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色经济金观念

分類: 图书,经济,行业经济,农业,农业建设与发展,
品牌: 张小良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码:25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62436045
·条形码:978756243604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经济-科技类农村普及读物,主要结合农村特色经济事例介绍现代经济的最新理念,传播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软”技术。
出版本书的目的,是通过讲述国内外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例的剖析,开阔投资农业和从事农村工作的人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拓展他们的思路,告诉他们如何科学、理性、符合经济规律地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利用有限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价值,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书有以下五个鲜明的特点:极强的外地对性;多学科综合的知识结构;寓道理于故事、深入浅出的行文风格;全球化的视野;特别对乡村、村干部的胃口。
作者简介张小良,男,1974年上山下乡,1978年上大学,1986年成为《重庆日报》记者,长期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新闻报道,近年来主要关注和思考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状况。现为高级记者, 《重庆日报》副总编辑,2000年当选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媒体推荐书评
乡村基层工作者的好助手!
农民致富的指路明灯!
编辑推荐“帮帮我们的父老老乡亲!”“是农民痛苦无奈的泪水催生了这本小书。”“有的乡镇干部曾经告诉我,读了这些文章以后,讲起特色经济就不再是空对空,而是生动具体,知识含量、信息量和智慧的含量都大大增加,帮农民能够帮到点子上,管用;农民爱听,自己讲起来也挺有劲。”
这是一本经济、科技类农村普及读物,主要结合农村特色经济事例介绍现代经济的最新理念,传播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软”技术。
出版本书的目的,是通过讲述国内外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例的剖析,开阔投资农业和从事农村工作的人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拓展他们的思路,告诉他们如何科学、理性、符合经济规律地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利用有限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价值,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录
1 冬枣走红的启示
问题特色资源到哪里去找?怎么找?
金观念
案例一冬枣的启示
案例二一棵奇树富裕一方
思考与讨论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1 冬枣走红的启示
-问题-
特色资源到哪里去找?
怎么找?
金观念
寻找、发掘本地特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气候、区位、文化
等资源加以开发,形成别人只能望而兴叹却无法企及的独特产品乃至于产业
,这就是“人无我有”——别人没有你却有,这是一种自然垄断。按说,这
应该是农村特色经济的最高境界,是因地制宜的最佳体现,值得重视、值得
狠下工夫。
案例一
冬枣的启示
冬枣,近年来在我国北方以火箭般速度走红的特色水果,农村发展特色
经济的成功典范。
冬枣,又叫冻枣、冰糖枣,是一种晚熟枣,其果实近圆形,单果重在25
克左右,外形好似一个小苹果,冬枣的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70倍、梨的100
倍。
关于冬枣的发掘和开发有许多种说法,现依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分
析研究山东省沾化县下洼镇发掘、培育冬枣,并使之产业化的过程,希望从
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各地农村发掘、开发传统珍稀产品时借鉴。
据报道,1992年下洼镇一位镇领导到农户家中搞调查时,碰巧在一户农
民家里品尝到了香脆可口的冬枣,当时觉得很有价值;回家以后一查林业志
,知道全镇只有13棵冬枣,散落分布在农民的院坝里;再请教林业科技人员
,知道冬枣的成熟期比一般品种要晚一个多月,冬枣不仅口感好,而且含人
体必需的19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后来,他们又到国家信息中心查询,了解到当时全国还没有1 000亩(1
公顷=15亩)以上规模种植的冬枣。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镇里决定建设万亩冬枣园。经过几年艰苦奋斗,
到1998年全镇已种植冬枣59万株,冬枣年产量达20万千克,市场价达到每千
克60元,在香港、澳门都大受欢迎,仅冬枣一项全镇人均增收450元。
下洼镇开发利用冬枣过程中有三点经验值得注意:
发掘利用传统珍稀产品的意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农村发
展特色经济首先就是要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在水土、气候、物种、区位、文化
、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创造特色产品,获取更高的收益。应该看到,
一些地方在长期经济发展中,经过艰难的探索和尝试,发现了自己的比较优
势,开发出自己的特色产品:国内有东北的人参、鹿产品,新疆的葡萄、哈
密瓜,陕西延安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