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与识别技术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综合,
品牌: 张河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页码:25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978756400414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探测与识别技术》探测与识别技术是作者在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文献,结合专业改革发展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
《探测与识别技术》按教学改革的要求而编写,注意知识面的拓宽,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把“九五”期间的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教材。《探测与识别技术》充分强调基础理论,力求在各章节把有关基础理论部分的内容介绍清楚。充分注意理论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可读性,突出探测的实用性。
《探测与识别技术》内容共分十二章,重点介绍对军事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其中包括绪论、目标特性、声探测技术、地震动探测技术、磁探测技术、激光探测技术、电容探测技术、毫米波探测技术、红外探测技术以及目标识别技术。在探测技术的各章节中,考虑到探测与识别的系统性,也分别介绍了相关的识别技术,目标识别技术的系统理论知识放在第十章中介绍。
在各章后均附有习题。
本教材可作为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和武器系统工程专业的基础课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交叉学科研究生的选修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的地位和定义
1.2 目标探测与识别的军事需求
1.3 现代引信的发展和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的关系
第二章 目标特性
2.1 地面目标的主要特性与特征
2.2 空中目标的主要特性与特征
2.3 水中目标与水面目标的主要特性与特征
第三章 声探测技术
3.1 声传播特性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
3.2 声探测系统
3.3 时延估计理论
3.4 被动声定位算法
3.5 自然风的影响及其修正
3.6 双子阵定位理论
3.7 数据的后置处理
3.8 反直升机智能雷弹
习题
第四章 地震动探测技术
4.1 概述
4.2 目标运动引起的地震动信号
4.3 地震动信号的目标特征分析与识别
4.4 地震动探测与识别技术在战场侦察中的应用
习题
第五章 磁探测技术
5.1 概述
5.2 磁力法
5.3 电磁感应法
5.4 电磁效应法
5.5 磁共振法
5.6 超导效应法
5.7 磁通门法
5.8 磁光效应法
5.9 磁致伸缩磁强计
5.10 GMR效应及GMR传感器
5.11 磁探测技术的应用
习题
第六章 激光探测技术
6.1 概述
6.2 激光引信探测与识别的作用体制
6.3 激光探测的主要光学及电子器件
6.4 激光探测与识别中的抗干扰措施
习题
第七章 电容探测技术
7.1 概述
7.2 电容式传感器基础
7.3 电容探测原理
7.4 电容探测处理电路
7.5 电容探测在近炸引信中的应用
习题
第八章 毫米波探测技术
8.1 毫米波探测的物理基础
8.2 大气对毫米波传播的影响
8.3 辐射模型及被动金属目标识别
8.4 毫米波辐射计的距离方程
8.5 毫米波辐射计的探测原理
习题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9.1 红外辐射的基本知识
9.2 红外探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9.3 红外技术的基本理论
9.4 红外探测器概述
9.5 几种常见的红外探测器
9.6 红外系统及其应用
9.7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习题
第十章 目标识别技术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工业和技术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国防科技工业广大干部职工在知识的传承、科技的攀登与时代的洗礼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研制、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满足了我军由单一陆军,发展成为包括空军、海军、第二炮兵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的需要,特别是在尖端技术方面,成功地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和核潜艇技术,使我军拥有了一批克敌制胜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和外层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国防科技工业沿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建立了专业门类基本齐全,科研、试验、生产手段基本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奠定了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掌握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研制了许多新设备、新材料,以“两弹一星”、“神舟”号载人航天为代表的国防尖端技术,大大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使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国防科技工业适时地实行战略转移,大量军工技术转向民用,为发展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