“风俗或戒律”的待遇。这表明,早在原始社会,部落之间处理关系的行为方式已有了外交的雏形。国家产生之后,外交更具有实质的含义。国家之间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派出代表游说列国,或互敦友好,或结盟抗敌,交往频仍。中国历史上苏秦“合纵”,张仪“连横”,张骞使西域,苏武牧羊,已为外交实践之佳话。古代希腊城邦国家间的“同盟会议”,古代罗马的“万民法”,印度的“摩奴法典”,都可视为为调节国家关系而产生的早期外交制度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