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学

分類: 图书,科学与自然,物理学,固体物理学,
品牌: 陆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技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2372480
·条形码:9787532372485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系复旦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学教材,并列为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材。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固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模型和简明的处理方法,共15章分两部分:前7章是基础内容,包括固体结构、固体中波的衍射、固体的结合、晶格振动和固体的热学性质、晶体中的缺陷、金属电子论和周期场中的电子态;第二部分为专题概述,介绍近几十年来固体物理学的重要发展,内容有:半导体中的电子过程、固体表面和界面、固体的介电性、固体的光学性质、固体的磁性、超导电性、非晶固体和准晶体、介观和纳米固体等。
本书主题鲜明、取材新颖。对于新的重大发展,如扫描隧穿显微术、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准晶体、非晶磁性物质、巨磁电阻、超巨磁电阻、固体激光原理、碳60固体、碳纳米管、量子霍尔效应、高温超导体、介观现象、纳米固体、均有由浅入深、概念清晰、物理图像鲜明的叙述,为进入有关领域的学科和技术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物理基础。
本书基础部分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类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固体物理课的教材;专题概述部分可作为大学高年级本科学生选修课和研究生课的教材。
作者简介陆栋,1933年生,福建省屏南县人。1988年任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历任复旦大学半导体物理教研组和表面物理研究室任、现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红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半导体学科评审组成员,《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编委。现任《大学重》编委。合作主编《固体物理学》(1981年出版)获1988年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合作主编《固体能带理论》(1988年出版)获1999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学著作)二等奖。科研方面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目录
第一章晶体结构
1.1晶体的周期结构
1.2十四种布拉维格子和七大晶系
1.3典型的晶体结构
1.4晶面和米勒指数
1.5晶体的对称性
习题
第二章晶体中的衍射
2.1概述
2.2晶体的倒格子和布里渊区
2.3晶体的衍射条件
2.4原子散射因子和几何结构因子
2.5磁结构晶体对中子的衍射
2.6SEM与STM测定固体结构
习题
第三章晶体的结合
3.1内聚能与晶体的力学、热学性质
3.2离子结合与离子晶体
3.3范德瓦耳斯结合与分子晶体
3.4共价结合与共价晶体
3.5金属结合及金属晶体
3.6氨键结合与氨键晶体
3.7同分异构体
习题
第四章晶体振动和晶体的热学性质
4.1一维单原子链
4.2一维双原子链的振动
4.3简正坐标和格波的量子
4.4三维晶格的振动模
4.5离子晶体的光频模与电磁波耦合
4.6声子谱的中子散射实验测定
4.7晶格比热
4.8晶体物态方程和热膨胀
4.9晶格热传导
习题
第五章晶体中的缺陷
5.1点缺陷
5.2晶体中的原了扩散
5.3离子晶体的导电性
5.4色心
5.5位错
5.6面缺陷
习题
第六章金属电子论
6.1金属自由电子气的量子理论
6.2金属的电导过程
6.3在磁场中金属的输运性质
6.4电子发射
6.5等离子体
6.6维格纳晶格
习题
第七章周期场中的电子态
7.1周期性势场和布洛赫电子
7.2近自由电子近似
7.3紧束缚近似
7.4电子的准经典运动
7.5能带填充与固体的导电性,价带,导带与满带
7.6费米面和粒子的轨道
习题
第八章半导体中的电子过程
8.1半导体的能带
8.2杂质半导体
8.3半导体中电子的统计分布
8.4半导体的电导率和霍尔效应
8.5非平衡载流子
8.6P-n结
8.7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结构
8.8量子阱和超晶格
8.9二维电子气
习题
第九章固体的表面和界面
9.1表面原子结构
9.2表面原子振动
9.3表面电磁耦合子
9.4表面电子态
9.5量子霍尔效应
习题
第十章固体的介电性
10.1晶体的介电常数
10.2极化的微观机制
10.3介质损耗和极化驰豫
10.4铁电性
10.5钛酸钡的铁电性
10.6磷酸二氨钾的铁电性
10.7朗道相变理论
10.8极化子
习题
第十一章固体的光学性质
11.1光学参数
11.2带间跃迁和本征光吸收
11.3激子的光吸收
11.4极性晶体的晶格光反射和光吸收
11.5拉曼散射
11.6激光作用原理
11.7激光器
11.8非线性极化和非线性光学
习题
第十二章固体的磁性
12.1固体磁性的一般论述
12.2固体的抗磁性
12.3固体的顺磁性
12.4电子顺磁共振
12.5铁磁性和外斯理论
12.6交换相互作用
12.7自旋波
12.8反铁磁性及亚铁磁性
12.9巨磁电阻和超巨磁电阻效应
习题
第十三章超导电性
13.1超导态的基本特性
13.2伦敦理论和皮帕德修正
13.3金兹堡-朗道理论
13.4电子间有效吸引势和库珀对
13.5BCS超导理论
13.6超导能隙和隧穿效应
13.7约瑟夫森效应
13.8高温超导体
习题
第14章非晶固体和准晶体
14.1非晶体
14.2固体中短程序的实验分析
14.3无序固体中的电子态
14.4非晶态半导体
14.5非晶铁磁体及自旋玻璃
14.6准晶体
14.7准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
习题
第十五章介观和纳米固体
15.1电磁矢势和电磁波相位
15.2阿哈若诺夫-博姆效应
15.3ASS效应
15.4普适电导涨落和朗道尔电导理论
15.5纳米微粒
15.6原子簇
15.7库仑阻塞效应
15.8点接触量子化电导和电子波导
15.9碳纳米管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推荐的物理基本常数(1999年公布)表
二、SI词头表
索引
元素周期表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