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明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分類: 图书,历史,欧洲史,总述,
品牌: 陈乐民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978730106607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欧洲文明十五讲》作者陈乐民,欧洲的文化传统在传承中同源而分流,有批判、有扬弃,但在批判和扬弃中有创新。从15世纪以来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自由民主理念的从胚胎孕育到发芽和生成,这条道路在”精神的历史“里可谓历历在目。
作者简介陈乐民,193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著有《戴高乐》、《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撒切尔夫人》、《东欧巨变和欧洲重建》等。
编辑推荐《欧洲文明十五讲》作者还著有《戴高乐》、《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撒切尔夫人》、《东欧巨变和欧洲重建》等。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关于第四次重印的四点说明
前言
第一讲 开场白
第二讲 希腊——欧洲的“精神家园”
第三讲 罗马兴衰一千年
第四讲 从罗马帝国到封建时期
第五讲 中世纪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
第六讲 走向近代——文艺复兴
第七讲 走向近代——宗教改革
第八讲 话说“启蒙”
第九讲 英、法革命
第十讲 欧洲文明的辐射
第十一讲 20世纪的欧洲(一)
第十二讲 20世纪的欧洲(二)
第十三讲 欧洲文明与世界历史
第十四讲 欧洲文明与中国文化的“自主性”
第十五讲 结束语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二讲希腊欧洲的“精神家园”
今天我们主要讲希腊。讲古希腊文化,需要结合上一次讲的。上一次讲的是希腊文明的源泉。希腊文明的根基一个是它本土的远古的传说、神话;地理和人文方面的希腊和古希腊文明还有一个来源,就是两河流域。从两河流域到尼罗河这一带,给了远古希腊文明以很大的资源。那个时候也是一个大迁徙时期,人员流动非常频繁:希腊人向各个地方流动经商,这些地方的人也向希腊流动,进而产生文化上的融合。现在要是看古希腊的艺术雕刻,再看看古埃及的雕刻,有很多是相似的,从中能看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就是这个原因。文字语言也是从两河流域传过去的,就是从腓尼基字母过去的,腓尼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黎巴嫩,那个地方的字母只有子音字母,被希腊人加上了一些母音,构成了后来的希腊字母,希腊文字实际上也是欧洲文字的祖先。宗教、希伯来语也是从两河流域一带过去的,因此古希腊文化有相当深厚的小亚细亚、北非成分,同时希腊也在向这些地方移民经商,这在早期时就叫做希腊殖民化。希腊人陆陆续续地出走,希腊人不可能不出去,因为希腊都是一些小岛构成的,它有经商的传统。希腊有许许多多的城邦,也就是“城市”,当然这些城市跟我们现在的城市是不一样的,就是这么小的一块地方,有它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
所谓“城邦政治”、“城邦民主”,也就是大家共同选举首席执行官,选举首长,还有他们的元老院,还有参议会。为什么讲欧洲的近代民主、近代文化是源于希腊呢,恐怕这是一个原因。希腊当时的地理历史条件具备了实行“城邦民主”的条件,许多城邦甚至不实行民主也不行。当然,他们这个政治制度的表现是各不一样的,亚里士多德在写他的《政治学》的时候,考察了150个城邦的政治体制,而后写成了《政治学》。城邦制度是古希腊的一个特点,城邦的政治、城邦的历史也就是古希腊的历史,这是一以贯之的。从一开始也就是说自从有了希腊、希腊本土的文化以来,也就是说大约从公元前1000年以来,就有了城邦的形态,这是希腊文明的一个极大的特点。统治城邦的有时候是僭主,僭主就是自封的主,实行他的个人统治。还有叫做执行官,或者叫做国王的,但是这个头总是选举出来的,现在我们叫做是奴隶主选举出来的。如果我们用阶级观点来讲,奴隶制度、地主制度,城邦的头能不是奴隶主选举出来的吗?他们确确实实只是奴隶主的民主,但它是民主的一个起源。
这里我希望同学们认真看一本书,就是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作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