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庄子心得(袖珍本掌上庄子)
分類: 图书,国学,子部,道家,
品牌: 于丹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页码:127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802192355
·条形码:9787802192355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于丹庄子心得(袖珍本掌上庄子)》在《百家讲坛》录完《
2006年有首歌唱得很红,叫《隐形的翅膀》。庄子这个名字藏在我心中很多很多年,蹁跹如蝶,每每在我滞重胶着的时候,透进天心一线亮光,给我摆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庄子》的一句话:“乘物以游心”,但是用了很长很长的时光也没有想得明白:我们的心究竟可以遨游到多远?
庄子自称写了一卷“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并且放言:“以为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所以我在床头放了好几年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却一直不敢以为读懂一二。天地大道,法乎自然,庄子于虚静中挥洒着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狡黠,我情愿用一生的体温去焐热这个智慧的名字,渐行渐远,随着他去“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作者简介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与大型理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于丹心得》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心得、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编辑推荐《于丹庄子心得(袖珍本掌上庄子)》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嘻笑怒骂,了无拘囿。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做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于丹庄子心得(袖珍本掌上庄子)》以作者在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 庄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庄子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又有着怎样的启迪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娓娓道来,为我们讲授《庄子》心得。 一部《〈论语〉心得》畅销大江南北;新作《〈庄子〉心得》重磅出击;解读经典,开启智慧;用心感悟,娓娓道来;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精心讲授!
目录
我们的心可以遨游到多远——《于丹心得》自序
庄子何许人
境界有大小
感悟与超越
认识你自己
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
坚持与顺应
本性与物性
心态与状态
大道与自然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美术也同样渊源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卓越成就,在世界美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中国人民在美术领域里发挥了聪明才智,产生了众多的美术家,创作了难以数计的优秀美术作品,美术理论方面也有极为丰富的著述,许多伟大的美术遗迹保留到现在,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中国美术的伟大成就,足使我们引以自豪。因此,通过了解中国美术的光辉历史,可以加强我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丰富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专业美术工作者通过对中国美术发展史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明确不同时代各美术门类的特点,分析其成就和局限,提高艺术鉴赏力,批判地吸取前代艺术中的一切有益成分,借鉴历史经验,对于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美术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在美术院校中都开设有中国美术史课,本书即是作为美术专业学生的教材而编写的,也可供业余美术爱好者学习之用。
这本教材的最初写作开始于1 979年,当时正处于拨乱反正之时。经过十年动乱,百废待兴,学校刚刚复课,学生急需教材,我们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当时,我正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和美术专业本科生的中国美术史教学,广州美术学院陈少丰先生则独立在该院讲授中国美术史课程。共同事业和责任感促成我们之间携手合作互相支援,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本教材的初稿。其中,秦汉、魏晋、隋唐、宋元和清代的绘画史部分由我执笔,原始至战国各章及秦汉以下的雕塑史部分由陈少丰先生撰写,明代绘画史部分的编写工作特别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张同霞先生,完成后定名为《中国美术史教学纲要》,以中央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的名义油印1000份供两校教学之用。大概是由于这本教材比较简明,当时各校又急需教材而无从觅得,故编出后每为不少同道索取采用,于是,又相继铅印3次共1万多册,仍然供不应求。有的地方院校还自行翻印。但这本教材因撰写时间仓促,远欠严谨周密,核对也不够严格,内容仅有绘画、雕塑部分,对工艺美术及书法皆未涉及,有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有欠妥处,自感不足之处甚多,而且没有插图,不便于青年学生学习参考。后来又由于我们的教学工作负担很重及其他原因,来不及修订,对此我们一直引以为憾。
1998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提出将此教材加以补充完善后出版的要求,给予我很大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