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

分類: 图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品牌: 杨敏毅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页码:30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42721461
·条形码:978754272146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通过心理游戏能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中学生存在的自我意识、学习潜能、情绪调控、沟通交往、生存意志、心灵成长等方面的困惑,有效地帮助班主任解决在班级集体建设中面对的如环境适应、成功激励、合作竞争、感恩责任、创新拓展等难题。
作者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对熟练操作的100余个心理游戏加以精选和提炼,编制成以下八个单元:“环境适应篇”、“沟通交往篇”、“竞争合作篇”、“自我意识篇”、“创新实践篇”、“意志责任篇”、“学习管理篇”、“心灵成长篇”。每一单元由8个游戏组成,每个游戏活动均有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道具、活动场地、活动程序、注意事项、活动扫描八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其中活动扫描中包括活动点评、活动案例、学生感言三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鞠瑞利,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硕士,七宝中学心理专职教师。
编辑推荐《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的心理游戏活动不仅能用于“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学生心理成长训练营”、“家长心理成长沙龙”等培训,也可以广泛用于“班级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训练”等活动。这是一本在坚实的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建立在长期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有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不但适用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对社区、企业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团体活动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单元一环境适应篇
第1章有缘相识
第2章寻人行动
第3章个性名片
第4章“松鼠”搬家
第5章多元排队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第1章有缘相识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主动交往的乐趣。
2.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共同爱好,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活动时间
大约需要20分钟。
三、活动道具
多种颜色的小方形纸若干,每张纸分别剪成四小块彼此能相互锲合的形状。
选择欢快的乐曲做背景音乐。
四、活动场地
室内为宜。
五、活动程序
1.在背景音乐的欢快气氛下,主持人要求每个参与者到场地中央的盘子里选取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
2.根据自己所选纸片的颜色与形状,到群体中寻找能与自己图形锲合的“有缘人”。
3.找到了“有缘人”后,两人坐在一起,相互介绍自己,通过交谈找出彼此间三个以上的共同点。
4.全班交流分享。
六、注意事项
1.此游戏比较适合于一个相互陌生的群体。
2.纸片设计时可以4张相互锲合拼成一个正方形,就会出现一人同时可以与两人相锲合的情况。主持人可以要求第一个图形锲合的人为“有缘人”,也可以要求只要是图形能锲合的人都为“有缘人”。
3.有缘人可以是颜色相同形状锲合,也可以是颜色不同但形状锲合的人,由学生自己理解决定。
4.游戏还可以继续深入,在两个“有缘人”的基础上接着做‘‘成双成对”,继续寻找图形锲合的另两个“有缘人”。找到后,四个“有缘人”通过交谈,寻找彼此间存在的三个共同点。
七、活动扫描
1.活动点评
一群陌生人走在一起,如何主动介绍自己、认识他人?“有缘相识”游戏利用小道具——一张不规则的纸片,让你跨出主动交往的第一步。不管他是谁,不知道他在哪里,凭着手中的小纸片,努力去寻找。相信相遇是一种缘分,所以当彼此找到图形锲合的“有缘人”时就会特别高兴,开心地坐在一起交谈,挖掘着彼此间的共同点。陌生感没有了,人与人的距离拉近了。当发现彼此有这样那样的相似时,就会特别兴奋、特别珍视。
当主持人要求“有缘人”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点时,他们总是自告奋勇,迫不及待,在分享受到大家的认可时更是开心不已。原本一个陌生的群体,由于找到“有缘人”,而变得融洽与温馨。
2.活动案例
主持人准备了48张小纸片。每4张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共有12种颜色。
今天一共有42个学生参加游戏,每人领取一张后,还剩余6张小纸片。
这些纸片可能是被挑剩的,颜色不好看,如黑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