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股市的超级大牛股

分類: 图书,经济,金融投资,股票,
品牌: 金益
基本信息·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页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2833145
·条形码:9787502833145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寻找中国股市的超级大牛股》是国内第一本将国际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选股方法应用于中国股市的实战教程。书中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林奇的成功投资理念和切实可行的选股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新兴市场的特色,采用“拿来主义”加以对照和应用,使得大师的选股方法对国内的投资者来说不再遥不可及。
对于正处在“黄金十年”的中国证券市场来说,尽管已经出现了不少涨十倍的大牛股,但未来出现大牛股的机会依然值得期待,《寻找中国股市的超级大牛股》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寻找大牛股的超级路线图。
作者简介金益,硕士,上海第一投资网(www.fmoney.com.cn)首席研究员,“华西股民俱乐部”智囊团专家,以战略性推介、波段性运作超级大牛股见长。2005年以来成功挖掘苏宁电器、山东铝业、宏达股份、中信证券等1年翻10倍以上的大牛股。在《文汇报》、《解放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金融投资报》等报刊上发表过文章,并著有《股市赚钱秘笈——四类市场信息中蕴藏大牛股》、《轻松选牛股——中国式选股策略》等证券类专著。
编辑推荐彼得·林奇选股方法在中国股市应用实战教程。
投资需要好公司,更需要好股票。
可投资的6类公司;理想公司的13个特点;读懂公司的13项重要数据;需回避的5种公司;市场中最愚蠢的12种认识。
目录
第一章 可投资的6类公司
引言:不同的公司提供了多样的投资机会
一、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
二、大笨象型公司
三、快速增长型公司
四、周期型公司
五、起死回生型公司
六、资产富余型公司
七、公司类型并非一成不变
总结:对不同类型的公司应采取不同投资策略
第二章 理想公司的13个特点
引言: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出奇制胜
一、名字听起来很傻,或很可笑
二、公司的业务属于“乏味型”
三、公司的业务“让人厌烦”
四、从大公司中出来的新独立公司
五、被人忽视的公司
六、类似与有毒垃圾或黑手党有关的谣言很多的公司
七、经营的业务让人感到郁闷
八、处于一个增长为零的行业中
九、它有一个“壁龛”
十、人们要不断购买其产品的公司
十一、它是高科技产品的用户
十二、公司的职员购买它
十三、公司在回购自己的股票
十四、理想公司中的理想公司
总结:好股票的特点
第三章 如何寻找Tenbaggers(一)——从家门口与身边找起
引言:寻找Tenbaggers实战技巧
一、新英格兰消防队员的故事:从自己身边发现Tenbaggers
二、莱格斯牌丝袜的启示:Tenbaggers就产生在你的生活中
三、狂涨的Tagamet:其实Tenbaggers就在我们熟知的工作领域
四、留意一下:Tenbaggers随处可见
总结:发现Tenbaggers其实并不复杂
第四章 如何寻找Tenbaggers之(二)——获得多样化真实信息的7条途径
引言:寻找大牛股必须要有多样化的真实信息
一、从经纪人处获得更多信息
二、给公司打电话
三、学会倾听与辨别
四、参观总公司
五、了解公司人员的个人情况
六、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调研
七、阅读报表
总结:发现Tenbaggers需要多看、多听、多走
第五章 如何寻找Tenbaggers(三)——读懂公司的13项重要数据
引言:重视报表读懂报表
一、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
二、市盈率
三、现金头寸
四、负债系数
五、股息
六、派发过股息吗
七、账面价值
八、隐性资产
九、现金流
十、存货
十一、养老金计划
十二、增长率
十三、净收益
总结:结合中国国情读报表
第六章 需回避的6种公司
引言:回避也是选择
一、热门行业中的热门股票
二、被吹捧为某某第二的公司
三、多元化失败的公司
四、被“小声议论”的公司
五、名字花里胡哨的公司
六、单一供应商公司
总结:学会放弃
第七章 彼得·林奇的若干投资理论
引言:股市实战经验的总结
一、鸡尾酒会理论
二、投资的分散与集中理论
三、60%理论
四、“铁镐和铁锨”理论
五、“缺钱不要旅游”理论
总结:投资理论要与时俱进
第八章 市场中最愚蠢的12种认识
引言:最初对权威的怀疑始于假期打工期间
一、股价已经下跌了这么多,不可能再跌了
二、总能抄到股市的底部
三、股价已经这么高了,怎么可能再上涨呢
四、股价也就3元,还能跌到哪里去
五、最终股价会回来的
六、别人赚的就是我赔的
七、黑暗之后总是黎明
八、当股价反弹到10元时,将其卖出
九、我有什么可担心的,保守的股票不会波动太大
十、股市上涨,所以我一定是对的,股市下跌,所以我一定是错的
十一、我持有太长时间了,不可能再等了
十二、我已经错过了一只好股,一定要抓住下一个
总结:愚蠢的认识恰恰可能自认为是投资经验
第九章附录
近3年平均股息率在1%以上的上市公司一览
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10%~20%的上市公司一览
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50%~60%的上市公司一览
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100%~130%的上市公司一览
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20%6~50%的上市公司一览
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60%~100%的上市公司一览
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超过130%的上市公司一览
