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程玮至真小说散文系列)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校园青春小说,校园小说,
品牌: 程玮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27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3464164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程玮至真小说散文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豆蔻年华》中山村女孩姚小禾考上了省城的重点中学,从贫困封闭的山村来到了繁华的大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在和同学们的相处中,有不同观念的碰撞,有友情,也有嫉妒和背叛。小说通过一群来自不同家庭、观念不同、性格迥异的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展示了新时期少年的精神风貌和成长历程,塑造了姚小禾、曹咪咪、夏雨等一系列性格鲜明、具有时代特色的师生形象。
作者简介程玮:江苏人,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少年文艺》发表儿童文学作品,如《我和足球》、《淡绿色的小草》等,深受小读者喜爱,被评论界喻为“80年代最有才情的少儿文学作家之一”。中篇小说《来自异国的孩子》、长篇小说《少女的红发卡》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由她编剧的电影《豆蔻年华》获金鸡奖及政府奖。
1993年程玮定居德国汉堡,成为德国电视二台的制片人,拍摄了秦始皇、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和孔子等题材的中国文化纪录片,现正在筹拍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专题。
编辑推荐《豆蔻年华》作者善于把握人物心理,描写细腻准确,对于少年读者了解同龄人,了解自身,都具有启迪意义。
我梦中的书,应该是一本美的书,从文字到故事,甚至从插图到装帧。孩子们能从那儿读到与教科书绝对不同的充满生命力的、活泼清新的语言,从装帧上获得对于美的最初感受。应该是一本隽永、长久的书。它不只是给某一个年龄层次的孩子看,甚至成人、老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乐趣和启迪。应该是一本絮絮低语、敞开心扉的书。文学作品不是一副灵丹妙药,不能解答一切人生的疑难,但它展示了人生,展示了生命的意味。
专业书评程玮最早的一些小说是调皮的、幽默的、标准儿童型的,有着比较明显的可能是受到诺索夫之类的小说影响的特征。那时感到,她对男孩、顽童有更多的生命体验和喜欢,她曾经有过男孩、顽童式的生命、行为状态。
后来她则主要地写起了少女。程玮温柔了许多。温柔的语调,句子,整个温柔的氛围,当然多半的女孩也是温柔的,以及那温柔的故事本身。
在中国作协得奖的那个《少女的红发卡》,评语也是我写的,当然写的是大家的评语。那是一部众口叫好的书。
——梅子涵(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
《来自异国的孩子》这一中篇小说,可以说是一幅重彩轻抹的学校生活的油彩画,画题是“友谊”——一份同窗不平凡的友谊。画法也比较特别,以“百合花”式的分瓣合蕊的写法,有新鲜感,读来不会令人厌倦,这也因作者能熟练地使用电影摄制上的“蒙太奇”的手法,构思甚巧。
——陈伯吹
《来自异国的孩子》是儿童文学园地里一株清新的花。它题材新颖,手法别致,文笔优美,通过一个法国小孩在我国一所普通的小学里读书,从而引起了一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新的情况,反映了学校生活的一个侧面,表现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儿童的新的面貌和新的思想。歌颂了孩子们可爱的心灵。
——任大霖
程玮的《走向十八岁》是20世纪80年代十分优秀的成长小说。作品里,女生姚小禾正在艰难地迈过她生活中的一个门槛。这样的门槛,一生只有一个。而且,它只能是独立地迈过去,别人无法帮忙,也帮不上忙。
——朱自强
程玮住在我的童年里。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的小说就给了我最初的文学启蒙,我惊异地发现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从此,我的童年生命在语言中获得欢愉与安顿。那些叫人想念的文字甚至成为了现在这个叫做“我”的重要的一部分,构成了我个人意义的经典。如今,我又领着学生们走近它们,和更多的童年在这些文字中相聚,期盼着将真诚、快乐、梦想与力量种植在恒久的孩提时光。
——周益民(小学特级教师)
若论文学的灵性,程玮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她从不大呼大叫、虚张声势地想把文学的感动硬塞给读者,当她轻轻地拨动了读者的心弦,令读者深深感动时,她自己依然不动声色。在她这里,文学的感觉就像贴心的朋友,自然而随意地就能如期而来。程玮又是本色的叙事型作家,《少女的红发卡》等作品,证明她是叙事的高手。
——朱自强(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
程玮,是又一位新时期少年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人物。与曹文轩一样,她的少年小说也贯穿了整个新时期,且亦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不过,她与曹文轩不同的地方在于,她初期的少年小说创作更多地带着“情趣”(这也有别于新时期初中期注重“反思”、“批判”的主流作品),当然,她的“情趣”,不是那种为情趣的情趣。她的“情趣”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个沟通情结,一个着力于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的沟通情结。
——孙建江(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程玮,是一位早慧的杰出女作家,她的短篇小说总是显出隽永、飘逸的艺术品味,在儿童文学界一再引起评论家的专业性的赞赏;她的中长篇小说大都表现当代少女的新鲜精神,成为少女文学的强力作家——然而,在程玮的大多数作品中,存在着一个可以称作为“沟通”的主题贯穿其中,表现出这位敏感的女作家始终在关注情感与传递、交流、能否融通、能否回应等等的思考。
——班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刚拿到这本书时就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我不喜欢别人说这本书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忧伤。起码我的感觉不是的。它是蓝色的阳光。是蓝色,多了一份力量,那是阳光;是阳光,又多了一份幽静,那是蓝色。
也可以这么说,刘莎就是阳光,叶叶就是蓝色。刘莎走到哪都是一阵铃声,然后是抵挡不住的洒脱;叶叶走到哪就是一阵流水声,然后是悠远的宁静。
这本书很朴素,没有华丽的文字,可暗藏着力量,面对淡淡忧伤表现得无比从容。
蓝色的阳光,也许就是我给这本书最初的定义。
——王思君(小学六年级学生)
说实话,我读过一本书后,很少看第二遍、第三遍,如果多读,就会没耐心,甚至会厌烦。不过你(指程玮)的书却让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三遍甚至五遍,这就是你文字的魅力。第一遍读,我只注重情节,但第二、第三遍读时,我却无意中发现了你的文字是那样精彩,即使故事情节忧伤,但文字却丝毫没有变质,仔细品味,就会感觉妙不可言,让读者轻松愉快。在让人泪流满面的情节中,你加入了生动有趣的描写。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在你的笔下却结合得这样恰到好处,真让人喜欢。有时,看了会儿你的书,我来到阳台上,仰望蓝天,并长长地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就会感到这个世界真是奇妙!
