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范畴史(共3册)
分類: 图书,哲学,美学,美学理论,
品牌: 王振复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页码:103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44029689
·条形码:978754402968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3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美学范畴史(共3册)》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的一个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中国美学范畴的酝酿(自先秦至秦汉);第二卷,中国美学范畴的建构(自魏晋至隋唐);第三卷,中国美学范畴的完成(自宋元至明清)。《中国美学范畴史(共3册)》认为,中国美学范畴史,是一个由“气”、“道”、“象”所构成的三维历史、人文结构。人类学意义上的“气”、哲学意义上的“道”与艺术学意义上的“象”,依次作为中国美学范畴的本原、主干与基本范畴,各自构成范畴群落且互相渗透,共同构建了中国美学范畴的历史、人文大厦。《中国美学范畴史(共3册)》对此进行了持之有据的深入研究,期望历史与逻辑能够达到统一,力求体现历史优先、回到文本的治学原则。
作者简介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中国美学思问录》(2003)、《中国美学史教程》(2004)、《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1990)、《周易的美学智慧》(1991)、《建筑美学》(1987,中国台湾1993)、《中华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1989,中国台湾1993)、《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2000)、《大地上的“宇宙”》(2001)、《中华意匠》(2001)、《宫室之魂》(2001)、《人居文化》(2001)、《中国建筑艺术论》(2001)、《中国建筑文化大观》(2001,主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170篇,曾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奖及各类学术奖十余项。
编辑推荐《中国美学范畴史(共3册)》是国内第一部中国美学范畴史。
目录
卷一
第一编 (一)天人之学与先秦美学范畴的酝酿
概述
第一章 从原始混沌到力的对峙与人的现身
第一节 原始混沌
第二节 帝与且(祖)
第三节 生与天人
第二章 命的授受与主体的获得
第一节 天命与德行
第二节 主体的树立
第三章 “道”的歧出与人的祛魅
第一节 天人殊途
第二节 道的歧出
第三节 天与道
第四节 人格之美善
第四章 心的和合与人的解放
第一节 尽心与心斋
第二节 心性的解放
第五章 “理”的定一与感性生命
第一节 群的人与定的理
第二节 感性生命的社会化
第一编 (二)心性之学与先秦美学范畴的酝酿
第二编 宇宙论与秦汉美学范畴的酝酿
卷二
第一编 玄佛儒三学趋一与魏晋南北朝美学范畴的建构
概述文化视野与审美进路
第一节 从谶纬神学走向玄学
第二节 从伦理名教走向哲学、宗教
第三节 从清谈率性走向伦理、审美
第一章 玄学美学本体论范畴
第一节 道:作为哲学审美
第二节 气:氤氲万物与自生独化
第三节 无:玄学本体理则
第四节 有:玄学本体论的另一解读
第五节 自然:一种审美的精神本体
第六节 性:自然人生的人文理解
第七节 化:玄学本体的时空维度
第八节 意:人文心理的意义之无
第二章 佛玄、佛学美学范畴
第一节 禅:大慧之“美
第二节 般若:格义?佛玄?中观
第三节 相:佛学美学意蕴种种
第四节 涅檠:圣智之美
第三章 儒玄、儒学美学范畴
第一节 性情:人格之本
第二节 心性:天地至理的主体实现
第四章 艺术美学范畴
第一节 气:从人格到艺术审美
第二节 韵:艺术特质的深度概括
第三节 律:艺术生命的节奏
……
第二编 诗性、思性兼论理性与唐代美学范畴的建构
卷三
第一编 中国美学范畴的充分展开(宋一明)
概述中国美学范畴三维结构的充分展开与动态发展
第一章 理范畴及其范畴群._
第一节 “理”范畴历史源流略论
第二节 以“理”为中心的理学哲学建构
第三节 以“理”为核心的范畴、命题群落
第四节 “理”范畴的美学内涵
第五节 作为美学范畴的“理
第二章 气范畴及其范畴群
第一节 “气”范畴历史源流略论
第二节 北宋思想史上的“气
第三节 以“气”为核心的范畴、命题群落
第四节 “气”范畴的美学意义
第五节 “气”的美学范畴群落
第三章 象范畴及其范畴群
第一节 北宋思想史上的“象”范畴
第二节 北宋时期“象”的美学范畴及其范畴群
第三节 “象”与“道”及“气”的审美关系
第四章 由理到心的逻辑发展与历史转换
第一节 “理”范畴的历史完成及其审美
第二节 由“理”到“心”:逻辑重心的历史转换
第三节 “良知”本体的审美意义
第五章 文艺美学范畴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理”的文艺美学范畴群落
第二节 “气”的文艺美学范畴的发展
第三节 意境美学范畴的新发展
……
第二编 中国美学范畴的终结——清代尚实美学范畴的完成
……[看更多目录]
