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鱼之乐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综合,
品牌: 子非鱼
基本信息·出版社:书海出版社
·页码:28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805505047
·条形码:978780550504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知鱼之乐》仅供精神贵族享用。所谓“精神贵族”是指这样一类人,他们对文化的渴求不限于取乐或谋生等低层需要,而是有兴趣追究超然于现实生存或支配着现实生存的高层疑问,其情形俨如衣食无忧的富翁断不肯再为获取一口粗食奔忙,而是更有雅兴去赏玩翡翠钻石的璀璨一样。《知鱼之乐》只收集了一些轻松散漫的随笔闲谈。虽属散漫闲谈,毕竟关涉到一个深在的思想系统,故此建议读者最好按照目录次序逐一浏览,免得骤然跌入幽暗的迷宫找不着来路。
作者简介子非鱼,生卒年月暂不可考。此人虚无如老子,飘逸若庄周,一身孤悬,浪迹魂梦,仰观天道,俯察尘寰。虽系医学硕士及生物学技师,却无固定职业;身兼某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却无正式职称;看似自由撰稿人,却从未有应景文章发表;曾著一书《物学通论》,文字晦涩,意境渺遥,味同嚼蜡,读者寥寥。如今勉强献出随笔若干,竟是戏弄人生、调侃智巧的奇谈缪想,万一有人不慎堕入他的思绪,敬请一笑置之,及早脱身,断不可如痴如醉,信以为真。须知他本人尚且一再宣称‘天下无真’,你若视同至理,岂非荒唐自误?
编辑推荐为了不至于过度烦扰读者的思绪,《知鱼之乐》只收集了一些轻松散漫的随笔闲谈。
把世界说反了,为人类鸣警钟
科学思路导出哲学意趣,哲学意趣引发人生思考
端出热腾腾的宇宙,窥见冷冰冰的前程
重演万物格局,另论人间气象
全全球期待销量的爆炸性增长
目录
序
自然趋弱/弱归人性
1.无用的哲思
2.无为与有为
3.追求完善的遗憾
4.平庸者伟岸
5.人性之根:贪、烦、畏
6.“快乐公式”题解
7.惟求存在与通权达变
8.另论“可怜天下父母心”
9.苦海有边回头无岸
10.哥白尼与内耳前庭
精神趋知/知归感应
11.听蚊子说:智者多忧
12.庄周梦蝶与笛卡尔的疑虑
13.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14.“真”作假时假亦真
15.“善”的缺憾与辉煌
16.“美”是不美好的尺度
17.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8.自然界里没有飞跃
19.黑格尔:辩证逻辑的圈套
20.理性逻辑方法谈
21.波普尔悬念:科学的真面目
22.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社会趋繁/繁归动摇
23.猴子与人:分歧源头上的疑点
24.天演的自由之路
25.普罗米修斯的天谴词
26.社会标本:膜翅目王国的故事
27.缘的解说:偶然与选择
28.恋爱的小花招与大背景
29.富贵病:马尔萨斯的失误
30.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跋
……[看更多目录]
