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平安(18年平安生涯)

分類: 图书,传记,经济人物,金融保险家,
品牌: 梁泓漪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7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63362703
·条形码:978756336270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再现一代人南下求职缩影,浓缩平安保险创业轨迹,感悟职业生涯遭遇,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
人生大半岁月必要经历职业生涯,这生涯不单纯就为活着,不单纯就为养家糊口,不单纯就为升官发财、出人头地,或者赚大把的金钱,这单纯实在还为另一种真实去拼命,去熬心血,去赴汤蹈火,甚而不顾一切。这单纯,就是梦想和心愿。
“我写平安最大的可能,就是要从自己亲身经历的在平安的种种故事,或说职业生涯里的种种变迁,来带出人生从青年开始,就对“一种渴望”的痴痴追求和不懈努力。”
《信念平安》讲述的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这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出发;渴望,从这里流淌……;爱情,不可阻挡地弥漫……;幸福,却不是迷津就是迷惑;痛快,有最简单的注释……;信念,给生命留下最后的勇气……;爱,是唯一理由;走在路上,前方明亮。
作者简介梁泓漪,原名梁延萍,辽宁省大连市人,祖籍山东蓬莱。
1963年出生,1987年毕业。24岁前生活在北方,25岁后成为中国南下移民。
1988年抵达蛇口,开始供职平安集团。
其人生在南方18年间由青年进入中年,由懵懂进入顿悟,直至历练成熟,开始触摸自由的空灵与飘逸。
眼下职业生涯正在继续,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
业余时间写作,午夜杂耕。著有长篇小说《陶玉》,已出版;其他诸多文字则由媒体专栏收拢,以散、杂文居多。
媒体推荐书评
再现一代人南下求职缩影,浓缩平安保险创业轨迹,感悟职业生涯遭遇,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
记忆珍贵,梦想逼真!
一夜之间,一切都还来不及细想,历史就从它的黑夜走到了天明。所有深刻的东西在天亮之前一如海面上浪花翻卷的泡沫,没有人注意它们,它们被黑夜无情地吞噬却依然闪现那激情的跳跃。尽管不断消失,却也不断踊跃,周而复始,更替往复,直到万丈霞光照耀它们,那欢呼才轰响世界的宁静。 自序
人从降生到离去,赤条条两手空空,不会带走一个物质的东西。唯有灵魂跟随肉身飞去。所以人生之过程,物质是表,精神是里,表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创造,包括更替,里却只有一个归宿,一种期许。虽然生命对未知无法依赖,但心灵的预知和体察却能领肉身万劫不复——这就是快意,快感,抛却了肉身的灵魂的极乐。
——以什么名义凝聚信仰
其实很多人是带出来的,“羊群效应”最能说明“带”的价值。总是孰人带?如何带?职业生涯十几年,见多了那些没头没脑、喜欢抱腿捧脚的人,上司混他也混,上司掉沟里他也掉沟里,这也是带的结果。所以石京魁先生在《西行八悟》的最后一段,写了这样一句“永远记住一句话: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别人问我到底写了什么,我说是一个纪实性的“个人叙事随笔”。——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在用18年独特的个人经历,说明和我同步的这群人的特质,我们所共处的时代特质、社会的特质,以及我们共同选择的平安的特质,这些特质传达出我们的职业生涯、生活梦想、思想变化和顽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人生大半岁月必要经历职业生涯,这生涯不单纯就为活着,不单纯就为养家糊口,不单纯就为升官发财、出人头地,或者赚大把的金钱,这单纯实在还为另一种真实去拼命,去熬心血,去赴汤蹈火,甚而不顾一切。 这单纯,就是梦想和心愿。
18年身在平安,坚信人不仅仅是为活着而活着,不仅仅是为生存而生存,不仅仅是为物质富有而讨诸多现实的利益,人还必定要被另一种比活着,比生存,比拥有财富更具价值,更具才情,更具理想化的东西所吸引,人需要这种东西活出个性和自我,活出梦想和心愿,活出精彩和价值——这东西,就是精神,就是信仰。
编辑推荐再现一代人南下求职缩影,浓缩平安保险创业轨迹,感悟职业生涯遭遇,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
人生大半岁月必要经历职业生涯,这生涯不单纯就为活着,不单纯就为养家糊口,不单纯就为升官发财、出人头地,或者赚大把的金钱,这单纯实在还为另一种真实去拼命,去熬心血,去赴汤蹈火,甚而不顾一切。这单纯,就是梦想和心愿。
目录
自序
这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出发
第1章先说赵、胡二人
第2章平安是天意
第3章未来是自己的事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我站在铺着黑色大理石地面的前厅,感觉平安这家新公司装修得很高雅,很独到,像个温馨精巧的家。从内地来的人可能与我有相同感受,因为与平安发展壮大后的装修比,更容易记住的,还是它在蛇口时期的模样:厅不大,但格局别致,除了正对面有个总台和背后宽阔的朱红背板外,几个金色的大字“平安保险公司”并不张扬。与前厅连在一起的还有两个大小相对的接待区,大的接待区高出地面15厘米,用木制的围栏圈成一个规则的区域,地面是金沙色地毯,沙发是浅灰色布艺,样式简约又典雅。窗帘是一条条垂直的那种,奶黄色,布纹精致细密,遮挡住窗外招商路上的风景。灯光从天花上几十个圆形的筒内散发出来,与地面黑色大理石相映衬,使氛围更显幽静和舒适。
许多年后平安建立自己的历史展馆,一家负责设计的公司问我平安当年是怎样艰苦创业的,他们问桌子椅子是不是都很破烂、简陋,几十个人都挤在一个屋子里。听这样公式化的询问实在是扫兴,好像一提艰苦创业,就都得从窝棚里干起。
我和他们来到蛇口,在平安的原址上告诉他们平安最初的模样。我说那时的平安已是蛇口的一个骄傲了,不论是装修还是日常办公用品,平安用的都是最好的,甚至超过了招商大厦。
平安的起步并不低。18年前它在蛇口就是一家相当不错的公司,只是新成立,规模小,外界许多人不知道而已。加上马明哲处世低调,不接受采访也不发布广告,知道的人就更少。于是这匹黑马便一直隐隐地汇聚它的能量,可惜当时没有人相信它能冲出蛇口。
李玉猛出来了,出来时好像腿有毛病似的,吊儿郎当。离我老远就把大手一摊,然后自己先一屁股跌进沙发里(我好担心那个沙发),完全没有我想像中的风度和礼貌。
我提着箱子绕过宽大的散尾葵叶子坐到他对面。他掏出打火机,点烟,抽上几口后才问:怎么过来的?我说:走过来的。他立刻大惊小怪地瞪起眼睛,样子很夸张地说:干吗走过来呢?有中巴嘛。他说话时的样子有些凶巴巴,好像没坐中巴是个傻瓜。
不过,这倒像是深圳和蛇口这两个地方的特点。说一句“无路可走”绝不过分。这个城市一年四季(也就两季吧)不是下雨就是刮风(只要有风都叫台风,还分级别),要不就艳阳高照,日头又辣又毒。深圳的几条主干线两边几乎没有人行道(不是护栏就是花圃)。十几年过后,假如你住在梅林一村,你想走路去八卦岭上班,你都不知道该怎么走,没有人行道。所以这里的
人习惯了,出门不是开车就是坐车。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