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上海三联教材文库)
分類: 图书,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经营管理理论,
品牌: 郁义鸿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17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上海三联教材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管理经济学》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强调培养管理者的经济学直觉感,强调借助于理性思维的穿透力透视实践中的经营决策问题。任何事物的运动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也不例外,因此,把握这种规律,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经济学》的有关知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整个管理学体系的一块基石。一个高素质的管理者,不能不具备经济学思维的能力。
本着这一精神,这次修改中最重要的调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强化了市场结构分析中的竞争与寡头垄断的竞争策略部分。我们将垄断竞争市场中的论题分出单独一章来加以讨论,重点讨论了产品差异化和广告策略的制定。事实上这两种重要的策略也是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主要竞争手段,但对于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策略的制定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寡头垄断市场分析中,我们增加了经典的古诺模型和伯川德模型的内容。这两种模型尽管有着较为抽象的理论假定,但它们充分揭示了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的基本特性。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学用两阶段博弈的概念来运用这些模型的时候,对于我们现实中的竞争就具有更重要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的调整是,我们在几乎每一章中都增加了若干具新鲜案例,并对书末的所有案例都作了更新。案例教学是工商管理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我们将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中的企业经营结合的最佳方式。因此,我们在每个案例的最后都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试图通过学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能够加深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并能学会如何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些原理。在教学中,建议教师对两类案例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对于每章中间的案例,可要求学员在课前预习,并在课堂上直接进行讨论。对于书末的大案例,建议进行小组讨论,并要求每个小组提交一份案例分析报告。
编辑推荐《管理经济学》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强调培养管理者的经济学直觉感,强调借助于理性思维的穿透力透视实践中的经营决策问题。任何事物的运动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也不例外,因此,把握这种规律,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经济学》的有关知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整个管理学体系的一块基石。一个高素质的管理者,不能不具备经济学思维的能力。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管理经济学的内涵
一、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三、从微观经济学到管理经济学
第二节经济学原理与企业决策
案例1.1上海通用汽车公司
第三节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
一、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二、什么是市场
三、企业经营目标
四、企业的决策环境五、企业的决策程序
六、管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第一节需求与需求函数
一、需要与需求
案例2.1作为促销手段的免费通
话服员
案例2.2购买力平价与人均收入
水平
二、需求函数
三、需求基本规律
四、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五、需求的变化
第二节供给与供给函数
一、生产与供给
二、供给函数
三、供给基本规律与行业供给曲线
四、供给的变化
第三节市场均衡
一、市场均衡与市场机制
二、需求、供给的变动及其应用分析
三、市场非均衡
案例2.3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出了什么问题?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需求弹性分析
第一节需求的价格弹性
一、弹性的定义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三、点弹性与弧弹性
四、需求曲线与价格弹性
五、价格弹性与企业决策
六、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案例3.1大众公司进入北美市场
第二节需求的收入弹性
一、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
二、需求收入弹性的部分实证结果
三、恩格尔定律四、收入弹性与企业决策
第三节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一、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与性质
二、交叉价格弹性与企业决策
案例3.2联通CDMA之痛
第四节市场需求的估计
一、市场调查法
二、统计分析法
三、需求估计中的“陷阱”
案例3.3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计算机需求估计
技术附录3.1: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价格弹性
技术附录3.2:收益变化与需求的价格弹性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生产技术及其选择
第一节生产函数
一、生产与生产函数
二、短期和长期
三、生产技术的要素密集类型
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一、短期生产函数与产出曲线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案例
4.1“赢家通吃”与边际报酬递增
三、生产的三个阶段
四、短期中的劳动最优投入量
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与要素组合比例
一、长期生产函数
二、等产量曲线
三、等成本曲线
四、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五、生产扩张线
六、要素相对价格与生产技术的选择
案例4.2“中国制造时代”和我国
制造业的未来七、规模报酬技术附录
