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之路(美国四星上将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自传新修订典藏)

分類: 图书,传记,领袖首脑,美国,
品牌: 科林·鲍威尔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页码:56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800409097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我的美国之路(美国四星上将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自传新修订典藏)》:他小时候常跟随父亲上教堂,成年后在一家装瓶厂打工,后来加入了后备军官训练团。接着是头一次出国赴驻德美军部队服役。有一次他奉命警卫一门原子炮时出了差错,差一点断送了前程。然后,我们将跟着他巡逻于越南的热带丛林之中;进入华盛顿官僚衙门这座同样步步有危险的“密林’;看到这位黑人军官出差美国南方时受到的种族歧视和侮辱;在韩国又应付了多少复杂挑战。
透过他的回忆将活灵活现地观察到我们时代的若干重大国际事件——“沙漠风暴”、入侵巴拿马、“伊朗门”交易,以及与戈尔巴乔夫儿次气候多变的会晤,克林顿总统因为军队中的同性恋问题而遭受的非难。
在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先后当政的年代里,鲍威尔都历任军政要职,足见其眼光与众不同。作为一名现役军人,他体验过华盛顿政治决策的酸甜苦辣;作为三届总统的顾问,他看到了政策是怎样制定的,并亲自制定过政策。卸职以后,又被克林顿总统请回来,陪同前总统卡特出使海地,于战争一触即发之际完成了调解任务。他受到公众普遍的尊敬,是自艾森豪威尔以来没有任何人物可与之相比的。美国人民希望他竞选总统,但被他婉拒了。
鲍威尔让我们看到了里根、布什、克林顿三位总统以及指挥“沙漠风暴”之役的施瓦茨科普夫将军等许多人物的幕后形象。它所提供的视野来自美国政治山峦的顶峰。这是一位尚未跑完全程的人物的极其引人人胜的自传。这是一部视野广阔的历史。
作者简介协助撰稿人简介
约瑟夫·E.佩西科,1930年出生于纽约州格洛弗斯维尔,毕业于奥尔巴尼区的纽约州立大学。朝鲜战争期间他曾在美海军的扫雷艇上服役,少尉衔,后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北约南欧司令部工作,此后进入美国新闻局,曾在巴西、阿根廷和华盛顿任职。他为前纽约州长、后成为副总统的纳尔逊·A.洛克菲勒当过11年首席演讲撰稿人。其著作有:《我的敌人,我的兄弟:葛底斯堡的男人和岁月》、《第三帝国窥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特工对纳粹德国的渗透》、小说《蜘蛛网》、纳尔逊·洛克菲勒传记《帝王洛克菲勒》、《爱德华·R.默罗: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凯西:威廉·J.凯西从战略情报局到中央情报局的生涯与秘闻》、《纽伦堡:千古罪人受审记》。佩西科先生在纽约州北部和墨西哥两处住所度过他的时光。
媒体推荐编好一本书至少要看四遍,这是一个编辑的基本工作,但书印出来后还能再看一遍,两遍,三遍,甚至一直放在伸手可及处的先例没有过。《我的美国之路》深深影响了我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任何评语都不能替代阅读本书时的心灵震撼。此书在全球畅销十年不衰正好验证了我的感受。能把此书推荐给用心读书的朋友是我的幸福。
——中文版编
编辑推荐《我的美国之路(美国四星上将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自传新修订典藏)》:科林·鲍威尔的生涯是美国梦的体现。他出生于纽约市哈莱姆黑人居住区,父母亲都是牙买加移民。迄今为止,人们对他的了解仅仅是表面现象。
我们在《我的美国之路(美国四星上将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自传新修订典藏)》中将会看到他是怎样由一个顽皮淘气的儿童成长为美国四星上将、国家安全顾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
目录
致中国读者
译者的话
前言
第一部 早年时光
第一章 卢瑟和艾丽的儿子
第二章 我当了兵
第三章 追求阿尔玛
第二部 军旅生涯
第四章 “获胜须得50万部队”
第五章 回家
第六章 重赴越南
第七章 白宫研究员
第八章 “加油!神枪手,加油!”
第九章 到国家军事学院深造
第三部 在华盛顿的岁月
第十章 在卡特政府的国防部
第十一章 危险处境
第十二章 电话铃不停地响
第十三章 “弗兰克,你要毁掉我的前程”
第十四章 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
第四部 当主席
第十五章 最后一个指挥岗位
第十六章 “主席先生,我们碰到了麻烦”
第十七章 当失去头号敌人时
第十八章 沙漠中的底线
第十九章 每场战争总得有个结束
第二十章 换帅
第二十一章 准备退伍
第二十二章 平民生活
结束语
科林·鲍威尔守则
致谢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卢瑟和艾丽的儿子
我通常总是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一次我没有信,差一点送了命。时间是1992年2月,地点是地道的牙买加。当我们登上UH-1直升机的时候,阳光灿烂,和风习习,只略微有点下午要来场雷阵雨的迹象。看来是顶好的飞行天气。我父母出生在牙买加,这一次,我妻子阿尔玛和我是应牙买加总理迈克尔?曼利的邀请来访问这个岛国。从海湾战争结束时起,曼利已经催了我一年。他最后一次打电话时,以一种令人不得不接受的口气说:“休息一下吧,亲爱的孩子。回家来,短短几天也好。就住在我们政府宾馆好啦。”我终于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在这之前的一年里,尽管“沙漠风暴”已经过去,我这个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肩上的担子仍然很沉重。冷战高速消退,我们正在努力重新思考和重新安排美国的防务。世界发生了剧烈变化。当时,我们正在组织一次给俄国人空运食品的空运救济行动;在古巴境内的关塔那摩基地,出现了令人十分为难的情况,大量的海地逃亡者聚集在那里,其境况已开始恶劣到像是一座集中营;萨达姆?侯赛因虽然打了败仗,仍怙恶不悛,企图阻挠联合国观察员制止他研制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努力。我能有机会离开寒冷阴沉的华盛顿,到牙买加晒几天太阳,自然是乐意的。同时,我准备在归国途中,在关塔那摩稍作停留,视察一下那里的情形。
1992年2月13日下午,我们抵达牙买加,立刻被卷入了西印度群岛的好客旋风。第二天上午,我们被拉到沃德剧院。在那里,金斯顿市长玛丽?艾特金斯向我赠送了该市的城门钥匙。我致答谢词说:“市长阁下,我是在美国出生的,但是你把我第二故乡的钥匙交给了我。”我回忆了童年往事,谈到听过《来吧,萨迦的小伙子》之类的西印度群岛小调歌曲,聆听过路易斯?贝内特的混杂式英语的诗朗诵,美餐过大香蕉、烤山羊、大米加豌豆。我讲完以后,市议员埃兹拉?科尔评论说:“只有我们牙买加人说大米加豌豆。加勒比海别的地方都是倒过来,说豌豆加大米。鲍威尔将军是真正的牙买加人。”
然后,我们到附近的上园营,访问牙买加国防军总部。国防军首长彼得?布雷迪准将陪我转了一圈,让我参观士兵们的操练。他们操练得很出色,身手不凡。响亮的跺脚声,漂亮的敬礼动作,整齐划一的转体,还不时地高喊“一——二——一”口令,完全是一套英国式的标准动作。
午餐后,我们登上牙买加国防军的一架直升机,准备飞越小海湾到曼利国际机场,然后换乘美军的“黑鹰”直升机,去视察临时在牙买加执勤的美军部队。原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