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焦虑(最新修订版)

分類: 图书,医学,神经病和精神病学,精神病学,
品牌: 威尔逊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码:26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562442509
·条形码:978756244250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远离焦虑》(最新修订版)结构清晰合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提供了一些准确而详尽的信息,帮助患者明确各自的问题及各种可能与恐怖症相关的心理和身体上的问题及此类问题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在第二部分中,威尔逊博士为治疗惊恐症提供了一些工具和方法,并提出缺乏自信心是此类问题的关键。《远离焦虑》(最新修订版)第三部分中,作者为所有焦虑患者提供了详尽的药物指南,并提供了克服社交焦虑的办法及概括了克服飞行恐惧的有效手段。《远离焦虑》(最新修订版)独到之处在于第二部分,作者认为要在根本上克服焦虑,重要之处在于改变自己对焦虑的态度,要在看待问题的视角上学会8种巨大的改变。如果能留意到这一点定会受益匪浅。
作者简介R·李德·威尔逊(R·Reid Wilson),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专家,尤其擅长治疗焦虑症,包括:惊恐发作、恐怖症、社交恐惧,飞行恐惧等。
美国航空公司“飞行恐怖第一国家研究项目”首席心理学家及设计师。
美国焦虑症学会执行委员。
曾任美国国家焦虑症学会会议计划主席。
“恐怖症研究与治疗杂志”与“埃里克松文集”编委会委员及发起人。
所著多本心理治疗书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全球。
编辑推荐《远离焦虑》(最新修订版)为焦虑症患者提供了一个可以经历时间考验的康复策略,是有关焦虑症研究领域的领先之作。作为译者,很高兴能将这本凝聚作者心血的精华之作译介出来,并希望能对哪些希望摆脱焦虑之苦的现代人有所帮助。
目录
第1部分明确问题
1引言:惊恐发作
2引发惊恐症状的生理原因
3由心理疾病引起的惊恐症
4恐旷症和惊恐症患者的个性特征
5四个复杂的问题
6心肺疾病引起的惊恐
第2部分控制焦虑的袭击
7剖析惊恐
8谁在掌控一切?
9为什么身体做出反应
10镇定反应
11生命的呼吸
12释放紧张
13如何对惊恐免疫:恢复的8种态度
14思维的“观察者”
15找出你的“观察者”
16采取一个新姿态:“积极观察者”
17行动中的自相矛盾
18经历:最伟大的老师
第3部分特殊问题
19药物的使用
20如何面对社交焦虑症
21轻松地飞行
……[看更多目录]
文摘这些症状好像是突然出现的,一点征兆也没有。你突然心跳加速,额头也开始冒冷汗,手不停地发颤,让你恨不得把他们藏起来,嘴巴很干,喉咙拼命地吞咽。
此刻,你的大脑马上告诉自己要装出镇定的样子。你无声的命令自己“放松,保持冷静”。但你自己恐怕也不相信这些话。我们又有什么理由相信呢?这些话何时将你从混乱中拯救出来过?
你越努力的控制自己,就发现自己越失控。惊恐!一秒钟像一分钟那么长,两种思绪在脑海中作战。先是回想过去,“我上个月就是这样的,那次我都快晕过去了”。你的身体好像也有了思想,“我喘不过气来了,我使劲了,可是不行啊。”对未来的担忧此刻也冒出来了,“如果我一直这样那可怎么办哪?我肯定会晕过去的。要是心跳再这么快下去,我肯定要犯心脏病了。”
就在那时,你的羞耻心也在脑海中蔓延开来。“大家都会看见我晕倒的,我得离开这儿。”你会马上逃离会议室,电影院,医院或者杂货店,就像你突然感到惊恐和慌张一样。跑的越远你就会觉得越安全。
这个场景就是我所说的“惊恐时刻”,这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并且伴随着一些生理上的感受。当事人会突然地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失去控制。这种心理、生理上发生的变化是无意识且非常迅速的,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惊恐或者焦虑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一样。
所有人都会经历焦虑引起的一些身体感受,比如说演讲时候总会觉得紧张,或者在暴风雨中开车一个小时后肌肉紧张等等。但是这种普通的焦虑和我们所说的那种由惊恐症引起的难以控制的身体感受是大相径庭的。
……
惊恐的袭击往往会引起人体内部最快且最为复杂的反应。它会迅速地改变人眼、脑、心、肺、胃、肠、胰、肾,膀胱、全身肌肉群和其他许多主要腺体的功能。而在心血管系统内部,心脏收缩速度开始加快,每次因收缩而产生的血液以及进入动脉而产生的血压都会随之升高;将血液输送至人体各主要器官、肌肉和骨骼的血管开始膨胀,血液的流速升高。而与此同时,输往四肢以及人体其他稍次要部位的血管则开始收缩,流入这些部位的血液也随之减少。
此时,呼吸加快,瞳孔放大,远视能力加强。在胃肠等消化系统中,所有的消化活动都停止了,而新陈代谢过程,也就是食物向能量的转化,却逐渐加快,由此产生的糖分和脂肪酸开始悄然的潜入你的血液。
每个人在惊恐症发作时的主观感受都有很大的差异。某些感受,比如说注意到自己心跳加速,都是与之前所提到的生理变化直接相关的。而其他的一些感受,比如说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