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十一五”应用型高等院校经管专业规划教材·商务电子化系列)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经管专业,
品牌: 王树进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30505318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十一五”应用型高等院校经管专业规划教材·商务电子化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按照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和项目收尾的次序进行系统的阐述,在相应的章节中介绍了项目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综合管理等相关知识及技术,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在每章的后面设有习题与思考题,有的是对章节内容的强调,有的是对知识点的补充,学生通过训练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编辑推荐本教材是作者团队多年来在项目管理方面研究、教学和实践的经验结晶。为应用型高等院校开设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教材编排的内容总体上基本按照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收尾的次序展开,在相应的阶段中,介绍了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综合管理等知识体系的要义和相关方法与技能。教材共分12章,每章后的习题和思考题,有的是对章节内容的一种强调,也有的是对有关知识点的一种补充。建议在教学中将习题和思考题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利用。
目录
绪论
第1章 项目管理概述
1.1 项目与项目管理概念
1.2 项目周期与项目管理阶段的划分
1.3 项目管理的环境
1.4 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第2章 项目准备与分析
2.1 立项前期的准备工作
2.2 需求分析
2.3 可行性研究
第3章 项目范围管理
3.1 项目范围管理概念
3.2 项目范围计划的编制
3.3 工作分解结构
3.4 项目的范围控制
第4章 项目进度管理
4.1 进度计划
4.2 计划执行
4.3 进度控制
第5章 项目费用管理
5.1 项目费用计划
5.2 费用控制
第6章 项目质量管理
6.1 质量计划
6.2 质量保证
6.3 质量控制
第7章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7.1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7.2 项目团队建设
第8章 项目沟通管理
8.1 项目沟通计划
8.2 项目沟通管理
8.3 沟通控制
第9章 项目风险管理
9.1 风险管理计划
9.2 风险控制
第10章 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
10.1 采购计划
10.2 项目采购
10.3 项目合同管理
第11章 项目综合管理
11.1 项目综合计划
11.2 项目综合计划执行
11.3 项目综合变更控制
第12章 项目收尾与后评价
12.1 项目收尾管理的意义与内容
12.2 项目后评价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当前,企业信息化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以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为主要特征,大量企业把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商务活动中,使企业的商务活动都实现电子化,已成为企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因如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企业商务电子化”。
一、企业商务电子化的发展背景
“企业商务电子化”是企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其基本理念是:以商务活动为体,信息技术为用。企业商务电子化不应当被看成为单纯的技术应用,而应当作为各种的商务应用,用信息化手段为商务活动服务,使整个商务活动通过协同集成应用实现全程电子化管理。从这个视角来认识企业信息化是一种全面深化。
企业商务电子化与通常所说的电子商务有很大的不同,从商务活动过程来看,电子商务是一种营销手段,是在互联网上进行商品买卖的贸易活动;从技术角度来看,电子商务是一种技术工具,而企业商务电子化是包含电子商务在内的企业各个商务环节的全面应用,是企业整个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管理。
实现各类商务活动的电子化,实现商务活动全过程的电子化,实现商务活动决策管理的电子化,是企业商务电子化的全部内涵。
二、企业商务电子化的发展阶段
企业商务电子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办公自动化阶段(OA)。
企业商务电子化的初级阶段是办公自动化(OA),企业中各个部门各自建立信息化系统,以提高办公效率,这是人脑与电脑的对接。
第二阶段,企业内部电子化阶段(ERP)。
为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内部形成信息网络,配置软件电子化运行,建立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系统(ERP),这是电脑与电脑的对接。
第三阶段,企业供应链电子化阶段(uRP)。
企业发展必然要形成经济资源联盟,也就是供应链,实现供应链的全程电子化(URP),更有利于整体信息共享和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系统与系统的对接。
文摘(4)创新法
①信息整合法。就是把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信息整理后,将不同性质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构思。
②集聚式创新法。就是使头脑中的许多创新思维向某个中心点或某一思维节点发起创新攻势,其基本功能是抽象、概括和判断。
③发散式创新法。就是从某一研究和思考对象出发,充分展开想象,从一点联想到多点,在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的广阔领域中分别涉猎,从而形成项目构思的扇形结构。
④逆向创新法。就是采用不常用的逆向思维方式,从而获得独特的效果。
(5)集体问卷法
集体问卷法就是给参加集体构思的每个人一份与项目构思相关的问卷,要求每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将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对项目投资的设想、看法记录在问卷上,然后将问卷收回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再集体讨论,并做进一步比较与筛选,最后形成一致的方案。
2.3可行性研究
2.3.1可行性研究的作用与工作程序
1.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一门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寻求使投资项目达到最好经济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企业在准备任何投资项目之前,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不管这种研究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是明确地安排有关人员去做,还是有关人员自发地去研究,这类工作实际上都在发生。比如对实施商务电子化项目的客户企业来说,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前的一个必然经历的过程,这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发生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投资失误。这个过程的结果,将产生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供企业董事会讨论决定是否采纳。任何投资较大的企业商务电子化的解决方案必须经过可行性论证才能被客户最终接受并付诸实施。承约商要提出使客户满意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也需要遵循可行性研究的评判准则,对所提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所以,可行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是客户企业和承约商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2.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与工作程序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进行全面、系统地论其目的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对项目作出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主要通过对项目必要性和技术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考查该投资项目在经济上获益的可能性。可行性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
(1)投资条件是否成熟?
(2)技术水平是否适宜?
(3)经济上投入产出是否合算?
(4)怎样可
……[看更多书摘]
后记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也是我们每个人办好身边要事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本人从2002年以来,每年自愿给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开设一次项目管理课程,不完全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为人处世的修养和办事能力。因为每上一次项目管理课程,我对于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总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总是自然而然地联系到过去或最近参与或主持的一些项目,提醒自己应该如何处理即将面对的问题和挑战。这样,我觉得深受其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企业都面临着商务电子化的大潮。企业应对这一局面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大学生和研究生们如果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能,必将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佳绩,或在未来的岁月里创造更好的工作。我想这就是“十一五”应用型高等院校经管专业规划教材编委会决定将本书列入其中的基本理由。
本教材其实是作者团队多年来在项目管理方面研究、教学和实践的经验结晶。为应用型高等院校开设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教材编排的内容总体上基本按照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收尾的次序展开,在相应的阶段中,介绍了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综合管理等知识体系的要义和相关方法与技能。教材共分12章,每章后的习题和思考题,有的是对章节内容的一种强调,也有的是对有关知识点的一种补充。建议在教学中将习题和思考题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利用。
作者团队除我之外还包括: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宝峰,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士云,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胜,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许朗,山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岳云康,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徐润生,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讲师程群,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管理部投资项目专员王自根和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园区规划与项目管理方向博士研究生朱振亚等。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从大量的专著、论文、教材和网站中吸取了营养,这些作品分别在文中作了标注,或在书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谨对这些文献的作者和出版机构致以衷心的感谢。书中也有少量案例我们未能找到原始出处,希望发现原始出处的读者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下次补人致谢清单。南京大学钱志新教授、商友资讯商务电子化应用研究院王传松院长和南京大学出版社唐甜甜等编辑,对本书的编写和出版,给予了热情支持和持续督促,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翁利根、刘铁伟、王国栋、王晓蓉、孙晓兰、陈旭霞等同学,帮助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案例、习题和有关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