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普洱茶(附光盘)

分類: 图书,科技,轻工业、手工业,食品工业,饮料冷食制造工业,
品牌: 杨凯
基本信息·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页码:17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222047514
·条形码:9787222047518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生动地讲述了普洱茶的历史及普洱茶的鉴别和普洱茶的冲泡技巧等。全面揭秘了普洱茶生产工艺、权威解读普洱茶之历史、传统制作、鉴别、冲泡、储藏……尽管其中谈茶的鉴别方法和冲泡方法是有一定的适用,但也是一本启蒙和解惑的不错教材。
本书包括历史篇、实战篇、文化篇等三个部分。“历史篇”主要介绍了普洱茶的历史、普洱茶的编号、普洱茶大事记等,便于读者从历史文化方面对普洱茶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实战篇”从实践的角度诠释了为什么“茶中最难是普洱”及普洱茶的制作工序、审评和鉴别、普洱茶冲泡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篇”从云南民间唱诗与茶、云南寺庙与茶、云南烤茶等方面介绍了云南民间文学,佛教与茶的不解之缘。
编辑推荐本书生动地讲述了普洱茶的历史及普洱茶的鉴别和普洱茶的冲泡技巧等。全面揭秘了普洱茶生产工艺、权威解读普洱茶之历史、传统制作、鉴别、冲泡、储藏……尽管其中谈茶的鉴别方法和冲泡方法是有一定的适用,但也是一本启蒙和解惑的不错教材。
目录
历史篇
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贡茶
普洱茶的编号
茶马古道
普洱茶大事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远古的时候,云南的西部处在古特提斯多岛洋结构上,那时这里是一个广大的区域,陆地和海洋交错,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大约5000万年前,就在恐龙灭绝的时候,种子植物以及茶所属的山茶属植物就在这里诞生了。随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里受到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和扭曲,形成川滇纵谷和云贵高原,分割出许多小地貌和小气候区,这些小的气候区既促进了茶组植物的发展,也阻止了第四纪冰川的侵袭,客观上保存了大叶种茶树这一最古老、最独特的资源。
三国时期,南中(即今滇中、滇西及贵州西部地区)的茶子已很有名。晋代傅巽在《七诲》中将之与大宛国的苹果(宛柰)、天竺的冰糖(西极石蜜)等物并称为一时之名产。唐代人樊绰在《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中写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城是当时统治云南的南诏王所建,地辖今元江县、镇沅县、景东县、澜沧县以及西双版纳州,与后来的普洱茶的主产区大体吻合。
唐代,吐蕃在青藏高原崛起。唐王朝实行和亲政策,嫁文成公主于藏王松赞干布,并以茶叶作陪嫁,开西藏饮茶之风。由于茶有消滞去腻之效,茶中所含的咖啡因能提神醒脑,茶多酚可刺激口腔分泌唾液,生津止渴,加以茶中所含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能补充藏区蔬菜缺乏所造成的维生素不足,因此,茶成为藏民不可一日或缺的饮料。吐蕃不产茶,为了得到茶叶,他们必须以藏产良马、虫草、麝香等物与产茶地区交换。吐蕃人勇猛善战,从他们在高原崛起时起,就一直是中央政府的一大威胁。同时,在北方的不断征战使中央政府需要大量战马。云南除藏区产马外,大理马也相当有名。为了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良马,并以茶叶作为政治商品,控制各边地少数民族,中央政府规定茶叶专卖,民间走私处以重罚甚至死刑。每年川陕各茶马司以一定的价格与吐蕃交换战马,并以优惠的价格与各归附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后者称羁縻马)及其他物品。宋代,更在静江(今广西桂林)设茶马司,用两广茶叶及丝绸等物与大理国、自杞国交换战马(自杞战马也可能来自大理)。可见,唐宋时期,云南并不产茶,即使有少量的茶叶采摘,也远未形成商品。大量广西茶经特磨道(今云南广南)、自杞国(今贵州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进入滇池及大理地区。
尽管有很多资料证明云南的先民们很早就有目的地选择、优化、驯育茶树,并且在植物分类上云南的普洱茶种也一直存在,但与后期普洱茶相似的概念一直到元代都还没有形成。《元史》(1370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