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工作100例

分類: 图书,教育,教师与学生,
品牌: 《新时期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
基本信息·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页码:326 页
·出版日期:1995年
·ISBN:7504115215
·条形码:9787504115218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学班主任工作100例》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全书100例,是课题组在全国二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征集到的1000多份班主任工作案例中精选出来的;时代性。《中学班主任工作100例》所选的案例,相当一部分是反映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操作性。 因此《中学班主任工作100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便于班主任在工作中学习、借鉴。
目录
一、班级德育新情况新问题
1.要小费的插曲
2.集体生日班会
3.人人都要珍惜粮食
4.《理想与未来》艺术主题队会
5.《向沙漠进军》系列活动
6.一次雷锋精神讨论会
7.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
8.从“水货”谈起的主题班会
9.别开生面“画改革”
10.易子而教
11.他长大了
12.卖贺卡的风波
13.发生在教室里的“公平交易”
14.失过足的女孩能当三好生吗?
15.从百封来信想开来
16.他不再想弃学出国了
17.用生日赠言卡引导学生
18.是禁,还是导
19.90年代人际关系的讨论和李英的转变
20.“电子大王”变了
21.竞选前后
22.一块手帕的故事
23.青春期教育中的一朵小花
24.在出乎意料的时候
25.当残疾姑娘情绪低落时
26.“怪”老人成了好爷爷
27.他的心理障碍排除了
28.他回到了男子汉的世界
29.《我爱唱的一首歌》主题班会
二、班主任日常工作
30.愈合的伤口
31.破案
32.这不是同性恋
33.逃学风波
34.莫把璞玉当顽石
35.蓝色的希望
36.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37.你为什么没记住父母的生日
38.失败的“隔离”与成功的引导
39.用爱心唤起良知
40.春风化雨归孤雁
41.一张留言纸条
42.靠意志攻下挑食关
43.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谈心簿
44.体态语的妙用
45.每周借来个“图书馆”
46.“蜗牛”不“蜗”了
47.“响鼓”仍需重锤敲
48.消失了,淡蓝色的烟雾
49.丢了“面子”,找回理解
50.理解他们,引导他们
51.写诗促进了一个留级生的转变
52.帮助藤蔓向上攀
53.班长作弊怎么办
54.“皮球”定了位
55.协调师生关系一例
56.抓住他的闪光点
57.这并不是故事
58.忧郁的心终于振奋了
59.美在生活中
60.往事的回忆
61.应给差生开盏绿灯
62.从“手指开刀”谈开去
63.受这样的委屈,值得
64.由恋情到友情
65.他当上了音乐教师
三、班集体的建设
66.一粒瓜子壳和1000字说明书
67.一个差生的转变
68.收到稿件以后
69.起歌拒唱的风波
70.四大金刚
71.历时十载的班会
72.小题大作
73.加强目标管理
74.在竞争中架起友谊的桥梁
75.一次难忘的主题班会
76.孤雁归队
77.小小信箱作用大
78.第一次发电影票
79.她在丛中笑
80.“自我介绍”主题班会
四、家长工作
81.我与家长同行
82.试行《家教达标十项细则》一得
83.架通两代人心灵之桥
84.一篇作文给我的启示
85.走出爱的沼泽地
86.一次成功的家访
五、班主任自身修养
87.请给我一次机会
88.我以我心付童心
89.应当反思的是我
90.这种“闲事”就该管
91.“林妹妹”的新生
92.走进那片绿荫地
93.老师就应该有老师的素质和修养
94.捕捉教育最佳时机
9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96.说服的艺术
97.给他一次改错的机会
9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99.学会宽容
100.永不能忘记的“玻璃事件”
《新时期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名单
……[看更多目录]
文摘这是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我看了她小学毕业鉴定:语文成绩出色,写作能力很强,对数学颇感头疼。又听同学说她视书如命,性格喜怒无常,有时又很孤僻。我根据她的这些特点,有意识地向她推荐些青少年修养方面的书籍,她虽然收下了,可反应很冷淡。
又是一次作文课,作文题目是《美在生活中》,课代表收齐了作文本后,我迫不及待地抽出了她的本子。本子是空的,一个擅长写作的同学交了白卷,中间还夹了一张纸条:“老师请原谅,对这一类题目我毫无灵感。”作文讲评课上,同学一篇篇优秀习作没能激起她对生活的热爱,在她看来,现实充满了虚伪,课后她竟说:“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是这样的肉麻。”
一般的教育方式在这位同学身上毫无作用,究竞该怎么办?我决定作一次家访。由于想看一下她真实生活的一面,我事先没有和她打招呼。对我这个不速之客,她表情很复杂。屋里家具简单,看来只有她一人居住,桌上散乱地放着她的书籍和作业,一碗方便面、一只荷包蛋,还冒着热气。她好不容易理出张椅子让我坐下了。我问起她是否每顿晚餐都吃这些,她说一个人过日子简单些。我又问起她上海是否还有其他亲戚,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住?她不想再回答我的任何问题。我又提出帮她收拾一下东西,再添些菜,都被她一一谢绝了。
在以后的一篇练笔中我读到了这样的文字:“我没有亲人,奶奶也很自私,叔叔阿姨们不顺心就拿我出气,他们用扫帚打我,用脚踢我,……我现在一个人过得很好,真的很好。”每个人看到这些都会动心的,何况我是她的班主任呢?
以后她的每次作文、练笔我都用心改,每次作文讲评课上我都读她的习作,作文成了我们师生感情沟通的桥梁,一本作文本常常没写几篇文章就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