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科名(齐如山作品系列)

分類: 图书,考试,综合,
品牌: 齐如山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页码:23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8276661
·条形码:9787538276664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齐如山作品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唐宗对策,大喜英雄入彀中;慈禧废考,长使国人问根底;科举一千三百年,科名花落知多少?——自丙午科乡试会试皆停以来,侃侃可答此问者累世一人,齐如山也。
科名满卷,落英缤纷,生机陡动。是检点科名也是检点是非,是述评故事也是述评美丑。
于是,远去了的越远越广阔。于是留下来的,越留越深刻。
科场没了,秀才举人进士……还有吗?然而项背相望,所谓非常之才不再匪夷所思,尤如孙承宗、王伟人等等之流芳坊间,也都在这部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百科全书里找到了科名之外的本原。
编辑推荐唐宗对策,大喜英雄入彀中;慈禧废考,长使国人问根底;科举一千三百年,科名花落知多少?——自丙午科乡试会试皆停以来,侃侃可答此问者累世一人,齐如山也。
科名满卷,落英缤纷,生机陡动。是检点科名也是检点是非,是述评故事也是述评美丑。
于是,远去了的越远越广阔。于是留下来的,越留越深刻。
科场没了,秀才举人进士……还有吗?然而项背相望,所谓非常之才不再匪夷所思,尤如孙承宗、王伟人等等之流芳坊间,也都在这部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百科全书里找到了科名之外的本原。
目录
序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童生
第三章 武童生
第四章 监生
一、真正监生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第十七章 探花
探花这个名词,可以说是始自唐朝,但彼时探花的性质,与明清两朝不
一样。据各种笔记说,唐朝的进士及第之后,在杏园宴会,名曰探花宴,一
定在同榜中选出年最少者二人,遍游名园,探采名花,谓之探花使,亦曰探
花郎;到宋朝初年,还是如此,都不限定第三名也。《称谓录》载戴埴《鼠
璞》云:本朝故事,吴且榜、冯拯为探花,太宗赐诗云“二三千客里成事,
七十四人中少年”;蔡宽夫《诗话》,亦但言择少年为探花,今独以称鼎魁
,不知何义云云。接戴埴是宋朝末年的人,看他这种语气,是宋朝永以年少
者为探花,到了南宋朝,才以第三名为探花的。一直到清朝末年,还是如此
。至其所有的情形,则与榜眼完全相同。
至于殿试胪传宴会,探杏花故事,也是一直传到了清朝末年,还留传着
这种风气。每到春天,杏花盛开之时,所有的进士,尤其是翰林鼎甲,凡富
裕者,多要到京外去看杏花,以作自己登科之纪念。按北平之外,杏花最多
的地方,要数良乡房山一带,但路远而不通车,间有去者,但甚少。其次便
是京西之大觉寺,路虽不近,而骡车可到,且此处有一纪念之建筑,即是大
觉寺旁院之亭子,咸丰年间,与英法城下士盟,所订条约,即是在此亭内签
的字,固然是伤心的事,但大家都要借看杏花之便,前去看看,所以有许多
人多要到此处,若在会试之年,则去的更较多。我还陪着先君去过一次,数
里之内皆是杏花,确有可观。到了民国,老讲士还有去的。
P150-P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