4.1:最优要素组合比例的数学推导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成本分析及其应用
第一节经济学的成本概念
一、会计成本、机会成本与经济成本
二、会计利润、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三、沉没成本与增量成本
四、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案例5.1苹果公司的DRAM成本
第二节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函数
二、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三、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四、背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案例5.2波音747飞机的边际成本
第三节长期成本分析
一、长期成本曲线
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三、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
第六章安全竞争市场分析
第七章垄断与垄断势力
第八章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策略
第九章寡头垄断市场中的竞争与合作
第十章寡头博弈与竞争策略的选择
第十一章利润最大化定价策略
第十二章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案例一“软黄金”还值多少钱
案例二美国的食糖价格支持政策
案例三美国纸巾市场的竞争
案例四移动通信3G标准之争
……[看更多目录]
序言《管理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硕士(MBA)与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的核心学位基础课之一。《管理经济学》导源于微观经济学,但因其突出强调应用性与务实性,使其不仅在工商管理专业中,而且在其他各类经济管理专业中逐渐取代了纯理论的微观经济学,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
如果说经济学是致用之学,那么,《管理经济学》就更为贴近于经济现实,更明确地针对各类经济管理人员特别是MBA与EMBA学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如何运用经济学分析这一锐利武器来深刻剖析现实中的市场竞争与企业经营决策。《管理经济学》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强调培养管理者的经济学直觉感,强调借助于理性思维的穿透力来透视实践中的经营决策问题。任何事物的运动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也不例外,因此,把握这种规律,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经济学》的有关知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整个管理学体系的一块基石。一个高素质的管理者,不能不具备经济学思维的能力。
实际上这已经是我们这本教材的第三版。1995年我们初次编写同名教材,首印5000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即告售罄。1999年出版的第二版在首印教材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修改。当时不仅把原来的章节几乎都重写了一遍,而且在教材的章节框架上作了调整。然而,作为联系现实竞争与经济理论的桥梁,《管理经济学》必须不断地从现代经济学的前沿论题中汲取营养,而这些论题实际上都来自于经济现实,来自于企业经营决策的实践。可以说,这也是国外特别是美国大学的商学院中《管理经济学》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文摘2.如何生产?即采用何种生产方法? 一般而言,每种商品的生产都可能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任何生产都需要使用不同的生产要素,因此,选择生产方法的问题往往也就是选择采用何种生产要素并以怎样的比例使用生产要素的问题,而这又和所采用的生产技术密切相关.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如何生产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技术的问题.例如,生产汽车可以用自动流水装配线,但也可以用人工把汽车钢板敲打成型,再将所有零件用人工装配起来.农民种地可以用锄头、人工插秧、人工施肥,但也可以大量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大致地说,有些生产技术属于多投入资本少使用劳动的生产方法,而有些生产技术则属于少投入资本大量投入劳动的生产方法.
3.为谁生产?
为谁生产就是生产出来的商品供哪些人消费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商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因而也就是收入分配问题.为谁生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社会的制度有关上述三个基本经济问题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回避,任何一个经济组织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这些经济问题怎么会产生?它们的核心问题又是什么呢?
基本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我们知道,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是没有止境的.人们都希望吃得更好,穿得更美,住得更宽敞舒适,玩得更潇洒,生活得更丰富、更有价值.这是人的自然欲望,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动力.但是,可供人们使用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是有限的,我们的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水资源、能源和其他各种资源也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相对于无限的需要即构成了资源的稀缺性.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还是有差别的.
从这一角度来看,正是资源的稀缺性,才引出了这些最基本的经济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解决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即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稀缺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多样化的需要.实际上,如果资源不稀缺,我们就不必费心去研究生产什么商品,只要技术上可行,你想要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如果资源不稀缺,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研究如何组织生产,采用何种生产技术,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同样,如果资源不是稀缺的,而是无限丰富的,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分配问题了,任何人都可以“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