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长满眼睛的树(小学生经典美文朗读丛书)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作品集,世界,综合,
品牌: 殷健灵
基本信息·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15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7221076189
·条形码:978722107618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小学生经典美文朗读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一棵长满眼睛的树》是《小学生经典美文朗读系列》,该系列是一套可以让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来朗读的人文读本。参与编选的,都是具有深厚儿童教育背景的教师、学者、作家、编辑,拥有硕士或者博士的学历;更重要的,她们大多是孩子的妈妈,她们热爱孩子,也热爱阅读。所选篇目都经过了精挑细选,它们的篇幅比较短小,适合在课堂上或者在家里朗读。这些篇目大多数出自古今中外的名家之手,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有一部分篇目是书的节选,这些书往往是我们认为应该一读的经典之作。熟悉这些名家的名字和作品,可以帮助你窥斑见豹。在选择范围上也不拘一格,除了文学,还包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文体。这体现了我们坚持的宗旨:读书即学习做人。
在编写形式上,我们也力求活泼、亲切,讲究时代感,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每个篇目都附有“关于作者”和“入选理由”,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作者以及该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灵魂。而附在文章后的“延伸阅读”,不仅提出了朗读建议,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激发阅读兴趣、触类旁通、引发讨论的渠道。这个部分强调了互动性和开放性,让读者在潜移默化的游戏中怡情益智。
作者简介殷健灵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71年10月
星 座:天蝎座
民族: 汉族
祖籍江苏镇江,生于上海。199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法学学士,文学硕士。做过女性杂志主编,现为新民晚报社主任编辑。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纸人》、《玻璃鸟》、《月亮茶馆里的童年》、《哭泣精灵》、《橘子鱼》《轮子上的麦小麦》,中篇小说单行本《米兰公寓》(又名《花落无声》),长篇幻想小说《风中之樱》(含《丢梦纪》《古莲花》《真幻源》《大道书》四册),散文集《纯真季节》、《临界情感》《记得那年花下》,中篇小说集《青春密码》《一滴秘密的眼泪》、诗集《盛开的心情》等。长篇小说《玻璃鸟》获1997年冰心图书奖大奖;《月亮茶馆里的童年》获四川省优秀图书奖;《纸人》获全国青少年读物评选三等奖、“巨人”最受读者欢迎作品奖;《青春密码》获“巨人”中长篇小说奖;并三度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2008年写作《蜻蜓,蜻蜓》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
在台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画框里的猫·出逃》获2008年度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2009年即将出版长篇小说《千万个明天》《镜子里的房间》,翻译小说单行本《凯蒂的幸福时光》等。
贵州人民出版社和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分别推出殷健灵的儿童文学作品系列——“殷健灵心灵成长小说”(五本)和“殷健灵‘温暖’系列”(五本),系统收入殷健灵十多年来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精品。
《纸人》及其他
2005-10-27 作者:殷健灵
我没有想到写于1999年间的《纸人》会成为我比较重要的一部作品。如今,有不少儿童文学研究者认为她是国内第一部真正的“成长小说”,还被列入了一些学校的“儿童文学必读书单”。《纸人》没有获得过任何一项来自官方的奖项,却令我得到了来自读者的各种形式的感激和首肯,俨然成了我的代表作。
想起当初的创作,还是很有意思的。
