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

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传记,学者,新闻传播出版,
  品牌: 张冠生

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页码:18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36052987/9787536052987

·条形码:978753605298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中主角沈昌文先生,著名出版人,1931年9月生于上海,前《读书》杂志主编,拥有50年出版经历的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该书讲述了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的处世之道,从头到尾都透露出积极的生活态度。沈先生的一生都在遵循“常识”,这一为人准则时时在敦促沈先生书写不平凡的人生路程。《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中的“知道”,不是寻常意义的知道某事的知道,而是知“道”。这个“道”就是沈先生处事的原则,交友的准则,生活的规则。倾听沈先生的人生经历,会暂时忘却世界,回到过去,回到心底深处的净土。

作者简介沈昌文,一九三一年九月生于上海。在上海上了七年多中小学后,一九四五年三月起在金银首饰店学徒,讫一几五一年三月。学徒期间,工余曾在上海一些学校学习。最后学历是: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采访系二年级肄业。 一九五一年三月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任校对员、秘书、编辑等。一九八六年一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十年后退休。一九八○年三月起兼管《读书》杂志编务,任副主编、主编,讫一九九五年十二月。退休后常在海内外文化出版界奔走,为业内临时工。

著有《阁楼人语》,译作有:《控诉法西斯》(季米特洛夫)、《列宁对全学界妇女的遗教》(蔡特金)、《阿多拉茨基选集》(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的历史》(部分)、《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世界》(部分)、《马克思主义还是伯恩斯坦主义》(部分)、《出版物的成本核算》等。

编辑推荐由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读书》杂志前主编沈昌文口述,张冠生整理/记录的《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一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真实记录了沈昌文先生的人生经历。在这本不到200页的书中,从上世纪40年代上海银楼的童年学徒生涯起,到50年代初考取人民出版社校对员进京工作,直至当上三联书店的总经理,主编《读书》杂志,退休后又发起创办《万象》杂志,著名出版人沈昌文先生首次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目录

从板缝里看这个世界

上了很多很多补习学校

在人民出版社开始出版生涯

从“反右”到“文革”

《读书》杂志创刊过程

当了三联书店总经理

附录

后记/张冠生

……[看更多目录]

后记听沈公说往事,说得毫无顾忌,是难得的经历。说难得,与他的故事牵涉到诸多文化事件及当事人台前幕后有关,与他早年因穷辍学晚年声名曰隆的起伏进退有关,与他从“野鸡大学”到出版大家的山重水复有关,但这些并非最主要者。最主要的是,大风大浪的事件、机锋交织的暗流,是非曲直的漩涡,由他说出时,波澜不惊,从容到家,一如老农讲他的春耕夏播、秋收冬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个暑天,一位朋友领着沈公到家里来。那时,《读书》杂志在知识分子心中何等地位?我不过是个普通读者,迎客进门时心想:主编《读书》的,该是何等人物?居然就坐在我家了?那天,沈公边吃西瓜边聊天,时有玩笑,适度,自然。虽是初见,却不给人陌生感,更没有某某驾到的架势,完全像个邻居串门,随和,家常,善意十足。说说最近有什么好书,好文章。吃点水果,又去忙他的事了。

匆匆二十年过去,与沈公交往渐多,对他的平民感、平常心有了更多体验。比如,见面时说起一本书,沈公有,我没有,他知道我想看,就会想方设法再弄一本。实在弄不来。他会费点周折复印一本,用牛皮纸包好,或骑车来,或走路至,放在我所在单位的收发室。这些年来。经这样中转而得的沈公赠书总有几十本。

某年临近春节,是个雪天,沈公又来送书,我刚好走到,在大门口碰上。接过书,我感动得不行,他神色一如既往。这算什么?一本书嘛。聊上几句,我欲留,他要走。长年里,他要见的人多,想见他的人更多,日程总是很满,当然该让他走。

看着沈公摇晃于雪中的背影,想起季羡林先生在北大帮新生看行李的事,想到一个词:古道热肠。季先生看行李大概不会重复多次,沈公送书可就是家常便饭了。他认识多少人啊,多少好书的朋友啊。相信享受过沈公上门专递服务的朋友多的是。

有些年,遇有不好买大家又都想看的书,沈公会复印多本,放进双肩背,骑车出门满北京城转,或是专程送到朋友家门,或在餐叙时掏出来,赠人惊喜。

沈公广交天下名流,遍识各路神仙,时常高朋满座,为他们备点书,自在情理中。对我这样一个完全属于芸芸众生的人,何必劳神费心?这样的念头,模模糊糊地转悠过,又觉得不该去想。一个老人,见一个孩子饿了,给他馒头,无非是不忍看他饿着。非要去问为什么,不是唐突老人么?沈公历尽沧桑,阅人无数,圆融之中未失真淳,待人接物仍循常理,葆常情。倒是我这样的,晚他一辈,没经历太多磨难,先失却淳朴,偏离常情,远离常识,本来简单朴素之事想到复杂。实在惭愧!

