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精选集:世纪文学60家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作品集,综合,
品牌: 梁实秋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40203293
·条形码:9787540203290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梁实秋文章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本书是其代表作的精选集,让你在阅读之中如沐春风,也会让你在淡淡的沉思中品位人生的意义。
“世纪文学60家”书系入选作家,均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我们还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研究性序言,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其意都在于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创作上的特点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作者简介粱实秋,原名治华,以字行,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任数所大学教授,主编过《新月》月刊及多种报纸副刊。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幽默机智。著有《雅舍小品》、《秋室杂文》,并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等。
编辑推荐梁实秋文章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本书是其代表作的精选集,让你在阅读之中如沐春风,也会让你在淡淡的沉思中品位人生的意义。
目录
乐生旷达,优雅风趣 李玲/1
雅舍小品/1
雅舍/1/孩子/2/信/4/女人/6/男人/8/洋罪/9/谦让/11/衣
裳/12/结婚典礼/14/病/16/狗/17/客/19/下棋/20/脸谱/
21/中年/23/送行/25/旅行/27/“旁若无人”/28/诗人/30/
讲价/32/猪/34/理发/35/鸟/37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
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
。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
;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坠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
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
“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
白眼:“爸爸是看报的!”但是他随即更正说:“是给我们挣钱的。”孩子
的回答全对。爹妈全是在为孩子服务。母亲早晨喝稀饭,买鸡蛋给孩子吃;
父亲早晨吃鸡蛋,买鱼肝油精给孩子吃。最好的东西都要献呈给孩子,否则
,做父母的心里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般。孩子的健康及
其舒适,成为家庭一切设施的一个主要先决问题。这种风气,自古已然,于
今为烈。自有小家庭制以来,孩子的地位顿形提高。以前的“孝子”是孝顺
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
,父母都要孝他!
“孝子”之说,并不偏激。我看见过不少的孩子,鼓噪起来能像一营兵
;动起武来能像械斗;吃起东西来能像饿虎扑食;对于尊长宾客有如生番;
不如意时撒泼打滚有如羊痫;玩得高兴时能把家具什物狼藉满室,有如惨遭
洗劫……但是“孝子”式的父母则处之泰然,视若无睹,顶多皱起眉头,但
皱不过三四秒钟仍复堆下笑容;危及父母的生存和体面的时候,也许要狠心
咒骂几声,但那咒骂大部分是哀怨乞怜的性质,其中也许带一点威吓,但那
威吓只能得到孩子的讪笑,因为那威吓是向来没有兑现过的。“孟懿子问孝
,子日:‘无违。’”今之“孝子”深韪是说。凡是孩子的意志,为父母者
宜多方体贴,勿使稍受挫阻。近代儿童教育心理学者又有“发展个性”之说
,与“无违”之说正相符合。
体罚之制早已被人唾弃,以其不合儿童心理健康之故。我想起一个外国
的故事:
一个母亲带孩子到百货商店。经过玩具部,看见一匹木马,孩子一跃而
上,前摇后摆,踌躇满志,再也不肯下来。那木马不是为出售的,是商店的
陈设。店员们叫孩子下来,孩子不听;母亲叫他下来,加倍不听;母亲说带
他吃冰淇淋去,依然不听;买朱古力糖去,格外不听。任凭许下什么愿,总
是还你一个不听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