在那以前,我便一直专注于青春期少女题材的创作。我以为,青春期的大部分苦闷其实都来自心理上性意识的觉醒。它就像少年成长中的“成长仪式”,更像少年生命中的“第二次诞生”。和少男相比,青春期带给少女的变化,其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微妙、隐蔽。它更多的投射到心理活动上,是一种情感的隐秘渴望、一种在梦想世界里的精神巡游、一种有趣曲折的情绪游戏。这样的心理活动,有时是美好的,有时却是痛苦的、难以自拔的。那些对爱的渴望,未必都会倾注到异性的身上,也有可能同样的倾注到同性的年长者身上(心理学上称之为“恋慕年长者期”)。而她们对爱的渴望的表现形式有时也是不合逻辑、未可理喻的。在她们的面前摆着那么多难解的谜,包括对她们自己以及对她们自己的身体。
我关于少女心理的触及是从对自己的内视开始的。起初是以散文的形式。当年一些微妙的心情、隐蔽的心绪、深藏的记忆,一一翻检出来,晒晒今天的太阳。那些散文赢得了无数今天少女的青睐,她们给我写信、倾诉,这有些让我意外,她们告诉我:她们和我一样。她们让我确信:生命、爱和情感都是永恒的,它们不因时代的更替而变更。在这样一个缺乏安全感的时代,今天的孩子比我们过去更不容易。他们要忍受更大的心理压力,面对更纷繁的诱惑。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假如没有舒解的渠道,那痛苦和压抑便是加了倍的。
后来,当我需要更丰满、更立体地表达我的那些想法的时候,散文的样式就显得有些单薄了,于是就借助于小说。我想写和别人不完全一样的小说。我不可能真实地再现今日孩子的生活,因为我的阅历我的年龄我的心态决定了我不可能完全投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即使写,那也是一种有距离的观望,是浅表的描摹。与少年写手相比,我们这些成人儿童文学作家所能做的,是一种深层次的、直抵他们身心的对生命本质的探寻,是撼动自己也能撼动别人的真诚表述。
1999年之前,断断续续地写过关于少女心理的几个中篇,准确地说,是关于少女性心理和青春期的轻微萌动的。我采用的是一种谨慎的、适可而止的姿态。但在有了那些叙述之后,却有了一种骨鲠在喉欲吐不能的感觉。我承认,在少儿文学领域里,的确存在着那么多的“不可以”和“不恰当”。这样那样的“禁区”让成人写作者在写作时不自觉地畏首畏尾、避重就轻。那时,我正在读儿童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梅子涵先生适时地点拨我,他建议我将焦距瞄准少女青春期的成长和苦痛,写一个细致的大东西。在此前,我曾经主持过一段时间青春心理热线,我发现,如今成长中的少女羁绊重重。有一个怪异的求询少女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没能解决她的问题,还是另一位心理专家释开了她的心结,她是一个强迫症患者,因幼年时的性创伤养成自慰习惯,并强烈自责。她瞒着家人四处求询,但几乎没人能彻底治愈她。(她后来成了《纸人》中秋子的原型)我想到自己成长中对身体对性的无知和懵懂;想到我中学时代的一个女生过早地告别少女时代,成为一个粗俗男人的女人;想到我的父母和师长对性教育方面的讳莫如深;想到现在这个时代层出不穷的诱惑……渐渐的,头脑中有了《纸人》的雏形。
我慢慢清楚了,自己需要写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纸人》的主题其实就是女孩子的“性”。而这个主题在儿童文学里始终是一个雷区。
但我以为,女孩的“性”不是不能写,关键是掌握好叙述的面向和如何叙述。正是因为少年时期性意识的萌动,其性的感觉和心理上的异性爱不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表现少年性意识的焦点应该是集中在心灵上的细微感受和爱的情感方面。我想,这也是少年文学和成人文学在切入视角上和表述方式上的本质区别。对女孩来说,引导她们将身体的发育成熟看做美的过程显得犹为重要,爱自己的身体,进而才会珍视生命。而成长,正是在懵懂中疼痛和清醒。
《蜻蜓,蜻蜓》的引子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泰戈尔《飞鸟集》
媒体推荐书评
一本可以让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来朗读的人文读本。
精挑细选的名篇,篇幅短小,适合在课堂上或者在家里朗读。
熟悉这些名家的名字和作品,可以帮助你窥斑见豹。
在选择范围上不拘一格,除了文学,还包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文体。
每篇均附有“关于作者”和“入选理由”,帮助读者了解作者以及该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灵魂。
文章后的“延伸阅读”,不仅提出了朗读建议,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激发阅读兴趣、触类旁通、引发讨论的渠道。
编辑推荐丛书按照选目的特点共分五本,它们分别是清新隽永的外国经典卷《远方的小星星》、启发智慧、有趣活泼的综合卷《你会找到聪明泉》和《一棵长满眼睛的树》、稳重温馨的中国经典卷《当花儿休息的时候》,以及灵动飞扬的朗诵诗歌卷《蒲公英轻轻飞》。
这一套书,你可以随意地从任何一本开始阅读。并且我相信,当你翻开书页,不仅会嗅到那些经典美文的馨香,也会感知到选编者的人情味和亲和力。这不仅是一趟轻松温暖的阅读之旅,更可以让你在朗读中,开拓思路,增进亲情,学会思考,在胸中慢慢储蓄美好的情感。《一棵长满眼睛的树》是丛书中的一册!