178家ST类公司概览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用华尔街的行话来说, ‘Tenbagger’是指价格可以上涨10倍的股票。我怀疑这个高技术含量的术语是借自棒球运动中的说法。……以我的经历来讲,一只股票能够上涨4倍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能上涨l 0倍则相当于在棒球比赛中打出了2.5个本垒打,其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曾经在股票市场上买到过‘Tenbaggers’,你就可以知道这种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多么地具有吸引力。”
--国际投资大师彼得·林奇
一、为什么说中国股市可能出现“Tenbaggers”
一个股票在10年中能涨多少?答案是:899倍!这意味着如果你在1989年的年初投入1000美元.到1999年年末,总市值将达到890万美元。这不是故事,而是真实的事实:在1989~1999年的10年中,美国市场涨幅最大的DeU公司,其10年的回报率是899倍。而中国投资者熟悉的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等,也都在10年中出现了惊人的涨幅。表1中列举出20世纪90年代投资美国证券市场最赚钱的部分公司。
文摘第一章可投资的6类公司
引言:不同的公司提供了多样的投资机会彼得·林奇认为,预测一个国家的经济周期也好,预测一个行业的周期也好,即使都预测对了,但照样可能投资失败。而反过来说,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并不处于景气时期,一个行业也处于下滑的周期中,但照样可以在低迷的经济与下滑的行业中,获得投资成功。这里的关健是寻找可投资的公司,寻找有投资潜力的好公司,寻找能上涨10倍的“Tenbaggers”。这样的理念,同美国另一投资大师巴菲特非常类似。
在林奇看来,可投资的公司大致可分为六类,即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大笨象型公司、快速增长型公司、周期型公司、资产富余型公司和起死回生型公司。这六类公司都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也为对风险与收益有不同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余地。而对于大的基金公司管理人而言,这六类公司则为其进行资产配置与投资组合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在上述六类公司中,前三类均与增长型股票有关。当然,从缓慢增长、适度增长到快速增长,各类公司的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在喜欢短期暴利的中国投资者看来,这些公司的增长率并不算高,但是,这些恰恰是彼得·林奇提醒投资者最需要关注的公司。
一般来说,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大笨象型公司和快速增长型公司均有一个稳定的、可预料的增长水平,这些公司的年增长率在彼得·林奇时代的美国,大约分别为2%~4%、10%12%和20%~25%。而周期型、资产富余型和起死回生型这三类公司,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若判断准确,则能让投资者获得暴利。
一、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
通常,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的规模巨大且历史悠久,这类公司一般来说比本国的GN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稍快。这些公司开始的增长速度并不缓慢,只是当公司发展到很大规模时,成为缓慢型公司。另外,当一个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慢下来时,该行业中绝大多数的公司也会随之失去发展动力,从而沦为缓慢增长型公司。
1.缓慢增长型公司往往有较高的股息
从每年的分红方案看,这类公司往往会给投资者以稳定而较高的股息。道理很简单,因为当公司不能有效地扩展业务时,其对投资者最好的回报方法,恐怕也只有支付较高股息这种方法了。当然,我们不能反过来说,凡是股息率高的公司,就一定是增长缓慢型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对一些追求稳定收益、投资风格稳健的投资者而言,不失为一类比较好的品种。
据统计,在目前沪
……[看更多书摘]
后记又是一个轮回。在经过了漫长的5年熊市煎熬后,2006年开始,中国股市再度迎来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面对国际上早几年就已开始的大牛市,美国人哈里·S·登特在所著的《下一个大泡泡:如何在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中获利》这本书中,甚至认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一次战略性投资性大机会。他所作的惊人预测是:在2010年前,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将分别暴涨到40000点和13000点,这一指数大约是其书出版时相应指数的4到7倍,也相当于目前点位的3倍和5倍。基于他所认为的全球性超级大牛市的因素之一是“人口红利”,他由此认为在美国2010年步入熊市后,中国的大牛市仍有望延续到2020年。因为,中国人口出生高峰要比美国长10年。
在这一轮新的牛市中,表面上看,市场还是那个市场,股票大多还是那些股票。但其实,在经过了熊市的大洗礼后,证券市场的很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市场主力变了:由“庄家”、“券商”变成了各类“公募”、“私募”、QFII、社保、年金、保险等等;投资理念变了:由“听消息”、“坐庄”变成了“估值”、“组合配置”等等;证券市场环境变了、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变了、甚至投资者队伍也完全变了
当然,不变的是人的“贪婪”与“恐惧”的本性,不变的是对市场分析的流派依然只是“基本派”与“技术派”,不变的是股市赚钱的最基本方法仍是低位进高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