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之道(汉语法学文丛)

分類: 图书,法律,国家法、宪法,宪法,
品牌: 张君劢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9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302131147
·条形码:978730213114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汉语法学文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张君劢先生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是新儒家主要代表。本书收录了张君劢先生宪法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上部“国宪议”为先生1922年应邀参加“国是会议”,起草国宪大纲时所著;中部“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为先生1946年参加政协会议,起草宪法草案后的讲稿,两者均可谓“宪法草案”的学术疏议;下部所选文章,为先生在西式宪政与中国实践两相关照下,谋求我国现代治道与治世的学术努力。
本书辑录张君劢先生主要的宪法学著述,概分为三部分。上部“国宪议”为先生1922年应邀参加“国是会议”,起草国宪大纲时所著;中部“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为先生1946年参加政协会议,起草宪法草案后的讲稿,两者均可谓“宪法草案”的学术疏议;下部所辑文章,为先生在西式宪政与中国实践两相关照下,谋求我国现代治道与治世的学术努力。全书冠名“宪政之道”,既因先生为文,实录了中国宪政历程,又因先生所述,道出宪政之精义,同时彰显了先生一生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徘徊。
作者简介张君劢(1887—1969),名嘉森,字君劢、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6岁入私塾,12岁入上海江南制造局广方言馆,16岁中秀才。1906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与政治学,随后加入梁启超主持的“政闻社”,1910年获政治学学士学位。1911年参加清政府的殿试,授翰林院庶吉士。1913年赴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政治学,1915年回国后任上海《时事新报》总编辑。1918年随梁启超赴欧洲考察,之后留在德国师从倭铿学习哲学。1922年回国后活跃于政、学两界,参与宪法起草,宣扬国家社会主义。1945年奉派出席联合国会议,代表中国签署联合国宪章。1949年后讲学于世界各地,宣扬中国文化。1951年起定居美国,从事儒学研究。1969年病逝于旧金山。张君劢自称一生“徘徊于学术、政治之间”,阐明儒学而不忽略实际政治。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新儒家主要代表。有大量儒学、政治学著作刊行于世。
编辑推荐张君劢先生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是新儒家主要代表。本书收录了张君劢先生宪法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上部“国宪议”为先生1922年应邀参加“国是会议”,起草国宪大纲时所著;中部“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为先生1946年参加政协会议,起草宪法草案后的讲稿,两者均可谓“宪法草案”的学术疏议;下部所选文章,为先生在西式宪政与中国实践两相关照下,谋求我国现代治道与治世的学术努力。
目录
作者简介(1)
编者说明(3)
我与宪法(代序)(5)
上部 国宪议
自序(3)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