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高阳作品清史小说系列)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言情小说,港台,综合,
品牌: 高阳
基本信息·出版社:三联书店
·页码:45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108024268
·条形码:9787108024268
·包装版本:2006-03-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高阳作品清史小说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水龙吟》是高阳作品·清史小说系列之一,高阳作品·清史小说共3种3册,高阳的清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特别取材于乾嘉年间的史实,写尽朝廷大政、南北吏治、民间风俗,兼具文学与历史的双重趣味。写人情,高阳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高阳切中了权利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高阳更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绚丽壮阔、气质非凡的景象,堪称一部民俗变迁史。
作者简介高阳(1926—1992年),本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1962年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实,又擅编故事,论者称其”擅长工笔白描,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一生著作凡九十余部,约105册。
媒体推荐书评
高阳的清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特别取材于乾嘉年间的史实,写尽朝廷大政、南北吏治、民间风俗,兼具文学与历史的双重趣味。
编辑推荐《水龙吟》从权倾一时的和珅倒台写起,描述一个小人物彭华的军功仕途之旅,通过彭华的亲历耳闻,同时展现了嘉庆年间的官场变迁,军队征战和地方风土。
目录
1 福寿全归
2 白云深处
3 衣锦归娶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当夜就在刘清所住的前院中,置酒纵谈,谈的是时事,刘清与罗思举各
有见闻,而彭华只是小小一名县令,又在僻地,相形之下,孤陋寡闻,就只
有把杯静听了。
听到的大都是可诧可叹之事,最骇人听闻的是,来自伊犁的消息。宁陕
叛兵蒲大芳等人到了回疆,伊犁将军将他们分开来安置,蒲大芳在塔尔巴哈
台,其余党羽马友元等人,分遣天山南路各城,先有杨芳相助约束,平安无
事。不久,德楞泰上了一道密折,请赦回杨芳,奉旨照准,以千总录用,分
发广东差遣。这一来,蒲大芳渐有不稳的迹象,松筠大举搜捕,捉了五十多
人,一律处决。
第二年春天,檄调马友元率领部下一百余人到伊犁垦殖,中途埋伏了一
支军队,包围逮捕,尽斩无余。事后以谋逆擒斩奏报,上谕责备松筠“未鞫
而杀,有失政体”,降职为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松公性子很直,不过,向来宽厚,像这样的事,”刘清迟疑着说:“
似乎不像他做的。”
“就是这话哕!”罗思举接口。“所以有个说法,似乎可信。这个说法
是,皇上始终认为宁陕叛兵罪无可赦,有密谕给松公,要他这样子处置。”
“那不是失信于民了吗?”彭华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刘清与罗思举相视不语。好半天,刘清叹口气说:“朝廷失信于民的事
,也不止这一桩。教匪虽平,民心不平,大局着实可忧。”
“文官武将,能都像两位这样,大局亦不足为忧。不过,”彭华摇摇头
,“这是奢望。”
“唉!”刘清有些心烦,“莫谈国事了!商量商量自己的正事,亲丧在身
,我不能再耽搁了,打算一两天就动身南下。仲实,你不妨在重庆多住几天
。”
“是。我实在舍不得走。”彭华停了一下又说:“禄官临终不能见一面
诀别,临走想到她坟上哭一场,亦不能如愿。再回想在京的遭遇,真正世事
无常,那时候每天晚上失眠,想遁入空门,以求解脱,几次下了决心又推翻
,只为富贵荣华看得开,想到朋友的情义,我的心就软了。”
刘清与罗思举都动容了,但却无言以慰。安慰的话是有,但泛泛之词,
还是不说的好。
“江南有句话:‘少不入广,老不入川’,因为蜀道艰难,老了入川,
只怕出川不容易,做了他乡之鬼。”彭华紧接着说:“说实话,这回方大人
替我写了信给铁制台,到两江大概已成定局,不过在两江候补的道府最多,
补缺不知道哪一年?我虽不老,不怕入川,可是回川的机会,恐怕很渺茫。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