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通释/经典通义丛书(经典通义丛书)

分類: 图书,国学,经部,诗经,
品牌: 刘精盛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580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811131284
·条形码:978781113128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经典通义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分力上、下编。上编为《诗经》原典的解题和注释,著者汇聚众说而予以科学取舍,诸说于文不顺者则从《诗经》整个词汇系统考察,另立新说。下编为《诗经》疑难训诂问题专题研究,重点探讨了高亨《诗经今注》的局限与阙失。
目录
上编 诗经通释
国风(160篇)
周南(11篇)
召南(14篇)
邶风(19篇)
鄘风(10篇)
卫风(10篇)
壬风(10篇)
郑风(21篇)
齐风(11篇)
魏风(7篇)
唐风(12篇)
奏风(10篇)
陈风(10篇)
桧风(4篇)
曹风(4篇)
豳风(7篇)
雅(大小雅共105篇)
小雅(74篇)
大雅(31篇)
颂(40篇)
周颂(31篇)
晋颂(4篇)
商颂(5篇)
下编 诗义会通
《诗经》引论
《诗经今注》评议(一)
《诗经今注》评议(二)
释《诗经》“来”字
释《诗经·小雅·无羊》篇“牧人所梦”
《诗经》衬音助词构成的特殊句式浅析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质疑
“疏不破注"刍议
《诗经·大雅·江汉》“浮浮"与“滔滔"互讹献疑
释《诗经·大雅·板》之“板板”
附录
谈通假、同源现象中的音同音近问题
常用繁简字对照表
欣赏诗歌不能钻牛角尖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有文艺才华的昏君
参考文献
跋
……[看更多目录]
序言《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诗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日赋,三曰比,四日兴,五曰雅,六日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日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爱在近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是《关雎》之义也。
文摘葛屦五两,冠緌双止。④鲁道有荡,齐子庸止。⑤既日庸止,曷又从止!
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日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日得止,曷又极止!
[注音]绥sui屦ju矮rui从z6ng
[解题]此事《左传》有记载。齐襄公与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通奸。鲁桓公三年,桓公娶文姜为妻,十八年文姜与桓公回齐国,被桓公发现了奸情,襄公恼羞成怒,派公子彭生杀了桓公。诗首章斥襄公居高位而为暗昧之行,既然妹妹已嫁,为什么还想她;第二章斥文姜,言既然已嫁,与襄公非其偶也,为什么还顺从他;第三、四章也说明桓公自取其辱,既然与文姜已结成夫妇,为什么还要带她到齐国去,使其逞其私欲?古代诸侯、大夫妻,非有大故,不得归宁,故作者也指出桓公有自身的责任,不能防闲其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