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导读(附盘)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文化史,
品牌: 叶朗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661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7108024888
·条形码:9787108024886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文化导读》分为《中国历史概要》及《中国文化导论》两大部分。《概要》部分主要梳理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下一步学习《导论》打下基础。《导论》部分,以专题形式,深入清出的方式,分别撰述中国文化的各个侧面。全书论述扼要,提纲挈领,精简得当,如欲窥全貌,还提供继续学习的路径。
附光盘为DVD专题讲座:
1、古代人怎样看世界 ——葛兆光 清华大学教授
2、中国传统美学 ——李泽厚 著名哲学家
3、诗歌吟诵的古老传统 ——叶嘉莹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4、郑和下西洋时期的世界态势 ——张信刚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
5、世界历史上的大清帝国 ——何芳川 ——北京大学教授
6、中国古文字学的新阶段 ——李学勤 清华大学教授
媒体推荐前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
今天,12亿中国人使用同一语文,有一致的文化认同。一个普通的中国小学生仍能认得王羲之的书法,一个普通中国中学生仍能读懂创作于孔子之前的《诗经》。这个现象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每个中国人都应感到自豪的。
然而,中国文化绝非停滞不前,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不断演进,从域外文化中吸收了大量的新元素,纳入本土的主流文化中。
第一个千年纪开始时,汉朝已在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上,融合各地文化,又接通西域,建立了辉煌的汉文化。
第二个千年纪开始时,宋朝在南北朝及隋唐大量吸收北方各民族及中亚、南亚、西亚等地的文化之后,将中华文化发展到了成熟而精致的境地。
经过两三个世纪的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中华民族在20世纪之末恢复了尊严与自信。她正一面积极重视自身的传统文化,一面认真吸收外来的优良文化,并准备在第三个千年纪之始创造出一个蓬勃有力的中华新文化。
生活在21世纪,回顾中华文化的曲折过程,我们除了深感自豪之外,也从前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成就得到启发,从祖辈经历的苦难与血泪中得到教训,对我们自身的生命意义与人类的前景,有了最宝贵的参照系统。历史无法预测未来,无法提供创造美好世界的方案,也无法解决当今世上的争斗与纷乱。但是,却可以提供前人的经验,可以让我们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后果与意义,让我们了解思想与智慧如何开拓了人类的心灵追求,让我们反省个人与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人生处境。
有鉴于此,我在1996年就开始策划中国文化课程,以使香港城市大学的每一位同学,不论是文理工商,都有机会学习并思考中国历史文化所提供的智慧资源,加强对祖国固有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自信心,并结合香港本身的条件,为中华新文化的诞生做出努力。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一部教材。不是传统的教科书,而是可供大学生参考并自修的读物,让青年人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一个入门的途径,可以顺利登堂入室,以窥殿堂之美。我联结了两岸三地的学者,通过高层次智性的切磋琢磨,拟定了专题式的描述分析体例,并邀请各地专家学者撰写本书的内容。
本书的撰写,北京大学有三十余位学者参与,在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三位教授的领导与协调下,完成了试用的初稿。初稿完成之后,又经历了三年时间的试用与修订,才成为现在的定稿。在修订期间,叶朗教授与郑培凯教授领导了二十位青年学者,通过实际授课的反馈,重新写定了本书,见证了“教学相长”的经验。
本书在2002年被香港电台选作年度十大好书之一,读者群日益扩大,使我感到无限欣慰。毕竟是“功不唐捐”,前后六年的工夫,得到香港文化与教育界的肯定与赞扬。现在北京三联书店愿意出版本书的简体字版,让更广大的青年学子读到这部两岸三地携手合作的成果,更使我为之欣喜。谨在此向参与或协助此一工作的学者同仁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对促成此书简体字版的刊印,我也要特别感谢三联的李昕先生、城大中国文化中心的郑培凯教授及城大出版社的邝子器先生。
我相信作者及编者们都会同意,把这部书连同我们为之工作的热忱,献给中华民族的新世纪。
张信刚 香港城市大学 校长及大学讲座教授 2006年6月
编辑推荐《中国文化导读》由香港城市大学组织两岸三地学术精英一同规划专题,按照专题的设计,邀请北京大学及港、台的专家学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分别撰写专章,论述中国文化的各个侧面,作为修习中国文化课程的基本读物。如此编排,打破了过去按朝代或年代堆砌资料的框架,对浩如烟海的材料做了抉择,有取有舍,有详有略,是一部可供广大青年读者特别是大学生参考并自修的中国文化基础读本。
目录
序
前言
中国文化的启示
第一部分:中国历史概要
第一章 中国的史前社会
第二章 中国的上古社会
第三章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中国社会
第四章 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
第二部分:中国文化导论
第五章 上古艺术
第六章 汉语和汉字
第七章 《周易》
第八章 《诗经》
第九章 楚辞
第十章 先秦儒家
第十一章 先秦道家
第十二章 先秦法家
第十三章 《孙子兵法》
第十四章 《史记》和《汉书》
第十五章 汉代科技
第十六章 魏晋玄学
第十七章 道教的产生和发展
第十八章 中国佛教与禅宗
第十九章 丝绸之路
第二十章 唐诗
第二十一章 古代音乐和舞蹈
第二十二章 雕塑艺术
第二十三章 书法艺术
第二十四章 学校与科举
第二十五章 “四大发明”在宋代的发展
第二十六章 中国陶瓷与海上交通贸易
第二十七章 宋明理学
第二十八章 宋词
第二十九章 元曲
第三十章 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传入与中外文化的交流
第三十一章 明清小说
第三十二章 水墨画
第三十三章 园林艺术
第三十四章 昆剧与京剧
附录
附录一 中国古代典籍举例
附录二 中国民俗举例
附录三 中国名胜古迹
附录四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鸣谢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