逡巡于雅俗之间(明末清初拟话本研究)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古典小说,综合,
品牌: 宋若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31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00453809
·条形码:9787500453802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以明清之际,即天启元年(1621)至康熙六十年(1721)时期约一百年间产生,刊刻的拟话本小说集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拟话本"名称的晚出与歧义,为拟话本研究带来许多困难.本书在文献基础上,首先就拟话本的界定问题进行了讨论,力图通过对拟话本的历时性描述,客观地把握几个基本的文本特征,并在第一章对拟话本数百年来的研究状况作了一个扫描。第二章讨论了拟活话本小说兴起的历史氛围,认为拟话本之所以在明末迅速达到兴盛,除了文学语境及物质条件(如纸张、印刷、出版等的发达)第三章则开始了对历史状态下的衍变进行较为详细的讨论,在概述拟话本的基本体制特征后,将拟话本小说分为三个时期,研究各个时期卷目,入话头回,篇尾的衍变情况,指出拟话本在其体制形成伊始,就一直处于逐渐的衍变进行较为详细的讨论,在概述拟话本的基本体制特征后,将拟话本小说分为三个时期,研究各个时期卷目,入话头回,篇尾的衍变之中,其体制变化极为灵活。第四章是一个叙一学方面的分析,重点讨论了拟话本的叙述主体与叙事特点。第五章尝试引入社会学理论中“卡里斯马”形象的概念来分析人物色色的文化意义。就拟话本中大量涌现的理想范型,主要是商人、女性角色的卡里斯马形象群作了分析,力图阐释这种理想人格的特点、成因及其背后的文化意味。第六章就拟话本的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及价值中介进行的分析,求证拟话本批评的价值取向与读者接受的审美趣味的契合,应是通俗文学的一个标准。余论部分指出,鉴于拟话本是介于高雅文学(以诗文为主要文类,以受过较高教育的文人为接受对象)与大众俗文学(民间讲唱文学,以文盲或农村粗识文字者为主要接受对象)之间的一种文学类型,有其特殊的文化特点,如能作进一步研究,当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文化蕴涵。
作者简介宋若云,女,200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发表古典文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学术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及散文若干,主编《中学生古文鉴赏辞典》和《中学生古诗鉴赏辞典》(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出版),参编、翻译、校点著作十余部。现供职于中国国家汉办。
编辑推荐本书主要以明清之际,即天启元年(1621)至康熙六十年(1721)时期约一百年间产生、刊刻的拟话本小说集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拟话本”名称的晚出与歧义,为拟话本研究带来许多困难。本书在文献基础上,首先就拟话本的界定问题进行了讨论,力图通过对拟话本的历时性描述,客观地把握几个基本的文本特征。
目录
导言
一 “拟话本”概念的由来与困惑
二 对“拟话本”概念的种种诠释
三 拟话本的流变与界定
四 研究对象
第一章 拟话本研究回顾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中国小说虽然源远流长,作品曾经汗牛充栋,但千百年来被视为旁门小
道,不登大雅之堂。拟话本的研究自然是谈不上的。近代西学东渐之后,小
说地位得到改善。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中国学术界一大批饱学之士的
拓殖与耕耘,小说的研究蔚为大观,获得前所未有的成效。对拟话本小说的
专门研究也真正始于此时:“拟话本”这一体式始被作为一个独立门类的名
称提出。而郑振铎1931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明清二代的平话集》一文
,则是第一份有关拟话本小说研究的书目提要,具有开山铺路之价值,揭开
了拟话本研究的序幕。
中国小说由于历朝的禁毁,兵火的消弭,复加以作为闲书的随手弃置,
辗转湮灭,亡佚无存者,不知凡几;再由于公私藏书家囿于传统观念,大多
视小说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罕有插架庋藏者,因此,能逃脱重重劫难保
留下来的寥若晨星,且大多残阙不全。因此,现代对拟话本小说的研究始自
对小说史料的搜辑。
这种搜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国内遗产的鉴别、整理,一是对域
外小说的搜求探访。而后者所获,对于小说,尤其是拟话本小说的研究起了
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首创其功的是董康。董康是前清进士出身,历任民国要职,曾数度出访
日本,至公私文库访书,写成了《书舶庸谈》。书中所著录与介绍的中国小
说,尤以话本与拟话本意义为大。博洽如鲁迅、胡适,在20年代初期,尚不
知有明代重要的拟话本作品“三言”、“二拍”的存在,此类作品的严重亡
佚,自董康的访书而得到补救。董康引录了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小说书目,其
中属于话本、拟话本的就有元版《全相平话》十五卷,明嘉靖版《清平山堂
》十五种,冯梦龙编著的《古今小说》四十卷、《醒世恒言》四十卷、《喻
世明言》二十四卷,凌濛初著《拍案惊奇》三十九卷,又《宋公明闹元宵》
杂剧一卷、《二刻拍案惊奇》,金木散人编《鼓掌绝尘》四集四十回,周楫
撰《西湖二集》三十四卷,熊龙峰编印的《张生彩鸾灯传》、《苏长公章台
柳传》、《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孔淑芳双鱼扇坠传》等各一卷。就中
还钞引若干种话本集的回目,以裨国内学人得知这些佚作的大略,如《古今
小说》、《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二刻拍案惊奇》、《鼓掌绝尘》
等,且加题跋。在《鼓掌绝尘》目下写有:“每集一事,虽为言情小说,仍
寓针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