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供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学,针灸,
品牌: 汪受传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270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801563156
·条形码:9787801563156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医儿科学(供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用)》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共分10章,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基础;第二章儿童保健;第三章至第十章是中医儿科学临床知识,系统介绍了新生儿病、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心系疾病、肝系疾病、肾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其他疾病;附录有小儿推拿疗法、正学儿童体格发育衡量标准等,以及本教材中所用方剂、中成药的索引。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
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
第四节 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第五节 儿科诊法概要
第六节 儿科治法概要
第二章 儿童保健
第一节 胎儿期保健
第二节 新生儿期保健
第三节 婴儿期保健
第四节 幼儿期保健
第五节 学龄前期保健
第六节 学龄期保健
第七节 青春期保健
各论
第三章 新生儿病
第一节 胎怯
第二节 硬肿症
第三节 胎黄
第四节 脐部疾患(脐湿、脐疮、脐血、脐突)
第四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肺炎喘喇
第四节 哮喘
第五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第五章 脾系症证
第一节 鹅口疮
第二节 口疮
第三节 呕吐
第四节 腹痛
第五节 泄泻
第六节 厌食
第七节 积滞
第八节 疳证
第九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第六章 心肝病证
第一节 夜啼
第二节 汗证
第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四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第五节 多发性抽搐症
第六节 惊风
第七节 癫痫
第七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第三节 尿频
第四节 遗尿
第五节 五迟、五软
第六节 性早熟
第八章 传染病
第一节 痳疹
第二节 幼儿急疹
第三节 风疹
第四节 猩红热
第五节 水痘
第六节 手足口病
第七节 流行性肋腺炎
第八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九节 百日咳
第九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蛔虫病
第二节 蛲虫病
第三节 绦虫病
第十章其 他疾病
第一节 夏季热
第二节 紫癜
第三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附录
一、小儿推拿疗法
二、7岁以下儿童体重、身高、头围、胸围正常值
三、常见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
四、计划免疫程序
五、儿科常用临床检验正常值
六、常用方剂
七、常用中成药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历代医家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不断充实发展。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
我国儿科医学起源很早,在出土的4000年前商代殷墟甲骨文中就记载了20余种病名,其中涉及儿科的有“龋”(龋齿)、“蛊”(寄生虫病),直接记载小儿疾病的有“贞子疾首”,是指商王武丁妹妃之子头部生病。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小儿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五十二病方》这部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里,有“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黄帝内经》论述了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天因素致病,以及泄泻、喘鸣等病证的诊断及预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论治外感病、以脏腑辨证论治杂病,对后世儿科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疗小儿气鬲病,并记录了儿科最早的医案。《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列出了儿科、产科等医事分科,同时也出现了儿科医学著作,如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