——张沛瑶(小学六年级学生)
程玮,感谢你。谢谢你把一个少女的情感丰富地表达出来,谢谢你用平凡的文字编织出不平凡的故事。人都是有情感的,而在你笔下的情感却这么细腻。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还不如说这是一个梦,这个梦是真实的,美丽的,可爱的,这个梦是彩色绒线织出来的,您又用含有色彩的文字写了出来。
—蔡爽爽(小学六年级学生)
乡村孩子对外面的花花世界有着无穷的向往和好奇,总想与它们沟通。他们发现了一座披着神秘薄纱的白塔。白塔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神气,什么妙不可言。“络腮胡子”的出现是那么突然,让我们始料不及。他是平凡的英雄。他的举止言谈似乎粗鲁,但有一颗滚烫的心。当听到他将那辆油箱着火的车开走时,我们的心都碎了。
——顾练(小学五年级学生)
目录
引子
一
……
二十四
尾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梦中的书(节选)
我想谈一下我梦中的书,或者说,在我心目中的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首先,它应该是一本美的书,从文字到故事,甚至从插图到装帧。孩子们能从那儿读到与教科书绝对不同的充满生命力的、活泼清新的语言,从装帧上获得对于美的最初感受。我是一个连圆圈也画不圆的人,因此很少对自己作品的装帧提出看法,尽管对于我的作品的装帧,我总是失望。我真希望我能有这么一本书,读过的孩子们回忆起它时,跳出脑海的除了故事、人物外,还有一幅别致美丽的画,一个封面,或一幅插页。留在小读者记忆中的,应该是一本真正完整完美的书,而不只是故事和人物。
其次,它应该是一本隽永、长久的书。它不只是给某一个年龄层次的孩子看,甚至成人、老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乐趣和启迪。一个孩子读完了它,或许把它塞在某一个角落里。几十年过去了,孩子长大了,某一个冬天的夜晚,他意外地又一次发现了它。他坐在温暖的炉火旁,仔细地重读一遍,像会晤一个久别的老友,充满温馨,充满记忆,并且竟然还有新的体会和乐趣。很小的时候读安徒生童话,知道有个好可怜的小人鱼,她爱王子,王子不爱她,却跟别的女孩子结婚了。很多年以后,当我经历了爱,再一次读小人鱼时,我体会到小人鱼对爱情的执着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甘愿为自己爱的人奉献一切的至真至美的情感。今年春天,当我去到哥本哈根,站在向往已久的小人鱼塑像旁,我感觉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期待和追求。人的一生可能幸福,也可能不幸,可能获得所企求的一切,也可能一无所有。重要的不是幸福与不幸,也不是富有和贫穷,是对一种至真至善至美情愫的期望和追求。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这一过程。生命的丰满和辉煌,全在这一过程中。我想,几十年以后,等我再一次翻开安徒生童话,再一次读小人鱼的故事时,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感觉,这正是安徒生童话的永久的魅力所在。
再次,它应该是一本絮絮低语、敞开心扉的书。人活着有时很孤独,这种孤独在于人永远有一种渴求理解而不被理解的痛苦。人很难将自己内心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告诉别人,而且也很难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注。因此这个世界上有了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因为在这些领域里,人们找到了交流、倾诉、理解和关注。文学作品不是一副灵丹妙药,不能解答一切人生的疑难,但它展示了人生,展示了生命的意味。那个自杀的女孩子,她或许不会发现一本类似告诉她自杀是如何愚蠢、如何毫无价值的书,但她应该可以发现一本书,这本书告诉她活着是美丽的,这本书告诉她生命是大自然中最灿烂的奇迹,这本书告诉她,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痛苦和曲折。她所经受的打击,只是生活与她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于是,她会充满自信地活下去,生命之花将不会因此而凋零。写不出这样的一本书,是作家的失职。
我总是想写,写出我梦中的书,但又时时感到惶惑。我不知道,以我的经历和阅历,在写作十几年后,是否还会有新鲜的东西给读者。当我偶然读到我所喜爱的作家的平庸、重复之作时,我很悲哀,也很害怕。我怕我有一天也会重复自己。所以在我没有确信自己有新鲜的东西提供给读者之前,我不敢轻易去写。我也为自己的偏爱或评论家的评论所惶惑。有些自己偏爱的,或为评论家称好的作品,小读者却并不喜欢。而有些小读者喜欢的作品,却得不到评论家的青睐。儿童文学创作似乎出现一种分流,一种是儿童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一种是搞儿童文学的人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们有时是一致的,而在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我疑惑,是否我们过于以成人的角度、成人的趣味去描写儿童。而这一切儿童们都并不十分感兴趣;是否我们写作者过于欣赏自己主观的、细微的感觉,而忽略了儿童自身的感觉;是否我们的理论家在评论儿童文学作品时,过多地关注文学作品的社会性、思想性,而忽略了儿童文学自身的特点。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总是努力着,让我的梦变为现实。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仍将努力,让我梦中的书也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