文摘魏晋时期有过关于“情”的论争,何劭《王弼传》中记载了何晏、王弼等人关于圣人有情还是无情的论争:“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王弼吸收了庄子“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思想,讲“无累于物”的圣人人格,体现了融合儒道的精神。所谓圣人之情“物物而不物于物”,不仅是讲“情”,也是讲“欲”,这里的“物”含“物欲”之义,圣人之“情”和常人一样有“欲”,“情”中有“欲”又不被“欲”所牵制,“情”不迷失于“欲”,便是圣人之“情”。
唐代关于“情”的论述不是很多,韩愈《原性》中提出“性之品有三”,“情之品有三”,“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者也”。“情”之三品与“性”之三品相对应,认为上品之七情“动而处其中”,符合中道;中品之七情,有的过分,有的缺乏;下品之七情“直情为性”,为所欲为。
李翱的性情论对后世影响更大,在《复性书》里他提出性善情恶、灭情复性的思想:“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七情循环而交采,故性不能充也。”这种论调对宋代程朱理学产生了直接影响。宋明理学将矛头直指人欲,“情”的地位因为天理人欲之辩而受到“理”的辖制。
北宋王安石认为“情”和“性”是统一的,“性情一也”(《原性》),但性情关系中“性”是本,是主导,即“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性情》)。
对于宋明理学中的“情”范畴。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有了比较集中的讨论。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传统儒学中“情”范畴最原始的意思是“情实”,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情”范畴成为处在儒学中心话语边缘的范畴。在理学范畴体系中,“情”是处于道和器,理和欲,天和人之间的范畴,其含义中孕生着形而上的理,其品质却接近形而下的气、欲。王阳明心学的建立大大缓解了这种矛盾,同时也赋予“情”以良知本体的地位。笔者认为,情范畴的这种特殊性是它能在晚明思想解放潮流中进入话语中心,成为重要美学范畴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儒家心性论中的“情”范畴毕竟不是一个审美范畴。以下,我们还必须考察一下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情”范畴。
后记本书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的一个研究成果。从该项目的申报、立项到全书主题、思路、框架的形成,进而力求全面地搜集资料,反复酝酿思考,各自写出初稿,几经修改甚或重写部分章节,到最后由我统一定稿,交付出版前多次审读稿件,前后花去四五年时间。有关全书主题,即关于中国美学范畴史“气”(人类学)、“道”(哲学)、“象”(艺术学)动态的、时空意义上的人文三维结构说的思索,可以说是一得之见;而能否将这一主题彻底贯彻于全书的各卷各编,是一个困难。该书内容涵盖从先秦到清末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历史、人文过程,亦即时空意义上的文脉的发展,知识量较大,所遭遇的理论与实证性的问题较多,有关术语、命题、范畴及其群落互相对应、交叉、渗透、衍生、嬗递以及概念、理念与意蕴相互纠缠,复杂而烦难,这无疑增加了研究的难度,确是对我们绵薄学力的一个考验。虽多次强调统一全书主要见解与主题的重要,但由于各位作者写作经验与习惯不尽相同,全书个别章节的写法依然有不尽人意之处。曾经考虑第一卷写“气”、第二卷写“道”、第三卷写“象”,这样似乎比较容易操作一些,但因顾虑这样会写成“辞典”一样的东西而未取。现在的写法是,第一卷写“酝酿”,第二卷写“构建”,第三卷写“完成”(终结),期望历史与逻辑能够达到统一,力求体现历史优先、回到文本的治学原则。这是国内第一部中国美学范畴史,我们只能在探索之中前行,做一点铺路的工作。是非得失,祈望学界和读者批评。全书初稿,本来一律采用“页下注”,为约简篇幅,现改以“文内注”为主而保留一些“页下注”。
全书三卷作者为:
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导言、第一卷第二编
陈立群(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第一卷第一编 第一部分
张艳艳(汕头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第一卷第一编 第二部分
赵建军(江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第二卷第一编
王耘(苏州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第二卷第二编
杨庆杰(汕头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第三卷第一编
张传友(复旦大学中文系):第三卷第二编
全书作者,除本人外,其余都曾是或仍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中国美学史方向的博士生。另外,博士生王淑芹、王兴旺,硕士生王蕊、王传勇在学期间(现均毕业),都为本书的编写作出相当的努力;在读博士生韩振华,硕士生王宏超、赵娟,也为本书的出版做了不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