序言《知鱼之乐》是一本奢侈的读物。说它奢侈,乃是由于它跟当前流行阶快餐文化全然不同,它既不会给你带来临时的快感,也无法为你提供实用的效益,它倒可能给你造成某种深在的悲哀,然后还徒然地消耗了你的若许脑力。因此,本书仅供精神贵族享用。所谓“精神贵族”是指这样一类人,他们对文化的渴求不限于取乐或谋生等低层需要,而是有兴趣追究超然于现实生存或支配着现实生存的高层疑问,其情形俨如衣食无忧的富翁断不肯再为获取一口粗食奔忙,而是更有雅兴去赏玩翡翠钻石的璀璨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倘若人们都只为求得温饱而劳瘁,就像动物那般决不追求额外的奢侈,那么,我在本书中所提出的种种质疑和忧患大约也就不存在了。问题恰恰出于我们人类永无餍足的大性,也就是出于我们不断追求上进的冲动。严格说来,这也不能全怪人类过于贪婪,因为似乎有某种内外交加的神秘力量逼迫着我们不得不如此。既然大家都身不由已地要把人世一总抛入奢华的境地,则稍微多花费一点精力,以便探询一下此类天性的渊源和归宿,似乎也就不该将它算作是一种过分奢侈的文化取向了。
为了不至于过度烦扰读者的思绪,本书只收集了一些轻松散漫的随笔闲谈。虽属散漫闲谈,毕竟关涉到一个深在的思想系统,故此建议读者最好按照目录次序逐一浏览,免得骤然跌入幽暗的迷宫找不着来路。当然,它尚不足以为你揭示全部问题的答案,但若能让人胸中升起一朵朵疑云,也未尝不会酿成晚霞斑斓的别一番景致,万一它居然给你带来了一场精神世界的苦雨,那就索性借机洗刷一下原来存放在那儿的“真理”上的尘埃。
或许,雨过云收,神驰的天地才更清朗。
文摘英雄者辈看见平庸的人们像鸡鸭觅食那样只顾一味地趋利求生,蝇营狗苟,低级趣味,便忍不住想要或厉声或委婉地教训他们一番,说什么人生在世,须得奋发创新有所建树才不算枉活一场,庸人闻之,多少也会有点儿惭愧,灰溜溜地仿佛自己做错了什么。
这种场合之滑稽,简直就像是病人在训斥医生不够健康。须知,真正做错了的正是那些气壮如牛的造势英豪。这话还得从头说起,让我们先来看看“创新”或“建树”原本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创新”并不是人类独有的本领。倘若没有自然物演的步步创新,人类又将从何而来?姑且不提无机界怎样造化了生命,只需考察一下生物进化——也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如何“建树”了它们的未来,一切都会水落石出。其实,生物最重要的属性首先是遗传,因为生物诞生时它已极度弱化,死亡的结局接踵而来,所以它必须借助于某种类似接力传递那样的方式,使得短暂也能够永恒,这就是生物遗传增殖机能的初始意义。遗传过程本身有一项基本要求,那就是,它必须能够忠实不走样地拷贝自己的基因编码,否则,畸形累累,何以传嗣?所以,任何变异其实就是畸胎,或者说,是病态的畸变,历来是淘汰的对象,成活和传续的概率极低。好比某人生出了一个长有三支鼻子的宝贝儿子,纵然他嗅觉异常的敏锐,一时也不忍舍弃,养活下来,恐怕最后还是找不见老婆,这创新的成果终于不能发扬光大。除非刚好有那么一天,靠一支鼻子所能找到的吃食已被人们搜罗尽净,而那位三鼻怪胎还没有老死,且只有他还能嗅到隐藏极深的果腹之物,无奈之下,长着单个秀鼻的美女只好纷纷屈尊下嫁给他。经此一番自然选择,三鼻长者才有可能儿孙满堂,丑类横行,相互之间不以为怪,加之单鼻汉们早已做了饿殍,至此才让那原先不被接受的创新品种终成正果,源远流长。不过,万一那位三鼻长者一不小心又生下了一个四目畸种,想来他一定会毫不手软地立刻掐死这个孽子,免得又落个丢人现眼活受罪的下场,因为那位老人应该深知,再闹出一个令全体双目人统统饿毙的时来运转之局,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了。也就是说,三鼻人种必然照例堕落为一个庸人群落,重新开始扼杀一切离经叛道的创新异端。
这实在不能只怪庸人们过于保守,因为庸人们的确仅仅充当了一个自我保健的医师角色。这句话的意思不光是说变异者多为畸病的祸种,应予剔除,更在于那变异创新的后果着实令人不敢恭维。首先,变异者一旦得逞,总是翻脸不认祖宗,甚至摇身化作让老前辈全然无法应付的天敌。这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