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员(1+x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分類: 图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品牌: 王伟杰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29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04557641
·条形码:978750455764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1+x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人力资源管理员》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依据上海1+X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细目——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组织编写。本教材内容包括六篇: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概述、组织结构基本原理、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劳动定额、职业与劳动力供求关系;招聘与配置,包括招聘准备、招聘实施、员工信息的管理;培训与开发,包括培训与开发概述、职业生涯规划;绩效评估,包括绩效评估基础知识、绩效评估的实施、评估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薪酬福利管理,包括薪酬管理基础知识、薪酬体系的基本类型、员工福利、企业薪酬管理的实施、薪酬福利信息的收集整理、薪酬福利的相关规定;劳动关系管理,包括劳动法简史、劳动法概论、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本教材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教材,也可供中等、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就业培训使用,或作为公司、企业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参考读物。
编辑推荐《人力资源管理员》从强化培养操作技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角度出发,较好地体现了本职业当前最新的实用知识与操作技术,对于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员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有很好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目录
第一篇人力资源规划
第1章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1.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3
1.2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3
1.3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4
第2章组织结构基本原理
2.1组织结构的类型8
2.2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12
第3章工作分析
3.1工作分析概述16
3.2工作分析常用的方法21
第4章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4.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概述27
4.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30
第5章劳动定额
5.1劳动定额概述35
5.2劳动定额的形式、内容和统计36
第6章职业与劳动力供求关系
6.1职业分类及劳动力的概念41
6.2劳动力市场42
6.3劳动力流动机制43
6.4劳动力资源的宏观和微观配置45
6.5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原则46
6.6劳动力配置的非均衡性46
第二篇招聘与配置
第7章招聘准备
7.1招聘工作概述49
7.2招聘工作的基本流程51
7.3招聘需求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55
第8章招聘实施
8.1招聘的准备工作59
8.2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步骤69
8.3员工的录用72
第9章员工信息的管理
9.1员工信息管理的作用和内容77
9.2员工信息的收集与整理78
第三篇培训与开发
第10章培训与开发概述
10.1培训与开发的概念83
10.2培训与开发的主要内容85
第11章培训与开发的工作任务
11.1新员工入职培训104
11.2常规培训109
第四篇绩效评估
第12章绩效评估基础知识
12.1绩效评估的概念123
12.2绩效评估的内容126
12.3绩效评估的方法128
第13章绩效评估的实施
13.1实施前的动员和培训132
13.2绩效评估的具体实施134
13.3绩效评估表的设计
第14章评估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14.1评估信息的收集和记录140
14.2评估信息的整理141
14.3评估信息的统计分析
第五篇薪酬福利管理
第15章薪酬管理基础知识
15.1薪酬与薪酬管理的概念147
15.2薪酬调整150
第16章薪酬体系的基本类型
16.1岗位薪酬体系153
16.2技能薪酬体系157
16.3能力薪酬体系159
16.4绩效薪酬体系161
16.5组合薪酬体系165
第17章员工福利
17.1社会保险170
17.2其他福利形式174
第18章企业薪酬管理的实施
18.1企业薪酬管理流程176
18.2岗位评估179
18.3工资计算186
18.4所得税及其计算189
第19章薪酬福利信息的收集整理
19.1企业薪酬统计指标与方法191
19.2薪酬福利工具表193
19.3薪酬调查196
第20章薪酬福利的相关规定
20.1最低工资201
20.2工资指导线202
20.3工效挂钩203
20.4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203
20.5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203
第六篇劳动关系管理
第21章劳动法简史
21.1国外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207
21.2我国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208
第22章劳动法概论
22.1劳动法的概念215
22.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218
22.3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他规定220
第23章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
23.1劳动关系224
23.2劳动法律关系229
第24章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4.1职业技能标准与考核制度234
24.2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37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38
附录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248
附录三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63
附录四关于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275
附录五关于印发《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目录》及有关问题的通知279
附录六上海市失业保险实施细则281
附录七上海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关于本市企业1996年以后离退休(职)人员计发养老金的实施办法287
附录八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施细则289
附录九《上海市城镇生育保险办法》实施细则293
……[看更多目录]
序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椎行,对广大从业者系统地学习相关职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为企业合理用工以及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了依据.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各种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传统职业的知识和技术也愈来愈多地融进当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优化劳动力素质,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提升职业标准、完善技能鉴定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推出了l+X的鉴定考核细目和题库.1+X中的l代表国家职业标准和鉴定题库,X是为适应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标准和题库进行的提升,包括增加了职业标准未覆盖的职业,也包括对传统职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的提高。
上海市职业标准的提升和l+X的鉴定模式,得到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领导的肯定。为配合上海市开展的l+X鉴定考核与培训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联合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了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材。
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严格按照1+X鉴定考核细目进行编写,教材内容充分反映了当前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最新核心知识与技能,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与超前性。聘请编写1+X鉴定考核细目的专家,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教材的编审工作,保证了教材与鉴定考核细目和题库的紧密衔接。
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突出了适应职业技能培训的特色,按等级、分模块单元的编写模式,使学员通过学习与培训,不仅能够有助于通过鉴定考核,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系统学习,真正掌握本职业的实用技术与操作技能,从而实现我会做什么,而不只是我懂什么。
文摘插图:

(1)第一阶段:培训需求评估
各级经理以及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应审慎思考对需要员工开展哪种类型的培训,例如,哪些方面需要培训,谁需要培训,采用哪种方式向员工传授所需的知识技能,培训需求分析包括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个人分析。
组织分析需要对政府的经济政策环境、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组织资源进行检查,以确定培训的重点,以适应新的企业文化和开展业务的方式。任务分析包括核查工作说明书及要求,发现从事某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完成该工作所需具备的各项知识、技能。任务分析通常比职务分析更具体,其总体目标是决定培训课程的确切内容。人员分析主要用于确定哪些员工需要培训,当然同样重要的是哪些员工不需要培训.虽然绩效评估通常被用于人员分析,但它往往只反映谁没有达到期望值,通常并不体现为什么没有达到期望值。
(2)第二阶段:设计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设计应该侧重于4个步骤,即指导性目标、受训者的准备与动力、学习原则、指导者的特点。
指导性目标即培训项目所期望得到的结果。在开始培训之前,非常重要的是表明所期望的指导成果。
受训者的准备与动力直接影响培训的成功与否,应筛选出合适的受训者,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背景知识与技能足以消化即将接受的培训内容。为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受训者必须适应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需求。在培训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的欲望,这就需要受训者有接受培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