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俞正强:低头找幸福
分類: 图书,传记,学者,教育,
品牌: 王永红
基本信息·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页码:20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7504139491
·条形码:9787504139498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俞正强:低头找幸福》采用采访的形式来记录这位在平淡中显心智,在朴实中表现美的教师俞正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作者简介俞正强,1968年出生,1986年金华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1988年开始发表文章,至今已发表文章百余篇。2000年参加了浙江省“5522”名师培养与国家骨干教师培训。2001年到金华市胜利小学任校长。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现为浙江省金华市站前小学校长。经典课例有”错的研究”“举一反三”“圆的周长”“目录”“鸡兔同笼”“一半和半个”等。
编辑推荐《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俞正强:低头找幸福》作者俞正强,在浙江教育学院吴卫东教授眼里,一位老师甚至是很有希望走向国际的名师。他就是浙江省金华市站前小学的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在很多人看来,俞正强能成为名师多少有些不可思议。他究竟有什么本事,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和名声呢?
目录
引言 低下头来找幸福
1986-1998 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一章 谢谢你,我的学生
只要有责任感就能教好书
学生对我影响很大
第一个小故事:老师,你进步了吗?
第二个小故事:“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
第三个小故事:“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
第四个小故事:吃大饼的故事
第五个小故事:老师,你为什么要我去补课?
观察学生,和学生一起聊天
第二章 读书和思考都是很快乐的事
读书是最省钱的娱乐方式
读书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俞老师喜欢看的书
读书有三个层次
教学就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八个字
推荐苏霍姆林斯基的书给年轻老师看
“我主要思考课堂问题”
教师懂点医,学生能受益
20年没有中断地思考的问题
1998-2002 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三章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写小文章让我有了名”
1999年,幸运之神降临了
关键事件:“跨世纪园丁工程”
到胜利小学当校长
“吴卫东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
教学生研究错误
给学生上了一堂“目录”的课
把知识当“拐”卖
一堂好课的标准
第四章 俞老师的教学风格
朴素的人朴实的课
“我就是想把课上得让学生忘记吵”
“人家都说我另类”
俞老师的“5:3:2”理论
“这不是我想象中的风格”
等一等,小朋友不就有答案了吗?
“我也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就有特色了”
“就做我自己”
把课上出美的味道来
2002-2007 悟道有乐心自足
第五章 努力做一名好校长
三好学生由“评比”变“申报”
做薄弱学校的好校长
让老师们在合理的范围内工作
让俞老师感到得意的校训
怎样让鸡蛋变小鸡?
管理学校要做好三块文章:读书、运动和休闲
让老师和学校合作
来自工业管理的理论是不能拿来管理教师的
连学生的喝水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是不是一个好学校?
当校长也有幸福感,但付出的更多
第六章 新课改背景下的思考
用平常心对待新课改
戴“面具”上课的老师
“美女成长三步曲”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生活化
把生活材料数学化
第七章 探索小学数学新课型
数学欣赏课: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数学准备课: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原因来自教师
第八章 俞老师的“谬论”
教育是什么
人的积极性从哪里来
学数学是不需要强迫的
富润屋德润身
关于“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责任感比热爱更重要
教材既然可以改来改去的,那还管它干什么?
知识的“库存”与“周转”
做个“善问”与“善待问”的老师
发展自己: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成长小结:“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结语 要怀着希望
附录 俞正强教学实践与思考
1.“分数准备课”教学设计
2.“举一反三”(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3.在计算讲评中培养学生的“错误观”
4.数学课中的“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
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起点在哪里
6.低头找幸福
……[看更多目录]
序言教育是一门艺术
许多人说,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更觉得教育是一门艺术。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而且科学的真理是可以重复的。但是教育不同。教育虽然也有规律,教育活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一个特征是多样性、差异性、个性化,对不同人的教育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因而教育有法,没有定法,需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教育更像艺术,艺术也有法则,但不拘泥于法则,更多的是创造,一幅画、一首歌都不是重复的,而是不断创新的。教育的每一堂课,对待每一个儿童也不能重复,需要不断的创造。
我看了“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更坚定我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的信念。林良富老师是一位智慧型的教师,既能宏观把握又能脚踏实地,处处显示出他的教育智慧;刘永宽老师潇洒大气,在不懈的追求中推陈出新;俞正强老师在平淡中显心智,在朴实中表现美;金莹老师喜欢琢磨,把每一堂课都上得完美;邱向理老师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总能捕捉到教育的细节,关注学生。他们中,有的老师以严肃认真见长,有的老师以诙谐生动见趣,有的老师以细腻关爱感人,个个老师的风格都不一样,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不是艺术是什么?
其中也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些名师都说自己当初并不想当教师,都是无奈的选择。这说明教师在人们心目中还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是他们后来却都成为了名师!为什么?他们都说是责任,是对孩子成长的责任、对民族未来的责任,促进他们不断钻研,不断创造。但是,我还想说,因为教育是艺术,有无尽的创造力在吸引着教师。我们每一个人只要走进艺术的殿堂,总会被一件件艺术品所吸引,被他们的艺术创造所震撼。学校就是艺术殿堂,儿童就是一件件艺术品,他们吸引着我们去创造。
教育是艺术,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的心和情来画出你的最美丽的画卷!
文摘第五个小故事:老师,你为什么要我去补课?
【俞】有一段时间,一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工作任务来抓。当时她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每天放学之后,把学习困难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再学习半小时。因为学校比较大,每个班规定只能送6名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每个年级组织成一个班。
有一天放学后,我听见自己班的教室里有哭声。我忙跑过去,看见一位本该去补课的学习困难生很伤心地在那里哭。我问她被谁欺负了,哪里痛了,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问了很多我认为值得她哭的理由,可是我越问她哭得越响。
看看没效果,我只好拿出老师的架子来“教育”她:“五年级的学生了,不要一味地哭,要学会表达,好不好?”过了一会儿,这个孩子抬起头,满眼是泪,几乎是愤怒地瞪着我:“你为什么要让我去补课?”我一听,觉得挺奇怪,对她说:“补课有什么不好,你成绩还差啊。”我一说完,她就对着我喊:“可是我不想,难道只有这样补课才能进步吗?!”看着她一脸的委屈与愤怒,我再也说不出话了。
至今我还记得那时我的惊愕与迷惑,我让她先回家,让我想想。
【访】是啊,她为什么这么生气?“补课”对她来说不是好事吗?
【俞】真的,我发现我们老师是经常犯错误的,而且很多错误犯得理直气壮。比如组织学生补课这件事,我们自以为是好事:学习有困难,学校安排补课,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可我们并不了解,这样的好事往往是一件令学生伤心的事。在我们的思想中有一个误区,以为自己认为的好事对学生也一定是好事。于是,把我们的想法作为一种事实强加给学生,而没有去思考学生怎么想,这是一种多么霸道的错误啊。我们老师其实经常伤害学生的,害了学生不说,还自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好。有了这个理由,教学中的很多错误便心安理得地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