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食材字典续编

分類: 图书,烹饪美食与酒,各式食谱菜谱,综合,
品牌: 蔡澜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7136472/9787807136477
·条形码:978780713647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蔡澜食材字典续编 》中的每道菜都颇为精致,色香味俱全,让我大开了眼界,大快了朵 颐,至今仍齿颊留香也。
蔡先生对我说过,真想活上三世,尝遍世界美食。然而,他在遍游中外通都大邑、名山巨川的同时,已差不多尝尽了天下美味。他又是观察敏锐、下笔有神的文章高手,以致他的美食文字像世界各国佳肴一样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写山珍海味,写 家常饭菜,写风味小吃,他都能令读者兴味盎然。比如他写日本的“面道”,不但描述了日本面食两大门派的异同,而且对日本面食容器的特点也津津乐道。在蔡先生笔下,各种美食所体现所代表的正是不同的风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传统。
美食是供懂得它的人享受的,蔡先生又对我说过,沉迷于鱼翅鲍鱼,实际上并不懂得美食,这种饮食上暴殄天物的暴发户心态与美食家无缘。蔡先生懂美食,不是假懂,是真懂。虽然他也有偏嗜,他的喜好,未必为其他饕餮食客所完全认同, 但这无关紧要。蔡先生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家,他的美食美文自成一家。
这部《蔡澜食材字典》别具一格,写的就是蔡先生对中外饮食中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各种粮食、蔬菜、水果、鱼肉和调味配料的认知,文笔依然生动,描绘依然细腻,看法依然独特,是蔡先生在美食文字创作上新的成功的尝试,值得对美食和美 食文字感兴趣的读者玩味。
作者简介蔡澜,香港著名作家、美食家、旅游家、电影人,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才子”。生于新加坡,青年时留学日本学习电影制作,之后长期任职邵氏、嘉禾东南亚两大电影公司。监制的电影有《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猎人》、《重案组》等多部成龙主演的巨片。
蔡澜先后在东京、纽约、巴黎、汉城、台北、巴塞罗那和曼谷等地居住过,通晓多国语言。曾向冯康侯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向丁雄泉先生学习绘画,闲时写写书法、刻刻图章、画画花草以自娱。后又以美食专栏闻名,近年来又不断组团旅游,走遍天下,吃遍天下,写遍天下。蔡澜小品文谈吃、谈喝、谈文艺、谈电影、谈老友、谈风物,题材不拘,有著述《草草不工》、《狂又何妨》、《秋雨梧桐》、《放浪形骸》等几十种行世。
编辑推荐这部书别具一格,写的就是蔡先生对中外饮食中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各种粮食、蔬菜、水果、鱼肉和调味配料的认知。文笔依然生动,描绘依然细腻,看法依然独特,是蔡先生在美食文字创作上新的成功的尝试,值得对美食和美食文字感兴趣的读者玩味。
“民以食为天”,读此书应可更深信不疑矣。
——陈子善
一本读起来会让人饥肠辘辘的书。单单看文字,已经称得上视觉的盛宴。
全部四色印刷,食材图片逼真漂亮,新手入厨必备书,实用指导性超强。
本书是已出版的《蔡澜食材字典》之续编,和上一本一样,是写基本食材的书,对中外饮食中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各种粮食、蔬菜、水果、鱼肉和调味配料的认知,经作者多年实际操作,而后细细斟酌写给读者看的厨房必备书。本册更侧重于蔬食水果的烹饪料理,满足诸位出得厅堂男男女女下得厨房舞台的表演欲。
读者对象为普通大众,喜欢入厨做菜做羹汤者。
目录
松露菌
木耳
黑白木耳
叶菜
马兰头
芹菜
莴苣
白菜
茼蒿
苋菜
西洋菜
辣椒
辣椒叶
水瓜
冬瓜
霸王花
红菜头
辣根
山药
蜜枣
百合
笋
荸荠
芦荟
凤眼果
橄榄
仁稔
红豆
莲子
桔子
蜜瓜
枇杷
杨桃
香蕉
菠萝
梅
莲雾
野莓
桑葚
山楂
黄皮
西梅
荔枝
龙眼
柚
芒果
柠檬
青柠
番石榴
波罗蜜
火龙果
山竹
热情果
榴
番荔枝
红毛丹
菱角
奇异果
红枣
海底椰
樱桃
甘蔗
橙
猪肝
他类肝脏
猪肚
牛肚
骨髓
猪油
海鳗
鳝
鲤鱼
鲫鱼
白饭鱼
石头鱼
鲥鱼
……
……[看更多目录]
文摘松露菌
松露菌英文叫Truffle,法语Truffe,德国人称之Truffel,日人也用拼音来叫。为什么中国人叫它为松露菌?很难明白。 它生长在橡木或榉树的根部,与松无关。
在欧美,与鹅肝酱和鱼子酱同称为三大珍品,欧洲人誉为“餐桌上的钻石”,可见有多贵重了。
英国有红纹黑松露菌,西班牙有紫松露,但要吃的话,最好还是法国碧丽歌Perigord的,与上等鹅肝酱产地相同。当地 人把黑松露菌酿入鹅肝酱中,二大珍味共赏。
你是法国人的话当然觉得黑松露菌最好,但是意大利人则说他们Alba区的白松露天下第一。其实两者都有它们独特的香味,各自发挥其优势,不能比较,只有分开欣赏。
这种香味来自树叶的腐化和土壤的质地,那么复杂的组合不是人工可以计算出来,所以至今还没有养殖的松露出现。它埋在地下,靠狗和猪去寻找,猪已被淘了,它会吞掉之故。
两种最好的菌都有从十一月到二月的季节性,一过了几天 就差之千里。还好黑松露菌可以一采下来,即刻装入密封的玻璃瓶中,加橄榄油浸之,那些油,也当宝了。
豪华绝顶的吃法当然是整个生吃,削成片,淋上点油,净食之。一个金桔般大的松露,就要好几千港币。一般高级餐厅即使有了,也都只是用个刨子,削几片在意粉或米饭上面,已算是贵菜了。
最贵的食材配上最便宜的,也很出色。像用黑白松露来炒鸡蛋,也是天下绝品。