目录
代序
读吧,做一个幸福的孩子
●
智勉之石
聪明的格特
聪明的阿布努华斯
鳄鱼与扁角鹿
两个桃子杀死三个勇士
出奇制胜
严寒老人伊凡诺维奇
懒汉谢杜拉
闻鸡起舞
●
快乐之舟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房顶上的马和奇妙的打猎
犀牛皮为什么有许多皱纹
长袜子皮皮的故事
半只鸡
小麻雀
爱心之光
爱心树
小丑的目艮泪
难忘的八个字
玻璃孔雀
巨人的花园
夏洛的网
给鸭子让路
●
勇义之心
桃太郎
金河王
猎熊的孩子
小鹌鹑
●
成长之歌
最后一道彩虹
雪人之歌
奇怪的包裹
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
校舍上的车轮
●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聪明的格特
(德)格林兄弟
从前有一个女厨师,她叫格特,穿着红高跟鞋,她出去的时候,转去
转来,非常高兴,心想:“我的确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她回了家,心里
很高兴,就喝了一口酒。因为酒引起了食欲,她就尽量吃她烧好的菜,直
到吃饱为止,并且说:“女厨师应该知道食物是什么味道。”
有一次主人对她说:“格特,今天晚上有客人来,给我预备两只母鸡
,味道要烧好。”格特回答说:“主人,我一定办好。”格特杀了母鸡,
用开水烫了,拔掉毛,穿到铁叉上,快到晚上的时候,放到火旁边去烤。
鸡肉开始变成褐色,渐渐熟了,但是客人还没有来。格特喊主人道:“如
果客人不来,就要把鸡从火旁拿开,但是烤得正好,油透出来的时候,如
果不马上吃,就很可惜了。”主人说:“我自己去请客人来。”主人转身
走了,格特把穿鸡的叉子拿到旁边,想:“长久站在火边,又出汗,又口
渴,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我要跳到地窖里去喝一口酒。”她跑下去,拿
了一把壶说:“格特,上帝降福你。”就喝了一大口。她又说:“酒是要
接着喝的,不好中止。”于是又大大地喝了一口。她又去把鸡放到火旁,
涂上奶油,愉快地把叉子转来转去。但是因为烤鸡的味道非常好,格特想
:“或许还少一点调味品,我应当尝一尝!”她于是用指头尝了一点说:“
唉,这样好的鸡!如果不马上吃,真是罪过!”她跑到窗口,看主人和客人
是不是来了,但是没有看见人,她又站到鸡旁边,想:“这只翅膀烤焦了
,我要把它吃掉。”于是她把它切下来吃,味道很好。吃完了,她想:“
那一只应该拿下来,不然,主人要觉得缺少什么东西。”两只翅膀都吃完
了,她又去瞧她的主人,但没有看见他。她忽然想道:“谁知道他们来不
来呢?也许他到别人家里去,根本不来了。”她说:“咳,格特,高兴吧,
一只已经吃了一些,索性爽爽快快地再喝一口酒,把它统统吃下吧。吃完
了,才得安宁,为什么让天赐的好东西糟蹋掉呢?”她又跑到地窖里,好好
地喝了一口,非常高兴,把一只鸡都吃了。一只鸡下了肚,主人还没有回
来。格特看着另外一只说:“这一只在哪里,那一只也应该在哪里,两只
是连在一起的,怎样对待这个,也应该怎样对待那个,我相信,如果我再
喝一口酒,对我也没有害处。”她又大胆地喝了一口,把第二只鸡也吃了
。
当她吃得正好的时候,主人来了,喊道:“格特,赶快,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