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运河历史研究/杭州运河丛书(杭州运河丛书)
分類: 图书,科学与自然,地理学,中国地理,
品牌: 陈述
基本信息·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页码:38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6338098
·条形码:9787806338094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杭州运河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编辑推荐《杭州运河丛书》分为《杭州运河历史研究》、《杭州运河文献》(上下册)、《杭州运河风俗》、《京杭大运河图说》、《杭州运河古诗词选评》、《杭州运河桥船码头》、《杭州运河遗韵》共八本,从多方面、多角度充分展示了杭州大运河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提示大运河对杭州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发展的意义,为研究、保护、治理和开发杭州大运河,提供了一份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珍贵资料。本书为其中的一本。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论著部分,叙述大运河的形成和历史、功能和地位、运河与杭州城市发展、运河整治历史与管理制度、运河文化风貌等,下编为译著部分。
目录
上编
序(陈桥驿)/1
第一章 大运河的形成与发展(李志庭撰)/3
第一节 大运河的始凿/3
一、我国东部地区地理大势/3
二、大运河的始凿/8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四、历史时期京杭大远河的衰落及新生
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大力治理运河的同时,又大治黄河,黄、淮、运一
度相安于时。及至乾隆后期,尤其是嘉庆、道光以后,疏于河工,使运河艰
涩日甚一日。咸丰三年(1853)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北徙,冲垮张秋镇运堤,挟
汶水走大清河至利津人海,安山以北运河遂涸。同治(1862-1874)年间漕粮
改以海运为主,仅十分之一仍由河运。光绪二十七年(1901),漕粮全部改折
,漕运停办,封建政府对于运河的投入和热情锐减,运河日趋残破。
民国初年,北京至通州的通惠河,河道犹存,但缺水断航,船舶早已绝
迹。
天津至临清的南运河,因有漳、卫二河在临清注入,尚无断流之虞,虽
有淤浅,尚可通行千担以下民船。
山东境内鲁运河,黄河以北一段,先前借黄济运,泥沙大量沉积,河床
早已淤塞;黄河以南一段,水源尚较充足,但闸坝多已废圮,调剂水源已有
困难,致使半数河道淤塞,剩下的另一半仅能勉强维持小型船只通航。
江苏台儿庄至淮阴的中运河,因有沂、泗、洳诸水作为水源,可通行民
船。但夏秋之际,如遇洪水暴涨,冲毁堤岸,则航行受阻。
淮阴至扬州的里运河,所经为平原地区,湖泊广布,河网密集,水源较
为稳定,千担以下民船自可畅通无阻,吃水较浅的汽船亦可往返行驶。
长江以南的江南运河,除江苏镇江京口常受江潮冲击、浙江杭州钱塘江
岸常受海潮侵扰外,其余河段水源丰富,可以终年航行无阻。
浙东运河也始终保持着通航状态。
针对其时京杭大运河的现实和面临的种种困难,民国时期曾对运河进行
了一些局部的整治。如:河北境内,民国7年(1918)改建南运河,马厂减河
口滚水坝为减水闸。苏北地区除了多次浚深运河、修筑河堤以外,民国23年
至25年(1934-1936)期问又相继修建了邵伯船闸、高邮船闸、淮阴船闸、刘
老涧船闸。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沿途各地方当局也多次对河道、河堤进行了
浚治。
民国24年(1935),水利工作者曾提出治理运河方案,但民国政府鉴于各
方面的原因,无力付诸于实施。
解放以后,浙江、江苏、山东等京杭大运河沿线各省,竞相对辖内各段
运河进行了整治。1958年4月,国家批准了交通部提出的整治运河工程计划
。京杭大运河从此又获得新生。
P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