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精选集(世纪文学60家)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作品集,中国,当代,
品牌: 张贤亮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页码:30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4021757X
·条形码:9787540217570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世纪文学60家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张贤亮精选集》是“世纪文学60家”系列之一,“世纪文学60家”丛书入选作家均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还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研究性序言,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其意在于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创作上的特点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以名家联袂名作的方式,检阅和展示20世纪中国文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长足进步。
作者简介张贤亮,1936年12月生于南京一个旧官僚家庭。1956年以发表《大风歌》打为“右派”,其后几次抓了放,放了抓,直至1979年9月彻底平反。作品《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具有很大的影响,作品被广泛地介绍到国外,尤其在日本有较好反响。作品风格:文笔平实,却展现出人性的若干剖面,充满智慧和情感。
编辑推荐说起《张贤亮精选集》的作者张贤亮,对中国文坛有所了解的人大都不会感到陌生。上世纪80年代,这位特立独行的作家发表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以其充满人性温暖的故事和新锐的思想,在国人的阅读中激起了巨大波澜。进入90年代后,在"文人下海"的一波热潮中,张贤亮在宁夏创办了一个影视娱乐城,以"出卖荒凉"著称,成为当今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现在的张贤亮已经集作家与企业家的双重身份于一身,《张贤亮精选集》精选了他的佳作5篇,从中你可以品到这位“作家与企业家”型文人的绝代风采。
目录
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
绿化树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初吻
灵与肉
肖尔布拉克
创作要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对20世纪华文文学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加以整理和出版,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要的历史任务。而且,在当下过于强势的“市场化”使文学生产日见繁杂,过于“娱乐化”的文化环境使文学阅读日见低俗的情势之下,这样一个以积累优秀文化成果、传扬经典文学作品为旨归的历史任务,显得越发重要和愈为迫切了。
2005年春天,抱着共同的目的和相同的旨趣,以“世界文学文库”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的北京燕山出版社,得到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核心的文学研究权威机构的支持和帮助,由著名文学批评家和出版家白烨、倪培耕,著名学者和文学批评家陈骏涛、贺绍俊总策划,开始了这项以“世纪文学60家”命名的策划、评选活动。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创编与推出,旨在以名家联袂名作的方式,检阅和展示20世纪中国文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长足进步,进一步促进先进文化的积累与经典作品的传播,满足新一代文学爱好者的阅读需求。为使“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评选、出版活动,既体现文学专家的学术见识,又吸纳文学读者的有益意见,我们采取了专家评选与读者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秉承客观、公平、公开的原则,力图综合各个方面的意愿与要求,反映20世纪华文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形,体现文学研究专家的普遍共识和读者对20世纪华文文学作品的阅读取向。
基于上述评选宗旨和评选原则,经专家推荐,我们依据20世纪华文作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经过反复推敲和斟酌,确定了100位作家及其代表作作为候选名单。其后,又约请25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家组成“世纪文学60家”评选委员会,在100位候选人名单的基础上进行书面记名投票,以得票多少为顺序,产生了“世纪文学60家”的专家评选结果。
为了吸纳广大读者对20世纪华文作家及作品的相关看法和阅读意向,我们得到了在国内最具人气的“新浪网·读书频道”的鼎力支持和全力合作,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华文‘世纪文学60家’全民网络大评选”活动。有数万名读者踊跃参加和热情介入这一评选,有些读者还在留言板上发表了颇有见地的评论性意见,表现了他们对这一评选活动的关心,表达了他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富于个性化的思考。2005年12月16日,读者评选结果在“新浪网·读书频道”正式公布。
上述两个评选表明,尽管在选优拔萃、推举经典这个根本问题上,读者与专家在很多方面的看法是相近的,但最终的评选结果,还是出现了价值取向上的某些歧异。为了使“世纪文学60家”的评选与编选,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专家和读者两方面的意见,经过反复协商,我们决定综合以上两个评选结果,以各占50%的权重,得出了“世纪文学60家”的最终排名表(见下页评选结果)。
“世纪文学60家”书系入选作家,均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我们还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研究性序言,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其意都在于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创作上的特点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托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学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2005年12月20日
文摘书摘
大车艰难地翻过嘎嘎作响的拱形木桥,就到了我们前来就业的农场了。
木桥下是一条冬日干涸了的渠道。渠坝两旁挺立着枯黄的冰草,纹丝不
动,有几只被大车惊起的蜥蜴在草丛中簌簌地乱爬。木桥简陋不堪,桥面铺
的黄土,已经被来往的车辆碾成了细细的粉末。黄土下,作为衬底的芦苇把
子,龇出的两端参差不齐,几乎耷拉到结着一层泥皮的渠底,以致看起来桥
面要比实际的宽度宽得多。然而,车把式仍不下车,尽管三匹马呼哧呼哧地
东倒西歪,翻着乞怜的白眼,粗大的鼻孔里喷出一团团混浊的白气,他还是
端端正正地坐在车辕上,用磕膝弯紧夹着车底盘,熟练地、稳稳当当地把车
赶过像陷阱似的桥面。
牲口并不比我强壮。我已经瘦得够瞧的了,一米七八的个子,只有四十
四公斤重,可以说是皮包骨头。劳改队的医生在我走下磅秤时咂咂嘴,这样
夸奖我:“不错!你还是活过来了。”他认为我能够活下来简直是个奇迹;
他有权分享我的骄傲。可是这几匹牲口却没人关心它们。瘦骨嶙峋的大脑袋
安在木棍一般的脖子上,眼睛上面都有深窝。它们使劲时,从咧着的嘴里都
可以看到被磨损得残缺不全的黄色牙齿。有一匹枣红马的嘴唇还被笼头勒出
了裂口,一缕鲜红的血从伤口涔涔流下,滴在车路的沿途,在一片黄色的尘
土上分外显眼。
但车把式还是端坐在车辕上,用一种冷漠而略带悒郁的目光望着看不见
尽头的远方。有时,机械地晃动一下手中的鞭子。他每晃动一下,那几匹瘦
马就要紧张地抖动抖动耳朵。尤其是那匹嘴唇破裂了的枣红马更为神经质,
尽管车把式并不想抽打它。
我理解车把式的冷漠和无动于衷:你饿吗?饿着哩!饿死了没有?嗯,那
还没有。没有,好,那你就得干活!饥饿,远远比他手中的鞭子厉害,早已
把怜悯与同情从人们心中驱赶得一千二净。
可是,我终于忍不住了,一边瞧着几匹比我还瘦的牲口,一边用饥荒年
代的人能表现出来的最大的和善语气问他:
“海师傅,场部还远么?”
他分明听见了,却不答理我,甚至脸上连一点轻蔑的表情也没有,而这
又表示了最大的轻蔑。他穿着半新的黑布棉裤褂,衣裳的袢纽很密,大约有
十几个从上到下齐整的一排,很像十八世纪欧洲贵族服装上的胸饰。虽然拉
着他的不过是三匹可怜的瘦马,但他还是有一种雄豪的、威武的神气。
我当然自惭形秽了。轻蔑,我也忍受惯了,已经感觉不到人对我的轻蔑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