感谢沈公,用其丰富阅历中那么多有意思的故事,用其一向不动声色的体恤和爱护,为我开启了一个题目:回归常识。

这个题目语不惊人,却有好好考虑一番的价值。至少。引出这个话题,可以作为我记录、整理这本口述的一个主要愿望。

沈公一位朋友费孝通教授说过,历史到了一个时候,出那么一个人,出那么一本书,看着平常,实际上是有背后的意思的。绕到事情的背后,去把意思看出来,把正文里的“旁白”看出来,是他经常会做的事。

按着费先生的点拨和示范,听着沈公的讲述。尝试着去看看故事背后的意思,有些感悟。从上海银楼小学徒,到三联书店总经理,听着不凡,实际简单,就是依常识做事,依常理悦人。即便说到修行,也无非是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跟着师傅,担柴扫地。

早年里,因家贫而被阻隔于正常社会,就“从板缝里看世界”;

学徒时,要改变命运,就多进课堂,广泛求知;

进京后。要为领导当好秘书,就要熟悉他们的脾气、喜好和工作方式: 运动中,要想不陷于被整肃的境地,就不能不积极表现,紧跟形势:

编《读书》了,觉得自己“无能”,就向有能耐的人求助;

刊物受管理部门批评警告了,就去作检讨,赔不是;

当领导了,想为同人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就筹划盖新办公楼;

过去保护、扶持过自己的领导后来有了误解,又不想解释,就顺其自然:

退休了,不该再掺乎原单位的事情,所以就不再去了……

所有这些,都是在常识层面上。最笨的办法可能是最聪明的办法。天下聪明人何其多?沈公应该是一个。他没有被聪明所误,道理既深又浅,就是他始终守着常识做事做人,即便是总结一生做“编辑这买卖”的经验,也只是说:“我做出版,就是这么简单,强调文化第一、质量第一、人脉第一。”还是常识。

过往的阅读经验中,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考够深刻了。他却表白说:“当农家少年将沉重的雪橇拖上山坡,扶稳鞘把,堆上高高的山毛榉,沿危险的斜坡运回坡下的家里;当牧人恍无所思,漫步缓行赶着他的牛群上山:当农夫在自己的棚屋里将数不清的盖房顶用的木板整理就绪:这类情景和我的工作是一样的。”(《人,诗意地安居》)

某次与沈公餐叙,听他夸一个晚辈,未多言。只说了“有古君子之风”。他如此认同的“古风”,无非是淳朴、坦诚、推已及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老者安之、朋友信之……这类本着常识的品行吧。

个人如此,社会亦如此。多数人能守着常识,社会自然合乎常理,正常发展。我们这个社会有过大曲折。描述和反思这种曲折,可有多个思路。其中之一可以是:曾经守着常识,后来背离了常识,现在回归常识。

组织部门要求自己的干部“公道正派”。

在新闻媒体工作的记者编辑被再三再四要求“不搞有偿新闻”。

前任国务院总理曾在任上为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

现任国务院总理在“两会”上表示,中国百姓应该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

北京大学知名教授剽窃事发,让很多学者寻思“中国学界的道德底线”。

国家最高自然科学机构成立道德建设委员会,督责院士们远离剽窃。

当然可以认为这些都太“小儿科”,都是底线,并不值得怎么称道。但如果确实掉到过底线以下,有过连常识都不顾的时候,则回归底线、回归常识就是进步。这也是需要见识和勇气的。从昏话连篇到主张“实事求是”,从“十五年超英赶美”、“一步跨进共产主义”回归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强调“主义”回归到研究和解决问题,从操心效率回归到倡导公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人为本”……都不容易。直到现在,“实事求是”也还远没有在整体上成为中国社会的现实常态。

就在今天,北京大学BBS上出现了一封耶鲁大学生物学教授StephenStearns写给选修其课程的学生的信。信中称,从学生到老师,剽窃学术成果的行为普遍存在,剽窃现象各国都有,中国最普遍。这位教授所言提醒我们:诚信为本,回归常识,谈何容易!

花城出版社秦颖兄建议这本口述题名“知道”,实为见道之嘱。沈公的“吃喝玩乐”、“坐以待币”中,自有一份精神上的肃穆与庄严,沉潜不露,却以谐谑笑谈出之。正所谓大庄若谐。他一生读书编书,缘书知“道”,此“道”就在其不离常识的形迹之间。由此理解沈公及其文化生命的意义,或不致于有大的偏差。

在此,我要向多年老友薛正强先生鞠躬致谢。二十多年前,把沈公领进我家门的朋友,就是正强。

张冠生于京西北厢黄旗 2007.12.19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